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深挖系列】
“立足教材,同时高于教材”,基于部编版新教材特点及近5年乃至近10年高考考情,细致总结归纳。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原始社会的分期:依据制作石器(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技术的不同,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深挖点:新旧石器时代除了石器,还有木、骨、蚌等其他材质的生产工具】。
2.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至约1万年)
(1)含义: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文化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与生活: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从事渔猎和采集【深挖点:渔猎采集这种经济生产方式下,人们“逐资源而居”,四处奔波,生产生活还不稳定】,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深挖点: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了人类体质】。
【深挖重难点】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
①多沿大河、平原地区分布,多元一体。
②新石器比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更多,分布更广。
③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文化遗存较多,这一地区开发程度相对较高,为此后中国经济重心长期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奠定了重要基础和优势。
④考法:A地区的某种文化特征出现在了B地区,体现的是不同地区(如中原与边疆、南方与北方、黄河或长江的中游与下游)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如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中地域特征鲜明的考古学文化之一。三星堆文化中,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
3.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进入)
(1)概况
①定义:指以磨制方法【深挖点:伴随着进入农业社会和定居生活的出现,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制作更精致、效率更高的生产工具,“磨”比“打”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此外,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对生产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磨制石器适应了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制作石器的时代。
②生产与生活特点:已经大量使用陶器【深挖点:“大量”说明当时陶器使用较为普遍,是日常用品,所以陶器一般不能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贫富分化、私有财产出现的证据。陶器易碎,但方便人们生活,适应了定居生活的需要】,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深挖点:新石器时代的“稳定”主要体现在:①生产生活地点相对稳定固定,在固定的地方进行生产生活,并出现了公共墓地、宗教场所等建筑;②食物来源相对稳定,农业畜牧业的食物比采集渔猎更稳定】。
③遗存分布特点与意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深挖重难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点
①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都是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源头,但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没有联系、没有交往的多元。
②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多种文化互补、逐渐相融并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2)新石器文化遗存代表
时间 距今约7000至5000年(新石器时代前中期)
空间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特征 ①手工业: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深挖点:“彩绘”体现了当时审美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②农业: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①手工业:陶器; ②农业:粟 ①农业:种植水稻;【深挖点:南稻北粟体现的是种植结构的差异。注意辨析高中历史中涉及的各种XX结构,如种植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等等】②手工业: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时间 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空间 黄河中下游【深挖点:相比距今约7000至5000年黄河中游和黄河下游呈现不同的文化特征,此时(距今约5000年)黄河中下游都属于龙山文化,体现了文化整体性和文化融合程度更高】 东北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代表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特征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深挖点:从彩陶到黑陶,烧制难度加大,体现了手工制陶工艺的进步】,被称为“蛋壳陶”【深挖点:各地在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使各地陶器形态呈现异彩纷呈的特点】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深挖点:当时大型建筑的修建,涉及对公共权力的运用,说明已经出现阶层分化,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有一定提高】
4.原始社会组织的特征
(1)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约200万年)。
(2)母系氏族社会【深挖点:氏族由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组成】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深挖点:母系氏族社会的时间横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如仰韶文化中的姜寨遗址还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②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深挖点: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尚未产生贫富分化和阶层分化】。
(3)父系氏族社会【深挖点: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具体来说,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
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
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深挖点:生产力进步→剩余产品出现→贫富分化】,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深挖点:从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体现了当时人类生产生活规模、交流程度的扩大和提高】。
③发展趋势: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深挖点:注意“迈入”的时间,是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从部落到国家
1.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
(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深挖点:中国早期历史文献和实物史料匮乏,研究难度较大。民国时期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代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来研究历史,尤其是研究中国早期历史】
(2)五帝时代
①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深挖点:黄帝陵位于今天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②根据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尧的地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深挖点:这一时期是“公天下”】。
③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深挖点:治水也是当时农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
④考古学证明【深挖点:这一时期的历史,因为文献记载匮乏,所以更多的依靠考古领域的成果来进行研究】,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深挖点:“有专家”说明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也体现了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严谨性】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深挖点:“约”字的使用,也可以体现出历史教材的严谨性,学术界尚未共识夏朝建立的准确时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深挖点:确立了王位世袭制,重视血缘】。
(3)国家管理
①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②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上,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深挖点:体现了氏族部落时代的历史遗留影响,血缘观念对社会组织的影响较大,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与血缘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地缘”,“地缘”是生产力提高的产物】。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深挖点:直接统治+间接统治是夏、商、西周三代政治管理上的共同特点,但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
(4)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深挖点:体现了教材编写的严谨性,也说明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实】是夏文化的遗存;《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深挖点:观察天文规律、四季变换等,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
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深挖点:商朝统治重心在东方地区,即黄河中下游,这些地区商朝文化遗址出土较多,验证了史学中关于商朝的很多记载】的商部族首领汤推翻夏朝后,建立了商朝。
(2)都城变动:商朝前期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深挖点:多次迁都不利于增强商王朝对周边方国的影响力,都城定于殷有利于维护和稳定商王朝的统治】,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3)文化
①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深挖点:甲骨文证实了青铜器铭文和典籍文献中关于商朝部分历史的记载。同时甲骨文中的一些文字,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体现了文字的传承】,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深挖点:体现了商朝政治生活中神秘色彩较为浓厚】,已是一种成熟文字。
②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深挖点:相比商朝,西周青铜器整体造型庄重,纹饰不那么多,体现了西周理性色彩更浓厚,这与西周礼乐文化相关】。
③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4)国家管理
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
②中央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③实行内外服制【深挖点:直接控制+间接统治】。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5)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深挖重难点】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度
(1)受部落联盟传统的影响。夏朝统治区域内有直接由夏王管辖的地区和臣服于夏王由属国首领管辖的地区之分。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是沿袭了夏朝的做法,但又有一定的进步,如商王直接控制的地方扩大,方国对商王的义务更明确。
(2)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根本原因。
(3)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当时还不具备直接统治的条件,商王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商朝与周边方国的联系,维护自身统治。
2.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深挖点:武王伐纣时间通过文献、文物等资料证实,学术界已经共识】,周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2)政治制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深挖点:西周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上,西周以父死子继为主,商代则是兄终弟及为主】。
①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②意义: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深挖重难点】结合教材“西周分封示意图”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主体:数量众多,分封对象以姬姓贵族为主,此外还有功臣和先代君王后裔。
(2)分封范围:涉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其中以黄河中下游为主。
(3)战略要地:如黄河中下游、原来商朝统治中心的东方地区,多以姬姓诸侯国和功臣诸侯国镇守。
(4)诸侯国的范围分布与数量多少,与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如黄河中下游是当时的经济重心,可联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的地图来关联理解(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5)西周初年营建洛邑,主要是因为商朝统治中心在东方地区,营建洛邑有利于威慑和镇压商朝残余势力。
(6)西周分封制延续了夏、商政治体制的特点(直接统治+间接控制),体现了历史惯性,但也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相比夏商,西周分封制更具制度化,权利与义务关系更紧密。
【深挖重难点】西周分封制的积极影响
(1)巩固统治方面
周天子分封诸侯到各地,封国成为周王朝重要的屏障,这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巩固新开拓的疆土。
(2)民族交融方面
被分封的诸侯及其率领的民众与封地的土著族群相互通婚,构成一个多元的社会,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3)经济文化方面
周朝的礼乐文化通过分封制传播到各封国,偏远地区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程度加深,并推动了诸侯国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碰撞,使中原文化的辐射范围扩大,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共和行政”
