2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5 12: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这是一张发黄的日历,却记录了共和国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
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3月8日--吉林降落一次世界罕见的陨石雨。"吉林一号"陨石重量为1770公斤。
7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二十四万多人死亡。
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与领导人毛泽东在北京逝世。
10月6日--怀仁堂事变,"四人帮"被逮捕并接受隔离审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十里长街送总理”,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1977年1月,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尽情倾诉对总理无限的哀思与深情的怀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感人肺腑的优秀抒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由于它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因而很快就传诵开来。
柯岩(1929--2011)女,满族,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已出书50多部。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
周总理,
你在 哪里
回环往复觅深情:
学习任务一 朗读,归纳相似句,感知结构的回环
活动:学生听读,酝酿气氛,了解内容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啊,想念你
想——念——你……



























(急促、爱戴)
(沉痛、凝重)
(强调、直白)
(声音延长,强烈急促)
(语气舒缓,越来越轻)
(语气加重,思念喷出)
活动:学生自读2遍,结合旁注1、3、5、6,感知诗歌的结构
1、你通过哪些诗句或旁注梳理出诗的结构?
你在哪里
我们对着高山喊
我们对着大地喊
我们对着森林喊
我们对着大海喊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在这里
想念你
询问
呼唤
寻找
回答
(线索)
思念之情喷涌而出
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体会“永远居住”“你的人民”等词语蕴含的深情
思念哀悼
回忆缅怀
爱戴不舍
(情感)
2、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分析:《周总理,你在哪里》采用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形式,多
处使用了反复的手法,在“寻找”部分的2——7节中使用“我们对着_
__喊:周总理——”的相同句式构成间隔反复。
共同点:诗歌结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表达也更
加深入。
活动:聚焦2—7节,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语言“变化”处,从中归纳创设“回环”的途径
学习任务二 选读,关注文字“变化处”,探究语言的回环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松涛阵阵: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周总理---
海浪声声: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天安门、中南海
1、地点的变化。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整个世界,再到最后的天安门广场,宛然是一幅人们寻找周总理的路线图。人们踏遍千山万水,跨过崇山峻岭,到处寻找周总理的身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深切想念。同时,这些地点也寓意总理生前踏足之处遍及每一寸山河,可见总理的勤勉操劳。
2、场景画面的变化。随着地点变化而来的,是场景的转换,同时也是暗含了时间线在其中。“高山上大步向前”的战斗者、在“沉甸甸的谷穗上”洒下“辛勤的汗滴”的建设者、映着篝火与伐木工人亲切交谈的引领者、“亲手给海防战士披上大衣”的同行者;这些总理生前的动人细节,如同再现总理生前为国事四处奔波的场景,让我们看到周总理深入基层、平易近人、对人关怀备至的形象。而最后的画面“在中南海接待外宾”“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更是用总理生前最常做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一个心系国家、关心百姓的好总理。
分析:
3、意象变化。“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这里的动词都不同,但是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河呼应,反复强调: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使得这里的地点不再是单纯的地点,而是一个个承载了情感的载体,仿佛山河与人一样,都为周总理的离开而激荡、悲痛不已。
小 结
诗人用相似的句式形成间隔的回环,我们在意象和场景时空的变化中看到了周总理为人民、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内心涌动悲痛而崇敬的情感,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作为推动,诗歌结尾才能连用四个“在这里”、四个“在一起”和四个"想念你”,才形成情感的自然喷发,形成令人热泪盈眶的力量。
思考:诗人为什么选择这四个场景,你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吗?
诗人登上高山,高山高峻葱郁,不仅衬托出周总理形象的崇高伟岸,更是革命征途艰难曲折、不断向前的象征。山谷回音“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停息",是对周总理光辉战斗一生的总括,让我们看到一个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伟大革命者形象。诗人继而奔向大地,大地宽广多姿,不仅衬托出周总理胸怀的博大坦荡,更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地轰鸣“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用一个精彩的细节描绘周总理与亿万农民同甘共苦的画面,凸显他为农业建设付出的辛劳汗水。森林中伐木工人对他“亲切笑容”的回忆,代表的是他对工亚建设的亲切关怀,表现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代表的是周总理对战士的关心,对国防事业的高度重视。
小 结
不同场景代表了周总理对革命贡献的不同方面,从革命斗争到农业建设、工业发展、国防巩固,诗人是用形象化的手段凸显周总理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品格,从而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思念哀悼之情。
学习任务三 对比读,比较意象的选择,体会抒情的回环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duó

