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 沁园春·雪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沁园春( ) 莽莽( ) 妖娆( )
稍逊( ) 风骚( ) 滔滔( )
折腰( ) 分外( )
一代天骄( ) 红装素裹( )
qìn
mǎnɡ
ráo
xùn
sāo
tāo
zhé
fèn
预习测评
jiāo
ɡuǒ
辨析多音字与形似字
( )折腰
( )折腾
zhé
zhē
( )数星星
( )数见不鲜
shǔ
shuò
妖ráo( )
不屈不náo( )
jiāo( )傲
jiǎo( )正
娆
挠
骄
矫
( )折本
shé
( )数字
shù
jiǎo( )幸
侥
jiāo( )美
娇
1.这首词主要写了北方雪的什么特点?
壮丽、雄浑、广阔。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找出其中的过渡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词的上阕 ,下阕 。(表达
方式)
写景
议论、抒情
课文解读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有感情地齐读词的上阕
1.请找出上阕中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
点明所写的地域,总领上阕。
思考解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互文,写出中国北方广阔大地极其寒冷的特点,突出意境的开阔、气势的宏大。“冰封”“雪飘”静动相衬。
2.诗人接下来对雪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主要是由哪个字领起的呢?它统领了哪些内容?
望
统领的内容包括: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山”与“原”都是静态之物,为什么要写其“舞”、“驰”?
以“舞”字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跃动。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极为传神地将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4.分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写法上与上文的不同。
这三句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情景,“分外”二字透露出作者对雪后美丽风光的赞美与热爱。
静景
5.上阕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
千里冰封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动景
作者描写北方雪景,视野开阔,画面雄丽,气势宏大,气魄豪迈。目的是借景抒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抒发为祖国而奋斗的豪情壮志。
上 阕 小 结
有感情地齐读词的下阕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6.“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前一句承上,总括上阕的写景,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后一句启下,引出下阕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评论,抒发作者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
7.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诗人是如何评论他们?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成吉思汗(铁木真)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8.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三句为词眼,是本词的主旨所在。作者用“往昔”与“今朝”对比,用过去的“英雄”与当今的“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的风流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定能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的伟大业绩。
本词旨在赞颂无产阶级英雄,抒发词人的远大抱负,为什么还要描写壮丽雪景、评点历代帝王呢?
(1)描写壮丽雪景是后文抒情议论的基础。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景物的壮美,抒发对其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的壮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能很自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
(2)评点历代帝王,是为衬托当代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词人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加以委婉的批判,从而肯定了今天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同时,这种批判也是词人开创未来的一种自信、自励和抱负。因此,评点历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当代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抱负和气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旨内容。
这首词通过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整体感知
沁园春·雪
上阕
咏雪
下阕
抒怀
总写雪景:意境壮阔
具体实景:动静结合
想象虚景:艳丽多姿
古今英雄论
(寓情于议)
评古:短于文治
颂今:风流人物
结构梳理
歌颂当代英雄
热爱祖国山河
北国雪景图
(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