①原因:公元前841年【深挖点: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开始于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深挖点:体现了西周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增加】,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深挖点:体现了商周时期的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国人”(居住在都邑内的人,与之对应的是“郊人”“野人”)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②结果: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4)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教材深挖点:体现了当时的民族交融进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3.商和西周的经济——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农业 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深挖点: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工具较为原始落后,体现了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特点】,青铜农具极少【深挖点:铜资源在当时较为稀缺,铜资源主要用来铸造贵族使用的青铜食器 乐器 酒器及兵器等。很多铜矿位于南方,从采矿(在南方)到铸造青铜器(在北方),体现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土地制度 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历史文献中所说【深挖点:教材这一说法较为严谨,井田制虽在文献中有记载,但是否真正实施过学术界仍存争议,还需要结合地下考古资料进一步研究。因为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同时井田制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做支撑,这可能超出当时社会客观条件,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井田制只是统治者的一种构想】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深挖点:这些青铜器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同时当时青铜器(数量、规格)与等级制度紧密结合,成为等级权力的标志,身份地位的象征】,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城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不同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战争碰撞,另一方面体现了当时部落或部落联盟内部的阶层分化,城内居住的多位权贵阶层,被统治者多居住在周边的地点。
【解读】图中圆圈呈现的墓葬,很明显是一个单人墓葬,并且有大量的陪葬品,体现了当时私有制产生和阶层分化。如果是多人墓葬,则不能作为私有制产生的证据。
【解读】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第一手史料,有利于印证、订正史书中关于中国早期历史的记载。同时,周武王之所以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一方面是宣扬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商朝统治中心在黄河中下游,需要镇压商朝残余势力。
【解读】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较低,生产工具效率低下,所以需要大量奴隶进行集体劳作来满足统治者对物质的需要。一旦生产力明显提高,比如下一课讲到的铁农具和牛耕的产生于推广,大量奴隶集体劳作的方式就逐渐被小农经济所取代。同理,可联系近代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发展采矿、种植园经济这种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也需要大量的黑人奴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扩展,对技术、劳动力的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所以黑人奴隶贸易在19世纪最终被废止。上述本质上体现的是唯物史观的内容,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具有不同的生产关系。
讲义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原始社会的分期:依据制作石器(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技术的不同,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2.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至约1万年)
(1)含义: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文化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与生活: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
3.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进入)
(1)概况
①定义: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②生产与生活特点: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③遗存分布特点与意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新石器文化遗存代表
时间 距今约7000至5000年(新石器时代前中期)
空间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特征 ①手工业: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 ②农业: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①手工业:陶器; ②农业:粟 ①农业:种植水稻; ②手工业: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时间 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空间 黄河中下游 东北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代表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特征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4.原始社会组织的特征
(1)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约200万年)。
(2)母系氏族社会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
②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①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
②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发展趋势: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从部落到国家
1.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
(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2)五帝时代
①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②根据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尧的地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③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
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国家管理
①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②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上,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4)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族首领汤推翻夏朝后,建立了商朝。
(2)都城变动:商朝前期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3)文化
①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已是一种成熟文字。
②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③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4)国家管理
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
②中央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③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5)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2.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2)政治制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②意义: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3)“共和行政”
①原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②结果: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4)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3.商和西周的经济——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农业 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土地制度 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深挖教材系列——立足教材,高于教材。 公众号“历史闪闪发光”陆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教材深挖系列】
“立足教材,同时高于教材”,基于部编版新教材特点及近5年乃至近10年高考考情,细致总结归纳。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形势
①背景: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深挖点:源于西周分封制的弊端,诸侯掌握封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同时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②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深挖点:春秋时期,传统的政治秩序虽然受到冲击,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齐国、晋国都曾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形式上仍然尊奉周天子。同时,宗法制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嫡长子继承制仍然有重要影响,如一些诸侯会盟上,很多传统的政治观念仍然被强调。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等人也作出了一定的反应,如整理《春秋》时注重维护等级秩序】
【深挖点】教材上春秋列国形势图解读
(1)政治秩序:西周分封制受到严重冲击,周天子权威下降。但传统政治秩序(如“天下共主”、嫡长子继承制等观念)仍发挥着重要影响。
(2)诸侯国数量:争霸战争频繁,诸侯国明显减少。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并不意味着不兼并小国。如晋国“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典故,晋献公一次出兵灭了两个小诸侯国。
(3)民族关系: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因社会发展程度高于相邻的戎狄蛮夷(山戎、北戎、赤狄、楼烦、林胡等),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重点关注晋国、秦国、燕国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周边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4)南北交流:争霸战争中,很多是北方诸侯国与南方诸侯国之间进行,比如晋楚争霸、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北上争霸,这推动了南北方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但整体上来说,北方诸侯国实力更强。
(5)局部统一:春秋时期大国吞并小国,推动了局部统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补充史料】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解读】上述史料可以体现出宗法制受到冲击(桓公杀公子纠)、民族交融进程加快(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及社会观念领域的碰撞(管仲非仁者与?)。
(2)战国形势
①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卿大夫掌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深挖点:三家分晋并非战国开始的时间。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被册封为诸侯是在公元前403年】,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②“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③分封制崩溃: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深挖点: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率先称王,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最先称王。相比韩、赵、魏、齐、鲁、燕等诸侯国,传统的政治秩序和观念对楚国、秦国的束缚较小,因为楚国、秦国成为诸侯国的时间较晚,同时位于边陲地区】,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深挖重难点】战国形势图解读
(1)诸侯国数量: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进一步变少——从春秋“列国”到战国“七雄”。
(2)长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北方戎狄蛮夷交界处,边界出现了大量的防御工事——长城。这说明兼并战争更加剧烈,同时民族交融进程加快(战争也是促进民族交融的一种重要方式)。
(3)黄河水患与集权国家:黄河中下游分布了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等重要诸侯国,除了黄河的自然泛滥,决堤放水成为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的一种重要手段。黄河水患的危害性以治理黄河水患的紧迫性,都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4)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修筑长城、治理水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考验诸侯国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家治理尤其是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城市:战国时期,涌现出很多重要的城市,如齐国临淄(齐文化)、楚国郢都(楚文化)、赵国邯郸(燕赵文化)。
(6)通过出土的货币,可以说明当时诸侯国与边远地区、诸侯国之间存在商业交流,如燕国旧址北京地区出土了赵国、韩国、魏国的货币。
(7)边界:在地图上,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周边民族之间都没有标注明确的边界(对比教材上秦朝及以后的政治形势地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存在大量土地待开垦开发利用,诸侯国之间存在大量待开发的缓冲地带,同时也体现了当时郡县制度的推行还不够全面。