zhǐ

活动:细读《商山早行》,试着比较两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正文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让读者徜徉在浓浓的思乡氛围之中,回环氤氲,音绕不绝。
析:
1、“高山、大地、森林、大海”这些意象宏大,能够很好地传达周总理在人民心中伟岸博大的形象。
2、诗作一开始即发出急切的呼唤,紧扣读者的心弦;接着带领读者找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使读者从诗的意境中看到周总理高大的身影、慈祥的面容,听到他亲切的话语、爽朗的笑声,激起人们由衷的敬爱;最后笔锋一转,升华诗意,揭示出周总理精神不朽、人民永世不忘的主题。
我们对着高山喊:
山谷回音:
我们对着大地喊:
大地轰鸣:
我们对着森林喊:
松涛阵阵:
我们对着大海喊:
海浪声声:
析:
学习任务四 跳读,寻找诗中的反复句,感受表达的回环
活动:画出文中的反复句,试着整理归类,并体会其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轻些呵,轻些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想念你啊, 想念你
——想—— 念——你
哀思如潮
急切寻找
爱戴敬仰
激动欣喜
怀念哀悼
连续反复
反复地妙处:反复咏叹,不仅使诗文的格式整齐,音律铿锵,节奏和谐,而且回环起伏,渲染气氛,传达情感,充满情感美。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我们对着森林喊:
周总理---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间隔反复
学习任务五 再读,理解诗中的特殊的标点,感受氛围的回环
活动:画出文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试着比较分析其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
周总理---
周---总---理---
破折号:拖长尾音,表示喊声既高且长,满含深情;每个字都拖长了声音,喊声也就拖得更长,这样就与前四节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这一次呼喊的急切。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想念你啊, 想念你
——想—— 念——你……
前面加上破折号,后面还有省略号,表示回音从四面八方而来,余音袅袅,不绝于耳;用隔音符号把这三个字隔开,以表示强调和加重语气,后面的省略号则表示激情无法倾吐完,不可抑制地迸发出满腔的情思.
这首诗还处处注意运用标点符号,来表现在山河大地上的喊声的音响特点:声音拖长,回音阵阵。一方面表现人民对总理渴望和想念的感情,一方面有力地表明:虽然总理处处都不在,但实际上总理无处不在。这样的反复确实是寓意深远的,营造浓浓的抒情氛围。
我们通过这首诗观照了诗歌回环往复的结构,它来源于中国古典之歌源头《诗经》中“重章叠唱”,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得诗作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更重要的是,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在每一节诗歌中时空、意象画面中层层叠进,《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对周总理逝世的悲痛和对他伟岸形象、为国奉献一生的崇敬,都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歌咏中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总 结
谷穗[gǔ suì] :谷子的果实部分。
惠( ) =(叀,纺纱的转轮,代表纺织)+(心,表示善良温柔),表示女子能纺纱织布,操
持家务,且心地美好,与人为善。造字本义:女子心灵手巧,善良温柔。古人称善于理财为"贤" ,称心
灵手巧为"惠"。
篝[huǒ]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篝: 从竹冓(gòu)聲,本义:竹笼。冓( ) :木材相乘。
【课后解码】
作业布置
1、仿照《周总理,你在哪里》2--5节中回环往复的格式,写三节诗来参与“爱家爱国”原创诗歌活动。
(题目自定,供参考题目:《母爱》《亲情》《青春》)
母亲
洛夫
母亲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