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5 13: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基本信息]
本课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课程性质:初一生物必修课
授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1 课时
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知识点
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重要作用。
本课内容地位
内容地位: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植物生长、繁殖和发育后,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也为下面植物呼吸作用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该实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又是初中生学习探究实验的好素材,同时是高中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能提升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水平,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前修知识:通过七上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还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后继知识:为下节课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气体的交换以及呼吸作用打下基础,同时为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做知识铺垫,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的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基础:在前面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通过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的学习,知道了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还在第二单元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对实验前期的准备操作不熟悉,如对实验材料进行饥恶处理和遮光处理,这一部分容易犯细节性的错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在实验过程中,对各实验的操作目的不明确,容易操作错误而影响实验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说出绿色植物是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及产物。
(2)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掌握操作技能。
(3)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索,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
(2)通过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探究法:通过布置实验课前的任务,学生先预习实验,自行处理实验材料,利用具有明确目标的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隐藏在问题里的学科知识,进而建构学科概念。
(2)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各实验步骤的目的,如““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从而理解实验的原理,更深入的体会实验的设计意图。
(3)合作学习法:各实验小组在实验的前期准备阶段,自行对绿色植物进行暗处理和遮光处理;在实验阶段进行合作探究。
(4)讨论交流法:各小组分享不同的处理方案和实验结果,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手段
如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实验前的指导 选择材料:教材选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但是天竺葵在南方校园内不常见。指导学生用校园常见植物“红花酢浆草”来代替。 布置任务:各小组实验前处理需要一昼夜的暗处理和 4 h 的遮光处理。教师为各小组准备黑色塑料袋、黑纸片和回形针。 预习实验 小组合作,处理实验材料 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课前实验即能在课堂中快速得到实验结果,提升课堂效率。
环节二:实 验实施 问题导入:回顾实验前处理的步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植株进行黑暗处理及遮光处理 明晰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原有的有机物;理解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理解需要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 理解实验的原理,更深入的体会实验的设计意图。
脱色处理 教师演示: 按照教材的处理,将实验材料带回实验室后,直接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脱色时间约10 min。 提醒学生酒精隔水加热的注意事项及目的,观察指导。 观看演示,小组对红花酢浆草进行脱色处理; 理解:酒精可溶解叶绿素,为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提供可能,而酒精直接加热容易发生危险,需要隔水加热。 掌握脱色处理的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培养实验安全意识
碘液检测并观察 讲解演示:清水冲洗叶片残留的酒精后,加入碘液检测,2 min 后冲洗多余的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 提问: 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叶片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光照后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观察指导学生操作 观看演示,小组对处理后的红花酢浆草进行冲洗、滴加碘液检测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掌握有机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结果展示与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共同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帮助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播放暗处理和遮光处理的操作视频;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组长进行结果展示; 小组发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小组帮助解答;观看视频,分享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得出结论: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 有淀粉。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交流暗处理 收集展示各小组的暗处理方式: ①直接用塑料袋包裹整株植物,可用纸箱罩住整株植物 ②用黑色塑料袋裹住纸箱后再罩住整株植物。 发表自己小组的暗处理方式,对比视频的优缺点; 总结出效果最佳的暗处理方式; 各小组间成为探究实验的互为对照组;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交流遮光处理 收集展示各小组的遮光处理方式: ①分别用黑纸片对同一植株的同一叶片进行遮光; ②分别用黑纸片对同一植株的不同叶片进行遮光; ③用黑纸片选择不同植株的不同叶片进行遮光。 发表自己小组的遮光处理方式; 小组间互相交流讨论,投选出最佳的遮光处理方式; 各小组间成为探究实验的互为对照组,在分享实验结果时,学生可以看到具有最佳遮光效果的小物件。
小结评价 总结实验,评价小组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绿叶制造有机物有哪些重要意义; 引出“光合作用”概念 回顾实验的目的,原理与操作步骤; 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重要作用。 理解光合作用概念 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
反馈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判断对错 并说出所涉及的知识点; 解释错误的原因; 将错误的说法改成正确的说法; 巩固所学知识 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本实验是初中生了解光合作用的第一个实验。该实验步骤多,时间长,难度大。因而通过课前的预实验,选取合适的材料,教材选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但是天竺葵在南方校园内不常见。红花酢酱草是多年生直立草本,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是校园常见植物。与天竺葵相比,易获得,便于实验和取材,性价比高。因此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
本实验精彩之处在于实验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材料进行处理,各小组间可成为探究实验的互为对照组,暗处理和遮光处理不到位都将影响到实验结果。面对失败找出原因,不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群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如果可能,还能在材料的选择上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有菜地种植的话学生可以选择其他材料进行实验,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为该实验的改进积累经验;在实验过程中,由教师直接演示实验会一定程度限制学生的思维,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操作在进行演示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