2.华夏认同
(1)形成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深挖点: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除了战争冲突,还有经济贸易,如在今天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了燕国的货币,说明当时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2)意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农业 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深挖点:铁制农具更锋利坚固,使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开发利用,私田不断增加】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深挖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当时诸侯国国家组织和动员能力的提高】,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③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方式逐渐瓦解 【深挖点:井田制下,奴隶集体劳作(生产关系),生产积极性低,不适应生产力进步的需要。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小农经济出现和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这体现了生产力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手工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深挖点:铁器种类多样,有农具、兵器、手工业工具和杂用器等,铸铁的使用范围扩大,铸铁的质量得到提高】;战国时铁器在农业、手工业中普遍使用,已经取代了石器、木器、蚌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②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深挖点:冶铜、冶铁、煮盐、纺织、木工、漆器等细分手工业,无论生产规模与生产技术都较过去大为进步,并与商业紧密联系】
商业 ①货币形式多样【深挖点:不同诸侯国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差异,以及原有的经济生产方式,影响了各国货币的形式】,流通广泛; ②各诸侯国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③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商人阶层的影响力增强【深挖点:一些大商人甚至可以影响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如吕不韦】;
2.变法运动
(1)概况
①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②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影响: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深挖点:除了秦国,东方六国也在积极进行变法,如韩国申不害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2)商鞅变法
①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两次变法。
②变法内容
政治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深挖点: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县、郡,如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深挖点:这有利于中央政令的传达、贯彻、执行,增强了秦国的竞争优势】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深挖点:古代商业,尤其是民间商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不稳定性、风险性,同时也不利于政府稳定社会秩序。相比之下,农业则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粮食、税收、徭役主体、兵源等】;“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社会管理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深挖点:削弱了血缘宗族组织的影响,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③影响:变法措施深入人心。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孔子和老子
1.孔子
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主要思想和言论载入《论语》
思想 主张 核心 “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政治 “为政以德”;恢复周礼;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改良
哲学 “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深挖点: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冲击了贵族政治】
其他贡献 整理文献,编纂“六经”,为传承夏、商、西周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老子
(1)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②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深挖点: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汉初、隋初都采用了道家流派的思想来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百家争鸣
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深挖点: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新兴的士阶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诸子代表的思想
派别 代表 主张或特点
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深挖点:注意梳理“人性恶”“隆礼”与重法的关系。荀子认为人性恶,光靠礼不足以治理国家,还需要重视法律】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深挖点:墨家思想中包含很多自然科学知识,如小孔成像。晚清时期西学东渐背景下,墨家思想重新受到当时先进中国人的重视】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深挖点:适应了当时诸侯国国军富国强兵的需要】
4.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深挖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也属于唯物史观的理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深挖重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分封制走向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和集权。
(2)经济转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从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转型: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形成并发展,提出不同的治国思想,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理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完成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后来的十六国北朝时期,尤其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重视,纷纷将自己的祖先追溯至炎黄,来宣扬统治中原的合法性。
【解读】
①关于史料阅读,后来的“摩肩接踵”成语即出自这里。后来的很多成语典故都出自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注意体会不同成语背后所体现的时代信息(政治、经济、文化)。
退避三舍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问鼎中原 远交近攻 纵横捭阖
毛遂自荐 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
守株待兔 出自《韩非子》
揠苗助长 出自《孟子》
掩耳盗铃 刻舟求剑 出自《吕氏春秋》
②关于货币,不同地区旧有的经济生产方式影响了货币形制。布币:形似铲子,与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生产方式有关。刀币:形似刀具,与燕齐采集渔猎生产方式有关。半两钱:形似纺轮,与石器时代纺织活动有关。蚁鼻钱:与商代贝币海贝有关。
【解读】注意结合商鞅的思想来理解“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句话。中外历史上很多社会转型时期,思想解放总是先于政治制度变革的,如中国晚清时期、世界史启蒙运动时期。
【解读】上述内容可以鲜明体现唯物史观的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示意图如下:
【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同时,《诗经》也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讲义版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形势
①背景: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同时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②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春秋五霸”。
(2)战国形势
①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卿大夫掌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②“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③分封制崩溃: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2.华夏认同
(1)形成
①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意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农业 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③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方式逐渐瓦解
手工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铁器在农业、手工业中普遍使用,已经取代了石器、木器、蚌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②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①货币形式多样,流通广泛; ②各诸侯国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③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商人阶层的影响力增强;
2.变法运动
(1)概况
①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②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影响: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2)商鞅变法
①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两次变法。
②变法内容
政治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社会管理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③影响:变法措施深入人心。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孔子和老子
1.孔子
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主要思想和言论载入《论语》
思想 主张 核心 “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政治 “为政以德”;恢复周礼;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而有所改良
哲学 “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其他贡献 整理文献,编纂“六经”,为传承夏、商、西周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老子
(1)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
①世界观: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②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③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百家争鸣
1.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诸子代表的思想
派别 代表 主张或特点
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4.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教材深挖系列】
“立足教材,同时高于教材”,基于部编版新教材特点及近5年乃至近10年高考考情,细致总结归纳。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背景
(1)客观条件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深挖点: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吕氏春秋》都提出过统一方面的思想】。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深挖点:经济规模的扩大,需要商品、人员的广泛流通,可联系近代德国统一的根本原因进行关联理解】。
③思想上:法家集权观念的影响【深挖点:集权观念通过变法措施来落实,加强了国家组织和动员能力】。
(2)秦国自身条件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深挖点: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作用包括抗洪、灌溉、提供粮食、运输等】。
②数代秦王【深挖点:发展战略正确且持续时间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深挖点:选拔人才不限定于秦国,重视才能,而非血缘,官僚制相对完善】,吏治较为清明【深挖点:有利于传达、贯彻和落实政府的政令】。
③商鞅变法后,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击退匈奴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深挖点: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巩固
(1)巩固中央集权
①确立皇帝制度【深挖点: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世袭皇位】: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②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深挖点:由于严重威胁皇权,秦朝没有人真正担任过太尉一职】、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地方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深挖点: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形成】,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深挖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官僚制的发展】。县以下设乡、里和亭【深挖点: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2)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深挖点: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便利了政令的传达,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深挖点: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是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对匈奴作战、征服岭南的重要保障】,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深挖点:户籍是古代政府征发赋役的重要依据】,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
