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件(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课件(苏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09: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 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知导入
探索生命的方法有很多,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可以从简单的操作入手。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科学探究应该怎样进行呢?
新知讲解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科学探究包含的方面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实验、________和表达、交流。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1.科学探究的开始:________。
提出问题
新知讲解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______的解释。
可能
新知讲解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实验
实验是验证_____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_____计划、_____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______外,其他因素都________。
假设
制订
实施
不同
相同
新知讲解
关于对照实验
1、对照实验的概念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相同
2、实验变量
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_____变量,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
一个
3、实验变量的设计
实验变量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______和作出的______,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问题
假设
新知讲解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课堂练习
【解析】科学探究的步骤一般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做的是( )
A. 提出假设
B. 提出问题
C. 设计实验
D. 表达和交流
B
新知讲解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
1.相关知识:蚯蚓生活在________、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________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_____。蚯蚓主要依靠肌肉和_____运动。蚯蚓体表的_____也有助于蚯蚓的爬行。
潮湿
体节
刚毛
黏液
刚毛
新知讲解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
2.探究指导:
(1)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蚯蚓在________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________。
(4)得出结论:分析________,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 活动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硬纸板
实验数据
证据
新知讲解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
探究实验相关: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2.选择糙面硬纸板与光滑玻璃板作为变量,其他变量相同。挑取盆里两条大小粗细差不多、比较健壮的蚯蚓,将它们分别放在糙面硬纸板和光滑玻璃板上。
3.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新知讲解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
探究实验相关:
4.比较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慢:取两条大小粗细差不多、比较健壮的蚯蚓,把它们分别放在糙面硬纸板和光滑玻璃板上,分别测量记录它们在一定时间内爬过的距离。
5.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板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慢。因此蚯蚓在粗糙纸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
课堂练习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
①实施计划 ②表达和交流 ③制订计划
④提出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作出假设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⑤⑥③②①④
D. ④⑥③①⑤②
D
课堂总结
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究过程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
提出问题
实验
对照实验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对照组
实验组
课堂练习
1.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除所研究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B. 除所研究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同
C. 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D. 所有的条件都不同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大雁何时南飞
B.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 哪种月季漂亮
D.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C
A
课堂练习
3.某学习小组准备对蚂蚁的生活习性进行探究,他们根据收集的信息预测“蚂蚁喜欢甜食”,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步骤中的(  )
A. 收集信息
B. 提出问题
C. 作出假设
D. 得出结论
4.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张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A. 作出假设
B. 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C. 发现并提出问题
D.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C
C
课堂练习
5.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观察蚂蚁时,看到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往前爬,有同学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该同学的说法属于探究活动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得出结论 D. 表达与交流
6.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有关三人真实体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 三人中至少有两人的体温是39.5℃
B
B
课堂练习
7.三次测量某同学的胸围差得出的数据是:第一次10厘米,第二次9厘米,第三次11厘米,则该同学的胸围差值是( )
A. 10厘米
B. 9厘米
C. 11厘米
D. 30厘米
8.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
A. 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B. 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 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D. 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A
A
课堂练习
9.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的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应该( )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
B. 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10.科学探究式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 )
A. 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B. 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
C. 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
D. 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C
B
作业布置
自我评价:
1.题
2.题
3.题
思维拓展
菊花一般在秋天开放。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讨论影响着菊花开放的生态因素时,其中一些同学认为菊花的开放是受温度影响的。请你就此问题设计实验,探究菊花开放与温度的关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