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学案(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09: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学案
课题 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章 2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重点】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过程: 、 、实验、 和表达、 等。2、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 的解释。未必与事实 ,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3、实验:是验证 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和 等方面。实施计划包括:实验、 、 及 等。4、变量:实验中 的因素。如: 、 、温度、 、 等。对照实验中,除 不同外,其它因素都应 。 (二)、科学探究实例1、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2、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取两条同样的蚯蚓,分别放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上,观察其运动速度。4.现象:蚯蚓在_________上爬的快。5.结论:蚯蚓在_________上爬的快。(三)、科学探究的注意事项1、基础: 、作出假设。 2、途径: 、实验、 。3、重要过程: 、判断。 4、态度: 。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探索生命的方法有很多,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可以从简单的操作入手。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科学探究应该怎样进行呢?
【合作探究】 1.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1)提出的问题: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________。 (3)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实验A:让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实验B: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数据平均爬行距离/cm玻璃板12薄木板302.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花生袋中分别取3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品种测量结果甲品种花生乙品种花生长轴长度(毫米)1214161822242628样品个数2420432052平均值15毫米24毫米(1)该小组在实验样品的选择上采取的是________的科学方法。 (2)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3)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________(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4)比较大、小分布范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说明长短性状受________控制。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6)若花生果实长轴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长粒(R)为显性,用纯种长粒与短粒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再将子一代之间交配,子二代有________种基因型,表现型为长轴的个体概率为________ %,表现型为短轴的个体概率为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湿度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湿度 B.温度 C.光 D.周围的环境2.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 (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级别孑孓数(只)光线细密铁丝网实验结果上浮数(只)死亡数(只)甲20光照竖放
乙20光照横放(不统计)
丙20黑暗竖放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3.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菌效果,设计如题21图所示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4.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  ) A.作出假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C.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作出假设→得出结论D.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获得结论5.“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所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分类法 D.实验法6.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分类法 D.调查法7.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修改假设 B.重新进行实验C.修改实验结果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8.欲收集校园各种花卉的花期,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实验法 ②文献法 ③调查法 ④观察法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标准造成的B.误差与错误同样不可避免C.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10.探究活动经常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而以个人形式进行的较少。把班级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的意义不包括(  ) A.分工合作的需求 B.节省资源的需求C.互补互助的需求 D.便于交流的需求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交流
2、可能 相符 猜想
3、假设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观察 调查 收集证据
4、变化 水 光 时间 体积 实验变量 相同
(二)2.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
3.玻璃板 硬纸板
4.硬纸板
5.硬纸板
(三)1.提出问题
2、观察 交流
3.分析
4.实事求是
合作探究:
1.【答案】(1)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3)玻璃板(4)粗糙物(5)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2.【答案】(1)抽样检测;(2)花生果实大小会发生变异吗?(3)不能;(4)基因;(5)遗传物质和环境;(6)Rr、三种、75%、25%。
课堂练习:
1、A 2、D 3、D 4、B 5、D 6、B 7、C 8、D 9、D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