(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形成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深挖点:小农经济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分散性,所以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通过国家力量来推行重农政策、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等】。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3)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深挖重难点】秦朝形势图解读
(1)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注意,郡县制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2)开疆拓土:在秦统一六国后,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3)长城
①长城主要分布在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②除了农牧分界线,在缓冲地带也有长城分布。这一分布特点,有利于纵深防御。同时还体现了秦朝疆域的扩大,即秦朝建立后,北击匈奴,边界线向外推移,原来战国时期秦国西北边界上的长城,变成了缓冲地带上的长城。
③秦朝的长城并非全部新修的,原来东方六国的边界长城,很大一部分仍在发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作用。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考证说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传说有利于固化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4)灵渠是秦朝修建的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为秦朝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便利了农田灌溉,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
秦朝的暴政
1.徭役繁重: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秦始皇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深挖点】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提高,有利有弊
①秦统一前,调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统一战争,有利于推进统一六国的进程。
②秦统一后,大规模兴建陵墓、宫殿等大型工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牵涉面较广,增加了人口和税收负担,严重超出民众可承受范围后,于是农民起义爆发了。
2.秦始皇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
3.刑法严苛: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4.焚书坑儒
(1)概况: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全部焚毁【深挖点:不利于先秦文化的传承,汉代今古文之争与此密切相关】,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史称“焚书坑儒”。
(2)影响: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5.秦二世统治残暴: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首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深挖点:为什么中国历史第一次农民起义出现在秦朝,而不是更早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大量使用奴隶的现象,封建制度下的农民阶层还未完全形成。秦朝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农政策的推行,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农民阶层的力量也明显壮大】,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深挖点:大泽乡位于今天安徽,为楚国旧地,号为“张楚”有利于扩大起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久战败。
(2)项羽、刘邦亡秦:刘邦、项羽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深挖点:秦末农民起义对后世封建统治者起到了警醒作用,推动统治政策的调整】。
2.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前202年)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政策失当【深挖点:体现了传统分封观念仍然有重要影响,在汉代、西晋等都一定程度上实行过分封制度】,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
【深挖重难点】楚汉战争示意图解读
①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
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很重要。刘邦根据地在关中,最终打败项羽。从根本上体现的是当时关中地区的经济发达,有人力、物力、财力优势,而项羽主要势力范围偏南方,当时南方经济发展开发程度较低。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很明显,这些书、画像,都不是战国或秦朝出现的。战国或秦朝的文字不是这样的,秦始皇也不长这个样子。关于高中历史教材的文献图片、人物画像,似乎都没有标明产生的年代,这可能会误导学生。从这个角度看,高考命题人可以出一道史学理论方面的选择题,来启发教材编写者更严谨一些。
【解读】贾谊《过秦论》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在统一六国后,没有及时调整统治策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过秦论》本身是一篇政论文,属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有利于固化大众对历史的认知。
【解读】户籍是古代政府征发徭役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收入和国家稳定。
【解读】良好的吏治,有利于政府政令的传达、贯彻和执行,推动社会秩序的稳定,提高了秦国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推动了统一进程。此外,也有利于吸引其他诸侯国的人才前往秦国。
【解读】史学理论知识:出土文物有利于印证、纠正或补充传统文献。史料的可靠性与所处时间先后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讲义版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
1.背景
(1)客观条件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思想上:法家集权观念的影响。
(2)秦国自身条件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击退匈奴进攻;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巩固
(1)巩固中央集权
①确立皇帝制度: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②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地方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2)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
(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形成统一中央集权国家。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3)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朝的暴政
1.徭役繁重: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秦始皇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2.秦始皇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
3.刑法严苛: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4.焚书坑儒
(1)概况: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全部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史称“焚书坑儒”。
(2)影响: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5.秦二世统治残暴: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首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不久战败。
(2)项羽、刘邦亡秦:刘邦、项羽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前202年)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最终,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教材深挖系列】
“立足教材,同时高于教材”,基于部编版新教材特点及近5年乃至近10年高考考情,细致总结归纳。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深挖点: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既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影响,也有利于削弱贵族政治的影响】。
2.“文景之治”【深挖点:汉初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将恢复经济、稳定社会作为首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效果。】
(1)背景: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深挖点:在王朝建立初期,出于恢复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统治者往往重视道家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深挖点:赋役与刑罚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过度损耗民力是秦朝速亡的重要因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这个教训】,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作用: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深挖点:“文景之治”为此后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也为后来其他封建治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借鉴意义】。
3.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
(1)汉初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深挖点:汉承秦制并非指汉代完全照搬秦朝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
(2)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①概况: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深挖点:这一举措在楚汉战争中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深挖点:汉初的无为而治,客观上也促进了地方诸侯国实力的壮大】。
②结果: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后被平定【深挖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的王国不再跨郡。七国之乱的平定,也为汉武帝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汉的强盛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深挖点:汉武帝时期创制了年号,建元(公元前140年—前13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这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观念】
(1)政治上
①颁布“推恩令”【深挖点:相比军事手段,推恩令更容易被地方诸侯接受,实施效果更好。此外,汉武帝还通过经济手段削弱诸侯王,如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 称 为“皮币”,定价为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深挖点:王国问题的解决,也为汉武帝时期解决边患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深挖点:任用低级别的亲信官员参预决策,是古代中国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深挖点: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官员有很大的权力,因此需要以刺史制度为代表的监察制度来保障选官制度的有效运行】。
④设刺史,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
【深挖点】汉代刺史
a.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 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 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
b.东汉后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影响了监察功能的独立行使。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深挖点:汉初无为而治,客观上有利于豪强、游侠势力的滋长】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2)经济上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深挖点:削弱了地方王国的经济权力】。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深挖点:盐铁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需求量巨大,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山东地区鱼盐资源丰富,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政策对山东地区商业发展造成沉重打击】。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深挖点:这是政府管理商业而非抑制商业的体现】,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深挖点:新教材不再使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说法,汉武帝曾孙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深挖点:无论是汉初的黄老思想,还是董仲舒新儒学,都不同程度吸收了其他流派的思想,如名、法、阴阳五行等,体现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复杂程度提高,对国家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只靠单一治国思想无法有效维护统治】
【关键点】儒家思想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①政治:官员构成——儒学人士大量进入仕途;德政、仁政成为官员施政的重要准则与理念;影响了察举制选官的标准:孝廉。
②经济:儒家义利观、德政等思想,与盐铁官营政策下与民争利的现实产生一定冲突,这有利于推动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③法律:推动法律儒家化,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④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如《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东汉,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2.稳固边疆与开拓疆域
