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制取氧气练习----2023-2024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制取氧气练习----2023-2024 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05 14: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2.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最适合的收集操作是(  )
A.集气瓶中装入的水1/4 B.集气瓶中装入3/4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3.下列关于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要装满水
B.等导管口排出气泡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开始收集
C.先盖好玻璃片,再把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中取出
D.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后,应正放在桌面上
4.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象是(  )A.B.C.D.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在燃烧匙中灼烧面粉,有黑色物质残留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应用蒸馏水洗净后放回原瓶
D.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进行验满
6.现有两包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氧气,当完全反应后,能正确表示a、b两管中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加热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7.下列物质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
8.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先装满水
B.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10.下列反应装置中有缺陷的是(  )
A.铁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用此装置收集氢气
二、非选择题
1.如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端进氧气。(填“a”或“b”,下同)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____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2.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与实验。
(1)A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仪器。
(3)D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_______。
3.“高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也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实验室用氢酸钾制取氧气,取2g氯酸钾固体10份,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测得生成2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20 1:10 1:6 1:5 1:4 1:3 1:2 2:3 1:1 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235 186 162 147 133 117 143 160 211 2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数据,利用此法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高于最佳比时,反应速率变低的原因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二氧化锰不起催化作用
b.催化剂与氯酸钾接触面积减小
c.反应物含量过低,温度不易达到反应温度
实验二:混制“富氧空气”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
混制一瓶(一定体积)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可使用由下图装置,先在装置中装满水,再从导管_______(选填“a 或“b”)通入氮气,排出_______mL水,后再通入氧气排出80mL水。
实验三: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Ⅰ.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内水的体积为V1mL;
Ⅱ.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Ⅲ.打开止水夹,特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将气球中的气体挤回到集气瓶中)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mL
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操作中红磷燃烧的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用含V1、V2的式子表示)
(4)若读取V1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取V2时仰视,则测得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4.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用途:__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
(3)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实验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选用装置BC来制取氧气,某同学在观察到试管内有大量气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装置中,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装置,收集装置使用____________装置。
(6)如图F,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