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金色花》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金色花》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5 19: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猜猜我有多爱你》
金色花
整体感知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我会在妈妈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想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朗读,找一找:变成金色花后,“我”做了什么?想了什么?
寻找“我”
躲在一边
沐浴后,走到小庭院
散发香气
读《罗摩衍那》
到牛棚
投下影子
回到妈妈身边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妈妈,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仅仅是为了“好玩”吗?
朗读体悟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想象“我”和妈妈当时的神态、语气,
对以上对话进行朗读设计(重音、语速、感情……)。
惊喜!
嗔怪
调皮、撒娇
朗读体悟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变换语序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变换标点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删去称呼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惊喜!
嗔怪
调皮、撒娇
担忧、疼爱
亲昵
课堂质疑
读完课文,你还有怎样的疑问?
小组讨论,选取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用笔记录下来。
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了解背景
材料一:
泰戈尔是印度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无处不在。
他们一日一浴,因为他们相信恒河水是神圣的银河水经过大神的头颅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终与神明相融。《罗摩衍那》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史诗,他们相信死前念诵“罗摩”的名字就能让身体解脱。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见,因为他们认为牛是大神的坐骑,被称为“圣牛”,他们将牛当作神明的化身来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圣树所开之花,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色彩。
金色花
母亲
母子亲情
孩子(“我”)
美丽圣洁的金色花,
如同天真纯洁的孩子,温柔虔诚的母亲,
象征着家庭之爱及孩子的美好天性。
了解背景
材料一:
泰戈尔是印度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无处不在。
他们一日一浴,因为他们相信恒河水是神圣的银河水经过大神的头颅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终与神明相融。《罗摩衍那》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史诗,他们相信死前念诵“罗摩”的名字就能让身体解脱。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见,因为他们认为牛是大神的坐骑,被称为“圣牛”,他们将牛当作神明的化身来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圣树所开之花,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色彩。
材料二:
印度的宗教文化相信“梵我合一”。(“梵”在印度代表神,但并不特指某个神,而是包括了创造之神、毁灭之神、保护之神在内的“众神”,代表着“多神”的意义。)
这种“梵我合一”的观念,在泰戈尔那里,进一步发展为“泛神论”的哲学思想:“神”并非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神”其实就存在于“万物”之中。“金色花”既指圣树所开的花,也指变成金色花的“我”,因而兼具神性和人性,它散发芳香,播撒圣洁的爱。“神明无处不在,爱无处不在”,因此泰戈尔思想中又具有“博爱”的情怀。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作品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 1913 年诺贝尔文学奖。
走近作者
1861 年,泰戈尔诞生。
1875 年,母亲沙罗达去世。
1884年,一直照顾泰戈尔的五嫂自杀,诗人承受了巨大哀伤。
1902 年,妻子病逝,写哀悼诗。
1903年,《新月集》出版。
他的一生有过巨大的不幸,但他摒除了个人的悲痛和不幸,歌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
拓展仿写
本文的想象笔法是一大特色,请同学们试着模仿,以“妈妈,我想变成__________,当你___________的时候,我__________”的句式写一句话。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如忧国、思乡、离愁等)和幻想,给读者以美和想象;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文体介绍
《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反映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圣洁。
课堂小结
形象探究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我的目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泰戈尔《母亲》
思考:这首诗中的母亲的形象和《金色花》中的母亲的形象有何共同之处?
The Champa Flower
瞻波伽;占婆
“金色花”;黄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