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林为民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
人物档案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人物档案
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77 年,刘广和、邸彩霄、林为民、刘红等同志集体采写了卖糖“一抓准”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的事迹。他们采访了无数次,研究了无数次,最终挖掘出了“一团火”精神这一体现时代要求的鲜明主题,一扫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阴霾,呼吁像火一样温暖人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张秉贵也成为我国商业、服务业学习的楷模。
了解背景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观点。
2.掌握文章行文线索,体悟细节描写的魅力。
3.体会张秉贵的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中表现出的情感美。
4.学习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的不平凡的优秀品质和他的奉献精神。
层次结构
(1-14段):张秉贵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15-18段):张秉贵思想认识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19-20段):张秉贵精神品格的影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团火”精神是对张秉贵服务精神的生动概括。作为售货员的张秉贵认为,售货员就要胸中有一团火,有温暖顾客的心,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用自己胸中的“一团火”,温暖了广大顾客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题目正是对这一坚定信念的最生动形象的概括。
教学过程
题目解说
活动一
人物事迹,阅读铺垫
11岁
17岁
36岁
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跟顾客红过脸,吵过嘴。“一抓准,一口清”的技艺。
关于张秉贵
关于张秉贵
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部分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招待抱孩子的顾客,体现出的是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第二件事写张秉贵提前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则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对待不讲道理的顾客,则更进一步体现出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写张秉贵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工作,体现出的是他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这四件事所体现的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张秉贵,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画线部分的作用。
(1)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
先拿一块糖给孩子,孩子止住了哭声;之后用小纸袋装好几块,塞给孩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贵的认真负责。
(2)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
照顾赶火车的顾客,也没有冷落其他顾客。先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是在征得前面顾客同意的前提下才进行的。这一细节体现出张秉贵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体贴周到的。
(3)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
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的公而忘私,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与执着。
文章的第15段和16段,记叙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几段经历,作者写这些事情的意图是什么?如果删除这两段对文章有何影响?
这两段对比了张秉贵解放前后的不同经历,解释了张秉贵热爱本职工作并取得非凡成绩的内在动力:新中国让他一个劳动者翻了身,并受到了尊重。如果删除这两段,不仅无法解释张秉贵出色工作的原因,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而且也不能揭示文章的深层主题--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赞美。
他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一下\"一团火\"的含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
如何理解张秉贵说的话:一个人哪能事事如意?不过,我们售货员一进柜台,就要像解放军的战士进入战斗岗位那样,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全神贯注地去为人民服务。
采用类比的修辞方法,非常形象地说明在岗位上应该精神抖擞,始终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售货员,全神贯注地为人民服务。后文也讲到当自己的女儿有病时,送进医院,也不忘记上班,而且做到了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
“为人民服务”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语汇贯穿全篇,一唱三叹,呼应回环,除去有一次是党支部书记找张秉贵谈心时提到这五个字,其他所有的“为人民服务”均出自张秉贵自己的话语和内心活动。请说明这五个字对表现张秉贵的作用。
张秉贵所从事的劳动的性质,正是以顾客(人民)为对象的服务性工作,这五个字道出了张秉贵心中所想、口中所言和行动所做,它与“全心全意”“热情似火”“温暖”“无私奉献”等语汇交织在一起,塑造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形象。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选取了张秉贵同志的哪些素材来表现他的“一团火”精神的?
新闻先通过柜台三件小事写出了张秉贵同志热心为民的服务态度;然后回顾了他辛酸的童年经历和在旧社会的遭遇,点出他热心态度的原因;再通过顾客对张秉贵的温暖回馈,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继而激励他更热情诚挚地为人民服务;最后用读者对张秉贵精神的赞美和传扬表现出“一团火”精神在延续。文章选材角度多样,但都是紧紧围绕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来选材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
体贴入微,热情
受尽压迫和凌辱
“火”
表现
原因
反响: 赢得了⑦____ ________
广大顾 客
各地群众
刻苦钻研商品知识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经历
解放前
解放后
翻身谢党恩
一件事让他触动
一件事让他受到教育
①________________
不因私事让顾客不顺心
对抱孩子的顾客
对赶火车的顾客
对气呼呼的顾客
……
③___________________
受国民党兵痞欺负
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
学习糖果的营养知识
了解人们吃糖的习惯与各种糖果的味道
爱戴和尊敬
张秉贵是全文的主体人物,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业务水平高。他动作迅速,有着“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②服务热情周到。看到带孩子的顾客,他会帮着哄孩子;看到着急赶车的顾客,他会为其开“绿灯”,还不忘征求周围顾客的意见。
③耐心细致,为他人着想。有顾客心情不好,他会耐心询问,还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开导。
④爱岗敬业。他从早到晚每一分钟都全力以赴,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6部“机器”同时开动;下班后,有时却连上楼都要扶着墙。
⑤受人尊敬和爱戴。人们赞扬他,给他搬凳子,学生给他写信,青年农民为他写诗。
本文通过叙写“劳模”张秉贵的日常工作,赞美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高度赞扬了张秉贵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文章特点总结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构上的特点: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下列对《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秉贵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与服务方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
作,做到精益求精,满足了每一位顾客的要求,他创造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B.本文通过叙写“劳模”张秉贵的日常工作,赞美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
团火”的服务精神。
C.“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
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
句话表现了张秉贵热情服务、真诚奉献的一团火精神。
D.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一般来说,人物通讯是指以反映新闻人物为对象的通讯,
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
一种通讯形式,这里的新闻人物只能是一个人。
√
写作特点
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结构上的特点: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
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