(1)出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深挖点:体现了郡县制在边疆地区的扩展】: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今新疆巴州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深挖重难点】西汉形势图解读
(1)边疆形势:主要对手是匈奴。(可与唐朝前中期的边疆形势图对比)
(2)长城:此前的长城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秦长城西至陇西,而汉长城西段延至敦煌,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开拓疆域,在河西走廊置四郡进行管辖,长城向西延伸以防范匈奴并加强对该地的控制。
(3)河西四郡的意义
①军事拱卫。
②经济文化交流功能:位于河西走廊,沟通中原与西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屏障。
(4)汉朝政府对西域的管辖
拓展了疆域,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和农耕文化,推动了民族交融进程,有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稳定。
(5)两汉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两汉时期,原本地广人稀的南方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容易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如当时南方一些地区虎患严重。
(6)秦汉时期,中原政权长期对匈奴作战,增加了对马的需求。相关示意图如下:
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深挖点:直接损害了百姓利益,严重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动荡。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深挖点:汉朝皇帝母族关系受到重视,导致两汉时期长期出现外戚干政局面,不利于皇权的加强】,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光武中兴
(1)背景: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2)措施【深挖点:这些措施着眼点主要是加强集权、发展生产】
政治 ①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②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③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④整顿吏治【深挖点: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汉宣帝的这一观念】,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①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②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儒学
(3)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
3.东汉的衰败
(1)社会危机
①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党锢之祸: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外戚、宦官专权的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教材深挖:东汉不同时期的国家治理、儒学发展和政治现实促进了社会民德的发展,推动了东汉注重气节、崇尚廉耻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黄巾起义
①背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②经过: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中国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都是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的,这有利于扩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
③影响及结果: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深挖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东汉的统治】。
两汉的文化
1.史学
(1)《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写,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深挖点: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口述资料等,并进行实地探访,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汉书》:由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深挖点:班固撰写《汉书》时,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也影响了《汉书》的写作风格以及对人物的品评】
2.文学【深挖点:文学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建安文学,尤其是曹操三父子的诗歌,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在社会动荡局面下的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深挖点:汉赋迎合大一统时代的需要,如汉景帝时期,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景帝的注意,但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的赋备受汉武帝推崇】
(2)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3.医学与科技
领域 成就 时间 意义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至西汉之间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科技 《九章算术》 —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深挖点:数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的需要】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 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深挖点:纸张的推广使用,也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周髀算经》 西汉初期 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候风地动仪 《灵宪》 东汉张衡 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还撰写了天文学专著《灵宪》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东汉张仲景博采众方,被后世誉为“医圣”
麻沸散 东汉华佗 东汉华佗发明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即麻沸散【深挖点:古代战争、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大量死亡,客观上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氾胜之书》 西汉 是两汉重要的农学著作【深挖点:西汉《氾胜之书》主要记载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东汉《四民月令》体现的是洛阳地区的农业发展,从侧面反映了从西汉到东汉,关中地区经济相对衰落】
《四民月令》 东汉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先秦时期及两汉大部分时期,都崇尚马车。东汉后期,乘坐牛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解读】画像砖、画像石是两汉时期典型的艺术形式,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意义。
【解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创作于汉武帝时代,作品运用铺陈排比,辞藻华丽,迎合了大一统时代的需要。乐府《江南》体现出民众对生活的喜悦。东汉末年的《行行重行行》则带有一定的哀伤,体现了当时动荡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
【解读】在地方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势力逐渐成为威胁两汉中央集权的主要因素。豪强庄园吸附了大量人口,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赋役征发。同时豪强地主也可以拥有武装势力,从军事上威胁了中央集权。此外,东汉后期地域观念盛行,从思想文化上削弱了中央集权。
【解读】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从文化意义上看,两汉时期的历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
讲义版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2.“文景之治”
(1)背景: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3)作用: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3.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
(1)汉初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
(2)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①概况: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分封了七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他们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②结果: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后被平定。
西汉的强盛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①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④设刺史,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2)经济上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2.稳固边疆与开拓疆域
(1)出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今新疆巴州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4)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东汉的兴衰
1.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光武中兴
(1)背景: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2)措施
政治 ①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②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③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④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①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②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儒学
(3)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
3.东汉的衰败
(1)社会危机
①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党锢之祸: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外戚、宦官专权的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黄巾起义
①背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②经过: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
③影响及结果: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两汉的文化
1.史学
(1)《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写,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2)《汉书》:由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文学
(1)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2)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3.医学与科技
领域 成就 时间 意义
医学 《黄帝内经》 战国至西汉之间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科技 《九章算术》 —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 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周髀算经》 西汉初期 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候风地动仪 《灵宪》 东汉张衡 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还撰写了天文学专著《灵宪》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 东汉张仲景博采众方,被后世誉为“医圣”
麻沸散 东汉华佗 东汉华佗发明了一种从植物中提取、适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即麻沸散
《氾胜之书》 西汉 是两汉重要的农学著作
《四民月令》 东汉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280年)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①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教材拓展点】东汉末年曹操“唯才是举”
东汉末年,曹操分别在210年、214年、217年颁布了求贤诏令,强调唯才是举,而强调道德水准。曹操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并且公开询问天下有没有“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有没有“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之人。
这冲击了汉代察举制下以孝廉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同时也冲击了当时的社会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从当时的社会现实看,察举制弊病从生,曹操这三道求贤令体现了曹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助于吸引真正的人才,促进了社会流动,推动统一大业。
②魏国: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蜀汉: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深挖点:孙吴因为兴起于南方,而非中原正统,所以孙吴皇帝多使用符瑞年号,如黄龙、赤乌、神凤、天册、天玺、天纪等,以增加其正统性】。
【深挖点】三国鼎立形势图解读
(1)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混战相比,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魏、蜀、吴长期彼此竞争对抗,同时都重视本区域内的社会治理与经济恢复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魏国统治中心在黄河中下游,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实力最强。曹魏建立前,曹操积极发展屯田,有助于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3)正统观念影响了人们对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价。如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对诸葛亮的评价,体现了鲜明的正统观念、儒家忠孝思想等的影响。尤其是戏曲、演绎小说对曹操形象的塑造,不一定与真实的曹操一致。
