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5 14: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段 高中 学科 历史 编号
教学课题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年级 高二
学校 姓名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课标分析:“了解”的掌握难度和掌握程度应大于“知道”。“了解”的步骤应该从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的分析着手,学生能够自主推断户籍制度与赋税紧密相关。 教材分析:本课为选必 1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中的第一课,上承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下启第 18 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7课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18课的内容则介绍了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近代以来强调基层自治以及现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进程,并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将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分别整合,将18课涉及到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内容整合到第17课。 从本课三个子目的标题入手进一步梳理本课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发现第一子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编制、管理户籍的相关内容。第二子目为“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这些基层组织是政府编制户籍,也是赋役征发的基本单位,其正常运转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有效统治。第三子目“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主要涉及历代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具体内容,它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和基层政权配合,来保证中央集权与地方的安定。 学情分析:本班的学生状况为:知识基础方面,经过必修课程, 学生对历朝的时代特点以及基本制度已有基本了解,特别是《第 16 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对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本课学完后,也将使知识连成体系,利于知识的关联和深化;学科素养方面,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基本的学科素养,能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分析、认识历史;能够从各种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社会治理方式的多元特点;学习兴趣方面,户籍管理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本课内容之前没有太多接触,既生疏也有一定新鲜感;本课学习有助于打通之前较难理解的土地、赋役制度,能够获得学习成就感; 教师要尽量用文物资料、具体案例等创设情境,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热情。 重点: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功能和特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难点:东晋时期的土断;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学习目标 1.概括梳理古代中国户籍制度、中国历代基层组织形态的演变历程;2.通过不同类型史料,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印证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改革与赋税制度改革的联系;认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救济与救助的积极作用;认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评价设计 探究:清前期湖北德安府应山县三次救灾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体现了当时特色鲜明的“地方赈灾模式”。根据材料概括该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防灾救灾的有利条件。
问题框架 一、我们今天的户口本上有哪些基本信息,国家通过户口本能了解哪些基本状况,古代的户口的演进历程是怎样的? 1.国家大规模编排户口是在什么时候呢?你如何知道的呢? 2.为什么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编制户口呢? 3.阅读教材P99-100页,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是怎样的呢? 4.东晋政府“土段”的原因和影响? 5.什么是“大索貌阅”? 6.宋代的宋代户籍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7.清朝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8.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是什么? 二、通过户籍制度可以对基层的信息进行掌握,但是现实的管理依靠基层。中国古代的户籍编制和管理离不开基层组织以及基层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及治理的组织是怎样发展的? 1.梳理教材教材内容,完成“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及治理的组织”表格的填写。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代保甲制的功能有哪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三、如何来保证最底层人民的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的稳定? 1.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国家和社会为什么要实行社会救济,社会救济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演变历程是怎样发展的? 3.范仲淹义田的主要救济对象,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4.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有哪些? 5.中国古代优抚政策的历程是怎样的? 6.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方法与策略 小组讨论法;讲述法;表格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上图是一个户口页,我们看一下户口页上都有哪些信息呢,国家通过户口本能了解哪些基本状况,古代的户口的演进历程又是怎样的? 联系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1’
教师:一般认为,户籍制度是伴随国家而产生的。国家产生征兵征税的需求,就会开始户籍统计。如夏禹的“会稽”、殷商的“登人”、西周末期的宣王“料民”等可能都与户口统计有关。 那国家大规模编排户口是在什么时候呢?你如何知道的呢? 展示史料:(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 —— 《史记·秦始皇本纪》 令民为什伍……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境内》 教师讲述《史记》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汉代司马迁所著。《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秦献公424年-公元前 361年(一说公元前362年)是孝公父亲,是战国时期人物。学生根据史料内容及教师讲述得出国家大规模编排户口是在战国时期。 加强对史书的了解,通过时间和史料内容来判断国家大规模编排户口是在战国时期。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阅读史料的能力。 1.5’
展示史料: 举民众口数……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府)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 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gǎo]之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 —— 《 商 君 书 · 去 强 》 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编制户口呢? 学生通过史料联系所学得出原因: 经济:井田制瓦解,私田的发展; 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各国富国强兵的需求:发展农业;征兵、征税,加强对人口的控制等。 文化:法家思想的推动。 夏商周时期也可能制定了户口,为什么战国时期是大规模的编订户口,这和当时的社会变革有重要的关系,学生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加深学生对战国时期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培养历史背景类答题的全面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1’
阅读教材P99-100页,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完成时间轴的填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时间轴的方式进行填写,增强时空观念,条理清晰。 2’
