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小科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用到以下几个数据,其中换算正确的是( )
A.1.6米=1.6×1000=1600毫米
B.2.8小时=2.8×3600秒=10080秒
C.45千克=45千克×1000=45000克
D.2.2升=2.2升×1000毫升=2200毫升
2.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以及对应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测量结果偏小
B.用刻度尺测铁丝直径时铁丝未缠绕紧,测量结果偏小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移出水面后再读数,测量结果偏大
D.用绷直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测量结果偏大
3.下列做法不属于测量的是 ( )
A.用量杯测量药液体积 B.用步数丈量操场的长度
C.手背测量人体体温 D.用沙漏计量时间
4.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以评估学校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视力检查”这一过程相当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
5.生活中常需要对事物进行估测。下列是对一本科学课本的相关估测,贴近事实的是( )
A.质量约为1.8千克 B.宽度约为18厘米
C.封面面积约为100分米2 D.体积约为2.5米3
6.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C、36.8C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 )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测液体温度 D.测硬币直径
8.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确定
9.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测量塑料盒体积时的实验情景,据图分析可得,塑料盒体积为( )
A.1cm3 B.3cm3 C.6cm3 D.9cm3
10.下列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没有零刻度线的是( )
A.刻度尺B.量筒C.温度计D.托盘天平的游码刻度尺
11.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
B.乙图中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
C.丙图中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
D.丁图中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地上着火时,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12.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6℃,当冰熔化后,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那么,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它的示数为( )
A.92℃ B.94℃ C.96℃ D.98℃
13.科学来自生活实践,但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C.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D.在已积累的科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1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5.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
A.雨后彩虹B.“神舟十三号”上天C.流星划破夜空D.大雁南飞
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6.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 ;
(2)图2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 ;
(3)图3中量筒的读数为 ;
17.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2)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 。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 。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18.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 (填“准确”或“不准确”)。
19.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 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20.①瓶里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②瓶里装一半滴有红墨水的水,③瓶里装满水,④瓶里装一半水;给每个瓶都配一个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并将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所示,要制作液体温度计应选择 (选择序号)瓶。为了提高此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写出一项可行的改进措施: 。
21.在下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请用有关符号表示)及进行单位换算:
(1)乙同学的身高 154 。
(2)一位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标有
550 。
(3)0.65 米= 微米。
(4)75000 立方厘米= 立方米。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
22.食用菠萝前用食盐水浸泡是一种习惯做法,其目的是为了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某研究小组对于食盐水是否真能抑制菠萝蛋白酶活性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①取五只相同的试管,编号1~5,各加入5mL含菠萝蛋白酶的鲜榨菠萝汁;
②往编号1的试管中,添加5mL蒸馏水,其他试管中按下表要求分别添加5mL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放在相同温度的水中恒温水浴;
③20min后测定各试管中菠萝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注:酶的相对活性越大,酶的活性越强。)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分数(%) — 0.0005 0.005 0.05 0.5
酶的相对活性(%) 100 104.5 102.1 102.4 103.7
(1)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
(2)在实验过程中,设计水浴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也会影响 ,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在该实验所用的浓度范围内,氯化钠溶液对菠萝蛋白酶的活性具有 作用。
23.某兴趣小组学习了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于是对火焰温度产生了好奇,外焰、内焰和焰心温度相同吗?他们用酒精灯点燃的火焰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
(1)如图,他们用一根火柴分别放在外焰、内焰以及焰心并迅速取出,观察火柴变黑的程度发现放在外焰时火柴变黑最严重。根据以上现象可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的温度最高。
(2)双双同学认为这样得出结论不够严谨,于是向老师请教,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数据如下:
火焰层 外焰 内焰 焰心
温度/℃ 648 517 436
667 530 455
679 551 470
由此数据可得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的温度最低。该小组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 。
24.善于观察的丽丽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吗?苍蝇搓“脚”可能是清除“脚”上的脏东西。
(1)划线部分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步骤。于是 她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
设计实验:
①在A(瓶内无脏物)、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如乙图);
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两个玻璃瓶中 。
(2)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明显小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实验评价与交流:小亮认为丽丽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 。
25.小科在甩体温计时甩错了方向,将水银柱甩到了右边,如图所示。好奇的小科想,此时将体温计放入温度为多高的水中,左侧水银柱会伸长,为此小科进行了相关实验。
(1)由于体温计构造特殊,测量时示数 。(选填“只升不降”或“能升能降”)。
(2)小科猜想,若将右侧水银柱向左移至与左侧水银柱相连,此时示数为t,则当温度高于t时,左侧水银柱就会伸长。于是小科通过测量,发现右侧水银柱比中间空白处长0.8℃的刻度长度。则t= ℃。
(3)若要检验小科猜想,应将体温计放入哪个温度范围内的水中实验最合适_ 。
A.35℃~37.8℃ B.37.8℃~42℃ C.42℃~ 100℃
四、解答题(共3题;共28分)
26.小科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t/℃ 17 19 21 23 25 27
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2)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
(3)用此温度计 (填“能”或“不能”)测29℃及以上的温度。
(4)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5)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27.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 (填“甲”或“乙”)。另一同学的测量结果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3)甲同学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放入石块后,仰视读数
C.投入石块,有水滴飞溅出来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
(4)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一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
28.仔细观察下图,同学们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从中找出四条。
(1) ;
(2) ;
(3) ;
(4) 。
答案解析部分
1.B2.A3.C4.D5.B6.B7.D8.A9.C10.B11.D12.C13.B14.D15.B
16.(1)2.65cm(2)-2℃(3)50mL
17.(1)A(2)C(3)F(4)H
18.热胀冷缩;37.8;准确
19.2.50;12.35
20.①;换细玻璃管(或更换容积更大的瓶)
21.(1)cm(2)mL(3)6.5×105(4)0.075
22.(1)形成对照
(2)酶的活性
(3)促进
23.(1)外焰(2)焰心;避免偶然性
24.(1)作出假设;苍蝇搓脚次数
(2)取多只苍蝇,进行重复实验
25.(1)只升不降(2)37.8(3)B
26.(1)气体的热胀冷缩(2)玻璃泡(3)不能(4)降低(5)测量范围太小
27.(1)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2)甲;偏大(3)B;C(4)20 cm3
28.(1)用手拿着试管在给其加热
(2)在实验室吃东西
(3)在实验室睡觉
(4)烧杯中的药剂倒在了书上(用手直接拿正在加热的烧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