(4)从统治区域看,蜀、吴两国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2)三国的并立和结束: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深挖点:司马昭通过实行“五等爵”制,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西晋的统治(266—316年)
(1)少数民族内迁
①时间:东汉末到魏晋时期。
②少数民族: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深挖点:西晋时期处于寒冷期,北方草原地区寒冷,游牧民族生存压力增大,不断向南迁徙。观察地图中西晋与鲜卑的分界线,再对比教材“西汉形势图”中的北方界限,可以发现农牧分界线出现了明显南移。这是因为处在寒冷期,一部分靠北的农业区域,因气候变化而不适合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参见2021年山东卷第16题材料二中国古代气温曲线变化图(下图)】。到西晋,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2)八王之乱
①性质: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②影响: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内战,并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深挖点】注意图中的流民迁入地:蜀郡、襄阳郡、丹阳郡、长沙郡等地点,流民的迁入,一方面为这些地区提供了劳动力、技术和工具,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也因为人口的大幅变动,增加了迁入地的社会治理的难度,推动了政府对地方行政区划和户籍管理等方面的调整。如东晋时期,行政区划上设置了“侨置郡县”,户籍管理上有白籍与黄籍。白籍是东晋政府为解决在南方的北方侨民归属问题而另设的一种户籍。土著民户旧有的户籍即黄籍。
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建立与统治(317-420年)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统治:实行士族制度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教材深挖点: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这有利于巩固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②影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1)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深挖点:刘裕任用寒族出身的士人参与机要,抑制世家大族的力量,从而加强皇权。这也是古代皇帝加强权力的一种常见方式。】篡夺皇位,改国号宋。
(2)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3.江南的开发
背景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 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表现 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 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提升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史书中记载的江南地区的人才逐渐增多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304—439年)
(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最主要的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2)民族交融
①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深挖点:当时很多少数民族政权都将自己的祖先追溯为黄帝,体现了同源共祖观念的影响,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强】。
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淝水之战
①背景:民族隔阂广泛存在。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②概况: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
③结果及影响: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2.北朝(439—581年)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时间 5世纪后期
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深挖点:洛阳地处中原,迁都洛阳有利于北魏进一步学习汉文化。同时平城地处北方,鲜卑贵族保守势力较强,改革阻力较大,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此外,北魏长期与南朝政权对峙,迁都洛阳也有加强南部边防的需要】,改籍贯;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魏的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深挖点: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同时随着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交融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南北文化认同逐渐趋近】。
3.北朝的结束与隋朝统一
(1)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2)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该文物一方面有利于研究西汉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有利于研究西晋时期的边疆民族政策。
解读: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经济。“鄠、杜之间,不能比也”中的“鄠、杜”指的是鄠县与杜陵,均位于关中地区。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南朝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北方关中地区经济由于长期战乱和自然灾害,经济受到较大打击。
解读:覆莲源于佛教图案,因此,上图中的文物可以体现出当时佛教在北齐的盛行,以及佛教对瓷器风格的影响。
解读:这句话的大意是,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是鲜卑人,从文化水准看,他们却已经是卓越的汉族士人了,事实上再没有任何意义要辨别他们的氏族。因此,这句话体现了隋代以后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解读:西魏、北周统治者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有效地强化了内部凝聚力。此外,西魏、北周统治地区的均田制执行程度,相较其他地区来说,最为彻底。
讲义版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280年)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①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②魏国: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蜀汉: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三国的并立和结束: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西晋的统治(266—316年)
(1)少数民族内迁
①时间:东汉末到魏晋时期。
②少数民族: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2)八王之乱
①性质: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②影响: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内战,并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建立与统治(317-420年)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统治:实行士族制度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②影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1)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
(2)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3.江南的开发
背景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 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表现 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 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
4.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304—439年)
(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15个最主要的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其中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2)民族交融
①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淝水之战
①背景:民族隔阂广泛存在。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②概况: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
③结果及影响: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曾经稍显缓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剧了。
2.北朝(439—581年)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时间 5世纪后期
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魏的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3.北朝的结束与隋朝统一
(1)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
(2)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深挖点:杨坚赖以建隋称帝的主要力量是关陇贵族势力,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同时此时北方经济优势仍然很大,所以继续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深挖点:经过数百年的动荡分裂以及民族交融进程,此时南北文化认同逐渐趋近,隋朝虽然短暂而亡,但之后仍然产生了大一统王朝——唐朝,而不是重复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
2.隋朝的建设
(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深挖点:兼有社会救济的功能】。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深挖点:隋文帝时期定都长安,隋炀帝时期营建洛阳城,体现了隋朝京畿区向东扩展到洛阳地区。具体原因方面,从西汉到隋朝,数百年的发展及期间的天灾人祸,关中地区的经济承载能力降低,尤其是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人口快速增加,关中地区的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压力日益增大。隋文帝时定都长安,隋炀帝时迁都洛阳,使隋京畿区扩展到了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这便于接收江南、山东等地区的赋税物资,缓解了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都城的经济安全。】
(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深挖点: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了连接江淮的运河——邗沟。此后历代都有运河工程,其中隋朝的工程最为浩大。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深挖点:大兴土木、对外征伐,必然要征调大量民众,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深挖点:无论是修建大运河,还是隋炀帝滞留江都,都体现出当时江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王朝历史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唐朝前期的统治
(1)贞观之治
①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深挖点:很多朝代在建立之初,基本上也会采取类似的做法,这些做法适应了王朝初年恢复经济、稳定秩序的需要】。
②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深挖点:武则天定都洛阳,体现了隋唐时期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武周结束后,虽然长安继续作为都城,但五代和北宋时期,政治中心继续东移至开封】。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深挖点: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3)开元盛世【“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表明唐玄宗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①措施: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深挖点:府兵主体是均田制下的自耕农,耕战一体化,而募兵主体则是职业兵。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受到冲击密切相关。结合后来的两税法,可知,均田制趋于崩溃,推动了兵役制度、赋役制度的调整。】。
②结果: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朝的民族关系
(1)与东突厥
概况 ①突厥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②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结果 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682年,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
(2)与西突厥
概况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结果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深挖点:有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3)与回纥
概况 7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
结果 归附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政权瓦解,一部分与汉人融合,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发展为后来的维吾尔族
(4)与吐蕃
概况 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深挖点:阎立本的《步辇图》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
影响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5)与靺鞨
①概况: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②影响: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
(6)少数民族政权的作用: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材深挖点】
(1)唐朝边疆民族管理机构
