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阶段达标卷(二)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阶段达标卷(二)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5 21:4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阶段达标卷(二)
1. 裙带菜生长在海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在一些国家被称为“海中的蔬菜”。裙带菜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种子植物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描写了“陋室”环境的恬静、雅致。“苔”主要指苔藓植物。下列对苔藓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仅有叶的分化
B. 茎的结构简单,但已出现输导组织
C. 叶中有叶脉
D. 用孢子繁殖后代
A
D
4. 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
B. 苔藓植物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堆积形成了煤
D. 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上长出的绿膜是蕨类植物
3. 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中;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中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与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同一类群( )
A. 紫菜 B. 葫芦藓 C. 肾蕨 D. 银杏
C
D
5. 下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
B. 豆芽可食用的部分主要由③发育而来
C. 与大豆种子的结构相比,玉米种子中没有④
D. ⑤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的幼体
6.“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松和柏都属于裸子植物,主要依据是( )
A.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 受精作用不需要水
C.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C
7. 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四川凉山州发现已被评估为“野外灭绝”的枯鲁杜鹃。该植物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淡粉色,果实较小。由此判断枯鲁杜鹃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
D
8. 2022年中秋节,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三位航天员品尝了由航天员蔡旭哲亲手种植的生菜。下列不是生菜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的是( )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适宜的温度 D. 充足的光照
D
10. 播种玉米时应该选用( )
A. 胚被虫子蛀坏而胚乳肥厚的种子
B. 个头小的种子
C. 粒大饱满、完好的种子
D. 以上说法都对
C
11. 根尖某部分的细胞较小,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部分是根尖的( )
A. 成熟区 B. 伸长区 C. 分生区 D. 根冠
C
9. 黄豆种子萌发时,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A. 胚芽 B. 胚轴 C. 胚根 D. 子叶
A
12. 下图是叶芽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
B. 图中的芽轴发育成植物的茎
C. 图中的幼叶发育成叶
D. 叶芽可以发育成枝条
A
13. 若要探究镁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
A. 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 观察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
C. 分析影响根吸收镁元素的环境条件
D. 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D
14. 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①和②组成雌蕊
B. 花粉落到④上的过程是传粉
C. ③将来发育成植物的种子
D. ⑥受精后会发育成胚乳
15. 星期六的早上,乐乐第一次跟妈妈一起去摘豌豆,他好奇地把摘下的豆荚剥开,发现豆荚里面有多粒种子(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没有胚乳
B. 乙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C. 豌豆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
D. 豌豆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B
C
16.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根 B. 茎 C. 叶 D. 花
C
17. 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小室内,在黑暗中用极细的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需氧细菌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证明( )
A. 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
B. 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
C. 绿光下光合作用速率最快
D. 不同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D
18.“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话题。保护植被就是保护自己,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
A.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 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C.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A
19. 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水和有机物 D. 氧气和无机盐
A
20. 下列所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植物的结实率
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 给庄稼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 把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
C
21.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使瓶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B. 将甲、乙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乙变蓝
C. 该实验能验证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该实验能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2. 下列装置中,能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
A. B. C. D.
D
A
23. 在生长着较多藻类植物的池塘里,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以后,鱼便停止了浮头。其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较强 B. 水中缺氧
C. 缺乏饵料 D. 水温过低
24. 下列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 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C. 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 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B
A
25. 下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加盖并放到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 )
A. 分解有机物
B. 消耗氧气
C. 释放能量
D. 消耗二氧化碳
26. 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等,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温室内的温度尽量保持恒定
B.合理密植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弥补冬季光照的不足
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
A
27. 习近平总书记谈生态文明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下列对森林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B.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只能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C.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28. 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其中哪项表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D
D
29. 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的原因不包括( )
A. 植树造林 B. 乱砍滥伐
C. 世界人口增多 D.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30. 我国是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土地沙漠化造成的城市沙尘暴日益频繁。下列行为中,不会造成沙尘暴的是( )
A. 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
B. 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C. 城市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
D.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大海
A
D
31.(5分)蚕豆是云南某地的常见农作物,某同学在探究蚕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60粒饱满的蚕豆种子,分成四等份,在四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A、B、C、D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内底部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的放上15粒蚕豆种子,处理方式与放置环境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A B C D
处理方式 不洒水,拧紧瓶盖 倒入较多清水,使种子淹没,然后拧紧瓶盖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置环境 25 ℃ 25 ℃ 0 ℃ 25 ℃
实验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B、D瓶可作为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说明了蚕豆种子萌发需要 。
(2)本实验可形成 组对照实验,其中A瓶与D瓶的实验结果说明 是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3)该同学发现D瓶中有2粒蚕豆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空气
充足的空气
3
一定的水分
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32.(5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们俗称的玉米种子,其实是其种皮与果皮愈合形成的籽粒。下图为玉米种子结构、萌发和生长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示例:[C]胚芽:
(1)向玉米籽粒的切面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 ,种子萌发过程中其内的有机物逐渐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
(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 (填字母)组成。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为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对玉米进行 。
A
胚乳
减少
人工辅助授粉
E
胚根
B、C、D、E
33.(5分)小红发现家里种植的玉米幼苗出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的现象,她想起在生物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种庄稼要施肥,养花种草也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于是,小红和其他几个同学组成了生物学课外实践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土壤中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下表是他们进行实验的相关记录:
组别 玉米幼苗(株) 添加的溶液 溶液的量(毫升) 预测实验现象
A 10 蒸馏水 1 000 ?
B 10 土壤浸出液 1 000 ?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实验中的每组玉米幼苗为10株而不是1株的目的是

(3)请你预测实验现象:若 ,则说明土壤中的无机盐有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小红家里种植的玉米幼苗最可能缺少含 的无机盐。
(5)“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为了保护环境,对农作物施肥应少施化肥,多施 。
作对照
避免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B组玉米幼苗比A组玉米幼苗长势好

有机肥或农家肥
34.(5分)呈贡宝珠梨是云南众多梨果中的佼佼者,下图为宝珠梨的果实和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示例:[③]叶脉):
(1)宝珠梨根系吸收的水分,经 (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叶片各处,最终通过叶表皮上的[ ] 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
(2)宝珠梨叶片中的[ ] 细胞内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宝珠梨种植期内全年要翻犁1~2次,以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的 作用正常进行。
(4)为提高移栽成活率,请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措施 .
。(答出一点即可)
导管

气孔

叶肉
呼吸
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修剪枝叶;阴天移栽(合理即可)
35.(5分)在光照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叶肉细胞内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下图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气体为 ,是叶绿体中进行 作用的原料之一,该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 作用,图中②代表的气体是 。
二氧化碳
光合
碳-氧
呼吸
氧气
36.(5分)为验证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三株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后,设置如下甲、乙、丙三组装置;
步骤二:打开空气泵,持续向三组装置中通入10分钟气体后再放入天竺葵,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步骤三:几小时后,从三组装置中各摘取1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步骤四: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注:10%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稀盐酸遇到石灰石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步骤一中,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2)步骤三中,用酒精对叶片进行处理,使叶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
(3)步骤四中,滴加碘液是为了验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
(4)实验结果显示,乙组叶片不变蓝,甲、丙组叶片变蓝,且 组叶片蓝色最深,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和耗尽
叶绿素
淀粉

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