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1浮力 课时 1 总课时 总第:1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是指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托举的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上。2、通过实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影响,懂得不管物体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里都会产生浮力。3、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4、通过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这个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 认识浮力,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水槽、测力计、一些常见的物体、天平、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A4纸等等。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活动一:认识浮力1、出示一个水槽,教师在水槽里依次放入橡皮、白纸、塑料小尺、小木块等等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有什么现象?2、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呢?这是因为有一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浮力3、出示课本32页上面的一段文字。4、学生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浮力的作用。活动二: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1、教师引导:物体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2、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图和文字,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相关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3、交流讨论:如果橡皮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怎样变化?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橡皮在空气中以及水中受到的拉力的大小。活动三: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1、教师引导: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入水底,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物体的沉浮状态?下面我们继续探究2、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作出推测。3、下面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我们先来验证推测一的说法。4、出示课本33页第1个实验,学生仔细读一读,了解这个实验的材料、方法与要求等等。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6、全班交流,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现象,说一说实验结论,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质量大的物体容易下沉,质量小的物体容易上浮。7、验证预测二的说法。出示课本33页的第2个实验,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次实验的问题实验材料以及实验的方法和要求。8、全班交流: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呢?活动四: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1、我们刚刚探究了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两个因素——质量和体积,2、出示课本34页上面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本次活动的要求。3、教师引导各小组讨论交流,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4、各小组开始活动,运用本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5、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说一说本小组在A4纸上放了多少硬币?6、评选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采访优胜小组成员,请他们说一说自己采用什么方法,让A4纸承载这么多的硬币?7、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我们动手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要想一想我们学习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灵活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活动五:《曹冲称象》中的科学道理1、教师引导:我们大家小时候就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见识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那么,《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包含什么科学道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学生自有读一读课本34页《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想一想,《曹冲称象》象这个故事包含的科学道理。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故事中的道理。活动六:课堂总结
教后记(第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