①大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单于都护府)、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瀚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羁縻州。
②管理层级: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2)唐朝与周边民族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强。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3)唐朝前期边疆用兵不断、疆域的空前辽阔也影响了唐诗的题材风格,如推动了边塞诗的发展,出现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代表诗人。同时,唐朝不同时期的国力盛衰,也影响了边塞诗的风格,如盛唐边塞诗豪迈,渴望建功立业,而晚唐边塞诗则反思战争痛苦。
(4)长城:唐朝基本没有修长城。这与统治者的观念、修筑长城劳民伤财、唐朝国力强盛,防范突厥较为自信、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疆域的扩大(超过了农牧分界线)等因素有关。
(5)隋唐时期,史籍中提及南方城市名字的次数越来越多,体现了南方经济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深挖点:相比汉朝主要与匈奴作战,而唐朝边疆地区面临多个游牧民族,且发展程度高于匈奴,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说明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制度有其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②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深挖点:节度使权力大而集中,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尤其是应对突发的边疆危机,但也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2)概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
①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深挖点:可对比联系东汉末年平定黄巾起义与东汉末年形成军阀割据局面的关系】。
②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深挖点:唐宪宗元和(806—820年)年间编纂的《元和郡县志》仍然把已经被吐蕃占领多年的陇右道列入书中,体现了传统大一统观念对典籍编纂的影响】。
③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
(1)形成原因: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深挖点①:注意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存在地域差异,不是所有的藩镇都对抗中央,有长期对抗中央的藩镇,有守卫边疆、防范盗贼的藩镇,也有向朝廷缴纳赋税的藩镇,后两种藩镇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唐宪宗(805—820 年在位)时期,采取灵活的征讨策略,剿抚并用,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
【深挖点②:相比于北方一些藩镇跋扈割据,常年对抗中央,江南地区的社会秩序则相对稳定,所以唐中后期的很多诗歌都在歌颂江南地区,如白居易(772—846年)的《忆江南·江南忆》,杜牧(803—852年)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韦庄(约公元836—公元910年)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结合安史之后之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江南地区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3.黄巢起义
(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深挖点:牛李党争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二是如何对待藩镇。史学界大体上认为牛党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体现了当时社会阶级关系变动对政治形势的影响】。
(2)概况:875年,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
(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4.五代十国【深挖点: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历史,对北宋初年中央集权制度的调整,有重要的影响】
(1)唐朝灭亡: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五代十国
①五代: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②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3)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教材深挖】解读
(1)十国中的北汉位于北方,是十国中最晚灭亡的割据政权。北汉一度与契丹联手对抗北宋,这影响了北宋初年的北方边疆形势。
(2)南方一些割据政权,如吴越(907—978年),长期统治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吴越国王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专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进程。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对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要一分为二评价
积极影响 首次贯通南北,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沟通五大水系,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消极影响 过度消耗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赋役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灭亡
解读:
①曲辕犁产生的时间和地点:唐朝、江南地区。
②曲辕犁的优点: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提高了耕作效率。
③为什么出现在唐朝的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以及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都推动了曲辕犁的产。
④为什么耕犁此后一千多年都没有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形态决定生产工具,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经济形态,决定了生产工具的形式。
⑤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很大,如练塘、孟渎、仲夏堰等都能灌溉成千上万顷田地以至几个县。而且南方各地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这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这些都有利于曲辕犁在南方地区的推广。
⑥敦煌莫高窟的唐朝壁画中出现了曲辕犁,体现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已经传到西北地区。
【解读】庙号、谥号往往可以体现帝王生平事迹和地位。同时历史上获得正面谥号、庙号的帝王,也有利于对后世帝王的行为树立榜样,规范君主行为。年号不仅有纪年的功能,同时全国适用统一的年号,也有利于维护大一统。
讲义版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朝的建设
(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统一: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唐朝前期的统治
(1)贞观之治
①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②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
①措施: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②结果: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朝的民族关系
(1)与东突厥
概况 ①突厥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②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败东突厥,俘获其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结果 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682年,安置在北方的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一度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政权。744年,唐朝与漠北回纥、葛逻禄等联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国,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
(2)与西突厥
概况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结果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3)与回纥
概况 7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
结果 归附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政权瓦解,一部分与汉人融合,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发展为后来的维吾尔族
(4)与吐蕃
概况 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
影响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5)与靺鞨
①概况: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②影响:加强了对东北的统治。
(6)少数民族政权的作用: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②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2)概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
①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
②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右地区。
③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
(1)形成原因: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3.黄巢起义
(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概况:875年,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
(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4.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五代十国
①五代: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②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3)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时间:三国曹魏时期。
(2)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发展: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深挖点:九品中正制度并非一开始完全不看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评价:一方面,将评议人物的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深挖点:察举制发展到后期,注重门第,同时选官权被地方大族垄断,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是必然】。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背景:随着士族的没落【深挖点:隋唐时期虽然门阀士族趋于没落,门第观念对当时社会仍有重要影响,如唐初李世民重视修订《氏族志》,唐朝宰相中出身士族的人数远高于非士族出身的宰相人数】,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深挖点:九品中正制在隋朝和唐朝初期经历了多次废立,并最终被废除。体现了制度变革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深挖重难点】科举制产生的背景(适应封建经济发展和政治关系变化的需要)示意图
(2)发展历程
①创立: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②发展
唐太宗时期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期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期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深挖点:唐代科举主考官权力较大,主考官与被录取的士子,容易形成朋党政治】,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深挖点:科举制使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紧密结合,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化,同时科举考试也推动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的三省体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沿用并有所发展。
(2)运行机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②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这一设计,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不利于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4)发展: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深挖点:设立机构分割宰相权力、增加宰相人数、 提 拔低级官员参与机要,都是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方式】。
(5)政事堂
①设立: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②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6)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1.魏晋至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1)沿革及内容
魏晋时期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孝文帝改革 颁布均田令【深挖点:均田制使得大量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自耕农。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同时一部分自耕农逐渐壮大成为庶族地主,推动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为科举制的出现提供了阶级基础。另外,均田制也向官僚、地主、寺院分配土地】,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 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深挖点: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保证农时,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深挖重难点】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关系
数量庞大的自耕农是履行封建赋役(缴纳赋税和服徭役、兵役)的主体,自耕农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租庸调制的实行效果。均田制是经济制度基础,租庸调制是上层建筑。均田制实行的力度,直接关系到租庸调制的稳定程度。
2.唐朝后期:两税法
