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冀中的地道战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冀中的地道战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5 14: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8 冀中的地道战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筑、堡”等10个生字,会写“侵略、修筑”等词语。
【学习重点】
带着问题,用较快速度读课文,理清脉络,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综合运用本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准确、快速地理解课文。
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 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局部抗日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面抗日战争,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止。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公路纵横,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行进。在敌强我弱,兵力、装备都占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正面硬抗日军对于华北的八路军、各种游击队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有山林的地区,抗日军民可利用地形与日军周旋,在大平原上无山无林,人民在长期的抗日斗争中,充分发挥群众智慧,终于总结出了地道战。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走近作者
周而复
生平简介
周而复(1914—2004)原名周祖式,著名作家、书法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文学成就
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学奖。许多名篇被收入教科书和拍摄成影视剧。
主要作品
《西流水的孩子们》《白求恩大夫》
《高原短曲》《上海的早晨》等。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认一认
第一层:总体介绍地道战的“奇迹”。说明地道的构造
巧妙,作用非凡。
第二层:地道在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
第三层:地道防止火攻、水攻和毒气攻的设备和结构。
第四层:地道里的通讯联络。
理清第二部分层次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了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地道出口隐蔽、安全。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提出疑问,后面的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检查预习
交流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什么是地道战?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说说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预习时有不懂的地方,批注交流。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阅读第6自然段,说说敌人想了哪些方法来破坏地道,人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敌人
火攻
毒气攻
水攻
冀中人民
用土和沙灭火
用“孑口”的吊板挡住
把地道跟枯井暗沟相连
毒辣的法子
转移到旁的村子
学习思考: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地道里面可就有“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是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
“有线电”指的是拉动铁丝牵住的铜铃发出的响声。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地道样式众多,设置巧妙,结构坚固,出口隐蔽,既能躲避敌人的围剿,也能传递信息。
冀中人民利用这种新的斗争方式,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课堂集中营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奇迹”是对冀中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的高度评价。既坚持生产,又打击敌人,冀中人民的斗志确实“惊人”。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读一读
侵略 修筑 碉堡 党员
堡垒 任丘 搁置 隐蔽 陷坑 拐弯 岔道
你能用“侵略”一词说一句话吗?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rén
rèn
任丘
任务


踏实

踏步
◇他这个人做事脚踏(tà)实地,给人踏(tā)实的感觉。
多音字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课堂集中营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地道战具有坚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1)从总体的结构看:地点隐蔽、高深适宜、构造齐全、作用极大。
(2)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防毒攻、防水攻。
(4)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无线电”、“有线电”。
学习思考: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想一想
  快速默读,看看第二部分写了几层意思。把自己的理解在书上加以批注,想好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冀”是河北的别称。“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平原。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场。地道战,是冀中人民创造的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走进这篇课文,重温冀中人民艰苦卓绝的地道战的光辉事迹吧。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图文识字

lěi

chà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
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实战练习
粉碎(   )    创造(    )
打击(    ) 发现(    )
坚持(    ) 了解(    )
奇迹
敌情
情况
生产
敌人
扫荡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实战练习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难道没在我国抗日战争
史上留下惊人的奇迹吗?
冀中人民挖了地道。
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地道战”这种战斗模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