教师讲述: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317年,西晋贵族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于这些北方人来到南方属于侨民。东晋用原有的政策来治理北方南迁的居民,这叫侨置政策。 展示史料: 东晋的黄籍和白籍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历史纵横 简要分析东晋政府“土断”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得出原因:地方行政管辖系统出现混乱局面,侨人和土著居民矛盾激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豪门士族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南北文化的交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兵源;一定程度上可缓和社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打击了豪强士族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东晋的户籍制度是本课的难点,教师需对背景进行分析,学生结合材料得出东晋户籍制度的变化。做到论从史出。 3’
展示概念: 大索貌阅: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目的在于搜括隐匿人口。 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目的在于责令官员亲自当面检查年貌形状 展示史料: “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大索貌阅”的含义多数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对其进行概念的厘定。 通过史料学生了解清查户口有利于政府控制人口,增加税收。 1’
展示史料: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增强学生对清查户口有利于政府控制人口,增加税收的认识。 1’
教师讲解:唐朝的主户是指当地的土著居民,客户指外来户。宋代的主户指尤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展示表格 学生思考,宋代的宋代户籍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学生通过和教材表格得出北宋中期客户比例下降,主户比例上升。因为主户的增加可以保证国家的赋役征发,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宋代的主客户和宋代的概念不同,需要教师对学生提醒,以免混淆。提高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清查户口有利于政府控制人口,增加税收的认识。 2’
展示元朝户籍图片,解释“诸色户计” 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元朝户籍划分的标准:民族、宗教、职业。 影响:限制了职业、阶层间的流动;严重束缚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这一制度能最大程度的维护社会的稳定,对后世士影响深远。 此部分内容简单,通过表格简单分析,加深学生理解即可。 1.8’
展示史料: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薄、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府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牲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 朱元璋你把明朝百姓分为军、民、匠三类,并且每110户为一个“里”,每个“里”设有10个甲,把每个“里”的住户按照籍贯、姓名、人口、田宅、地亩等逐一登记,送给户部,每十年更新一次。因为送到户部时要用黄色的纸包裹,因此被称为黄册。 学生了解明朝的户帖和黄册制度。 深化学生明朝户籍制度的认识。提高史料阅读的能力。 3’
展示史料: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提出问题:清朝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据史料分析出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清代户籍制度的变化与赋税制度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加强对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关系的理解。 2’
学生据表格总结赋税制度的功能有哪些?得出功能:征收赋役(主要);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等。 展示史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 学生据材料分析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有: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继承创新性;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等。 通过数轴以及材料总结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功能和演变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教师:通过户籍制度可以对基层的信息进行掌握,但是现实的管理依靠基层。中国古代的户籍编制和管理离不开基层组织以及基层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 增强学生归纳史料的能力。 2’
展示史料: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职役制)……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 19《户口一》 提出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代保甲制的功能有哪些? 学生得出有维护治安、户籍管理等的功能。 展示史料: 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组织,里甲制度与人口登记、纳税制度紧密相关,而保甲制度则是地方治安组织,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维护地方治安、缉拿盗贼、抵御侵略、稽查犯罪是其主要功能。 这两个地方基层组织共同为政府的基层控制、管理做出贡献。不过随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保甲制度开始逐渐取代里甲制度。在清朝乾隆年间,里甲制度彻底丧失功能,由保甲取代。 ——王笛:《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下卷 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加强对“保甲”制度的认识,对“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的区别加以了解。 3’
展示史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提出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通过分析,学生得出趋势是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这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史料分析解决难点,增强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
教师:正常年份下,政府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如果遇到荒年如何来保障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展示史料: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提出问题:结合教材分析国家和社会为什么要实行社会救济?社会救济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分析得出实行社会救济的原因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作用是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学生通过分析出社会救济的原因,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1.5’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梳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演变历程。 增强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
展示史料: 材料: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则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汉书·食货志上》 汉代的常平仓制度不易理解,展示史料,加深学生的理解。 1’
展示史料: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俟代者预焉,仕而之官者罢其给。 ——钱公辅《义田记》 提出问题:范仲淹义田的主要救济对象,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学生分析得出:对象:宗族内部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原因:科学管理,政府支持。 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增强学生对宋代“宗族内部救助兴起”特点的了解。 2’
根据数轴,总结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学生得出:政府占主体地位,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增强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1’
根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中国古代优抚政策的历程 本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即可。 1’
根据18课P107-P108页内容,梳理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对本课内容进行升华,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豪感。 1.2’
板书设计
教学特色与反思 特色:利用重重设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得出结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反思:有些问题设计过难,需要对问题进行简化。
指导教师姓名 单位 手机
指导教师 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