(1)背景及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深挖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深挖点:两者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及时间:解决财政困难,780年。
(3)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
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税收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唯以资产为宗,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局限性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有利于更多的底层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同时也影响了读书人的价值观念,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出现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解读:古今中外很多制度,在实行之初,利大于弊,但“行之久远”就容易僵化,不能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因此,对制度的出台、制度的变革要辩证看待。
解读:评价赋税制度变革时,既要看到新赋税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也要理解所处时代背景变动对调整赋税制度的必要性。
陆贽认为两税法的实施加重了百姓负担,有敛财的目的。这一观点虽然有合理性,但是以偏概全。陆贽虽然认识到了两税法对百姓的盘剥,但没有认识到两税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重赋》出自白居易的诗歌,写于两税法实施期间,对研究唐朝两税法的实施目的及效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需要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研究两税法时,还可以以增加两税法实施的背景、过程、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等方面的史料,应该全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史料角度看,除了时人的诗歌,还可以补充官修史书、档案与文书、人物传记、地方志、契约、账簿等文献资料,也可以补充实物史料等其他史料,做到多种史料互证。
讲义版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时间:三国曹魏时期。
(2)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发展: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评价:一方面,将评议人物的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背景: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①创立: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②发展
唐太宗时期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期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时期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的三省体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沿用并有所发展。
(2)运行机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②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4)发展: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5)政事堂
①设立: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②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6)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1.魏晋至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1)沿革及内容
魏晋时期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北魏孝文帝改革 颁布均田令,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唐初 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唐朝后期:两税法
(1)背景及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及时间:解决财政困难,780年。
(3)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
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税收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唯以资产为宗,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局限性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道、佛的融合
魏晋朝时期南北 东汉末兴起的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佛教在中国盛行【深挖点:佛教的盛行,冲击了儒学的地位,如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 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朝 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 教的理论
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深挖点:“虎溪三笑”典故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体现了三教并行的文化背景】,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深挖点:禅宗六祖惠能将禅宗融入中国文化,促进了佛教的生活化、通俗化】
2.反佛斗争
(1)原因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表现
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复兴运动
原因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代表人物 唐中期的韩愈【深挖点:韩愈强调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这也影响了韩愈文章的风格(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 ,开古文运动之滥觞。其中“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主张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
影响 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
(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深挖点:杜甫的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此外,诗仙、诗圣、诗佛等唐代诗人的称号,反映了儒释道思想对唐朝诗歌风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教材深挖点:唐诗】
①唐朝科举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注入真实的情感,科举影响着他们的诗风,丰富了读书人的生活,开阔其眼界,增长其见识,还提高、巩固了文人的地位。
②唐朝不同阶段的国力盛衰,也影响了唐诗的风格走向。
③唐朝诗歌对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有重要价值,“以诗证史”,如边塞诗有利于研究唐朝的边疆形势。
④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对传播历史知识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简单地作为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必须进行考辨。
2.书法
(1)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3.绘画
(1)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石窟艺术
(1)原因: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
(2)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深挖点:龙门石窟不只佛教,其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 音 乐、 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科技 【深挖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此外,王朝初年或国家强盛之际,往往重视和有能力支持科技文化的发展】
数学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农学 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深挖点: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体现了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特点,也说明了黄河中下游是当时的经济重心,发展程度较高。】,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地理学 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深挖点:大一统朝代往往都重视全国性地图的绘制,彰显大一统时代气象】,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建筑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深挖点:体现了印刷技术推动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的发展】
火药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深挖点:唐末藩镇割据局面,推动了火药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天文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学 孙思邈完成《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深挖点:唐高宗时期,伴随着国家统一、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西域和印度文化不断输入,使唐代的药品数目和种类不断增加,丰富了药物学的内容。而当时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已不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药物知识加以总结和整理,唐朝政府遂下令修撰新的本草著作】
中外文化交流
1.佛学交流和研讨
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 中日和中朝之间
表现 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②东晋法显到达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深挖点: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影响 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其他文化交流
(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两国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教材深挖点】隋唐文化的特点和繁荣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②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
③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中外交往频繁,文化上吸取了外来优秀成分。
⑤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教材重要图片解读:
解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解读:佛教“本土化”,不光是佛教教义,同时佛教雕塑也有“本土化”的特点。如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儒家思想,尤其是“礼”的影响。
解读:胡旋舞一方面体现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胡旋舞也引发了唐朝人对历史的思考,如在唐朝中后期,元稹和白居易都写过相关的诗,元稹《胡旋女》诗:“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白居易诗:“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解读:贾思勰这段话体现了在编写《齐民要术》时,受社会主流思想(重农抑商)的影响。
讲义版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道、佛的融合
魏晋朝时期南北 东汉末兴起的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 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朝 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 教的理论
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2.反佛斗争
(1)原因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表现
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复兴运动
原因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代表人物 唐中期的韩愈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主张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
影响 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
(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2.书法
(1)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3.绘画
(1)东晋:开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隋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石窟艺术
(1)原因: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
(2)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科技
数学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农学 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地理学 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建筑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印刷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火药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天文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学 孙思邈完成《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中外文化交流
1.佛学交流和研讨
中国与印度、中亚之间 中日和中朝之间
表现 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②东晋法显到达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①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影响 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其他文化交流
(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两国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