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副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词赏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比阅读,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曲小令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白描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它
它出色地运用了白描的写法
它将景与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它仅仅28字,却被称为“秋思之祖”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令——《天净沙·秋思》。
二、资料链接
1.元曲
《天净沙·秋思》属于元曲中的小令,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元曲、小令的知识。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分为杂剧和散曲这两类。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小令属于元曲中的散曲。
2.元散曲的标题
元代散曲的的标题通常有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水仙子》是曲牌名,它与一首作品的内容无关,它只是一种固定的声律格式,有字数、句数的限制,诗人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曲牌名填词即可。
比如,作者如果选取了《天净沙》这个曲牌名进行创作,它就只能写5句话,并且每句的字数分别是六、六、六、四、六。以此类推,《水仙子》《山坡羊》等这些曲牌名都有属于它特定的声律格式,有严格的字数、句数的要求。
元散曲的另一个部分《秋思》《潼关怀古》《咏江南》才与一首组品的内容有关。
3.作者
《天净沙·秋思》的创作者——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之一,他的散曲数量多达130首,被称为“曲状元”。年轻时的马致远热衷仕途,但一生都未实现他的抱负。他的生命中至少有20年都过着浪迹天涯,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漂泊而穷困潦倒,郁郁寡欢。在马致远晚年漂泊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从此赋予了秋天另外一个内涵。
三、入景入情
【主问题1】同学们,这首小令全文并无一“秋”字,马致远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的秋天?
——萧瑟之秋。藤,指树上的藤条。枯藤,指干枯的藤条,“枯”字让人有种形如枯槁之感,所以我认为是萧条之秋。
——苍凉之秋,老树,苍老的树,蕴含着衰颓沧桑之感。
——孤寂之秋,昏鸦,黄昏时即将归巢的乌鸦,秋色黯淡之时,乌鸦栖身于枯藤老树之上,犹如作者的处境,乌鸦还有枯藤老树可以依靠,作者却孤苦无依。
——凛冽之秋,我注意到“西风”一词,它给人一种凛冽之感,一种寒意油然而生。
【师】非常好,西风这个意象在古代诗词中起源很早,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它凄凉之情。
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追问】大家在品评这首作品的写景时,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冷色调的词来概括秋景的特点,其实在这首小令中,也有一抹温馨的点缀。是哪一句呢?
——小桥流水人家
【追问】为什么要勾勒这样一副画面呢?
——这幅温馨宁静的画面,与前一副萧瑟、荒凉之景在情感、色彩上都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通过对比,更是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形单影只、长途劳顿、身心俱疲的形象。
刚才我们品析的是这曲小令中秋景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品一品情感:
【主问题2】无一“思”字,马致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文末有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天涯”一词体现了他因长久漂泊在外而无法归乡而产生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断肠人”指极度悲痛的人,也显示出他对家乡的思念程度。
说得很好,游子漂泊在外,怎么可能不思乡。但不仅仅如此。
思:心情,思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夕阳西下”不仅暗示夜幕降临,也暗含着作者人生失意,仕途无望的无奈和感伤。
——还有一种无助,“瘦马”,指瘦小的马,侧面写出了当时人马消瘦,物资耗尽的窘迫。
——“古道”一词,指破旧的道路,破旧的道路应该没有人,所以还表达了游子行走在荒途中的孤单疲惫之感。
【小结】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回乡无望的感伤。整首曲在情感上蓄势待发、逐层递进,最终达到了情景合一的效果。
也许,正是这些复杂丰盈的情感,才为这首小令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再次齐读)
【小结】
历代文人写“秋思”的作品不胜枚举,面对百般秋景,总是让人文思泉涌。
马致远并不是第一个创作该题材的诗人。但他创作的仅仅28个字的作品《天净沙秋思》,却被誉为“秋思之祖”。
秋思之祖”,“万中无一之作。 ——周德清《中原音韵》
《天净沙》小令,纯属天籁。 ——王国维《人间词话》
在这首小令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每种景物又各有其特点,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桥是小的,马是瘦的,这些景物,看似独立,实则有着紧密的联系。
枯藤老树昏鸦的沧桑,古道西风瘦马的困顿,夕阳西下的寞落,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都是诗人断肠情感不同侧面的展现和回旋。
整首小令通过凝练自然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描绘出一副暮秋黄昏羁旅的图。在情感表达上,由悲秋升华为悲人生之迟暮,悲人生之困顿,悲远故土之孤独。
全曲无一秋字,却句句是秋意,那是季节之秋,那是马致远哀叹自己的境遇之秋,人生之秋。
全曲无一思字,却句句饱含诗人的无限思绪。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关于这首小令,我们暂时就学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意犹未尽,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进行对比品读。
白朴与马致远均为“元曲四大家”,他们诗歌的意象有很多共同之处。在描写秋景时,这两首小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期待着你们的答案。
——《天净沙 秋》写秋景,作者先用了“孤村”“落日”等六个描写景物的词表达出来,紧接着,用“飞鸿”一句把静寂的景物和活动的飞鸿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句,呈现出美丽的秋景,使人更觉得可爱,此情为淡喜。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意蕴深远,格调深沉,一句“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秋之寂寥,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愁之气扑面袭来,此情为浓悲。
两首小令一淡喜,一浓悲,一则“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则“自古逢秋悲寂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进一步了解马致远极其作品,我给大家推荐以下著作,《西风瘦马,马致远转》杂剧《汉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