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3 数以万计的河流 审核教师
授课时间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课 时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中指出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了解其名称并能归纳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通过读“中国主要河流平均流量与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图,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等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主要河流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可以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关于河流开发利用、治理的实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这是最自信的,也是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环节,要多表现哦!)1、阅读图2.15“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完成以下内容:(1)找出并描画黑龙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这些河流最终注入海洋叫做 河,所在区域为 区。该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2)找出塔里木河,像这种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 河,所在区域为 区。(3)我国河流分布的特点是:东南部河流多而长,西北部河流少而短。(4)试分析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南部多外流河?(5)找出主要的湖泊二、【合作探究】(这是最给力,也是最容易形成能力的环节,要开动脑筋哦!)探究问题:(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补给形式外流区北方黄河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方长江分界线内流区塔里木河(2)假如影响我国降水的雨带长时间停留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我国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会有哪些变化?
课堂小结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概况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课后作业布置 导学第一课时基础自测、巩固训练
教后反思 让学生在地图上描绘出我国主要河流,加深学生对河流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对河流空间分布的感性认识。
课 题 2.3 数以万计的河流 审核教师
授课时间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课 时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黄河的基本概况和各段的水文特征。2、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等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长江、黄河的概况,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长江、黄河的概况,水文特征。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可以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关于河流开发利用、治理的实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这是最自信的,也是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环节,要多表现哦!)1、阅读课本P46-47,图2.17“长江水系”,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1)长江发源于 ,自西向东入 海。干流流经 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形是 、 、 、 长江北岸的支流 ;南岸的支流 。(2)长江上中下游的界线,各段的水文特征。上中游划分的城市 ,中下游划分的城市 上游 ;中游 ;下游 (3)长江全长 ,流域面积 ,年径流量约 ,是我国 最长, 最广, 最大的河流。2、阅读课本P51,图2.21“黄河水系”,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1)黄河发源于 ,自西向东入 海。干流流经 9个省、自治区。流经的地形区是 、 、 、 黄河第一大支流 ,第二大支流 (2)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各段的水文特征。上中游划分的城市 ,中下游划分的城市 上游 ;中游 ;下游 (3)黄河全长 ,呈巨大的 形,是我国第 长河。
课堂小结 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概况比较
课后作业布置 导学第二课时基础自测、巩固训练
教后反思 把长江和黄河的概况放在一节课中进行,目的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当然课内内容量较大,不过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是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
课 题 2.3 数以万计的河流 审核教师
授课时间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课 时 第三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2、了解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内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教学重点 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洪涝灾害的形成。
教学难点 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洪涝灾害的形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可以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关于河流开发利用、治理的实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自主学习、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这是最自信的,也是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环节,要多表现哦!)1、阅读课本P48内容,图2.18“长江干流总剖图”,完成:(1)从图可以看出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在 阶梯交界处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 ,其中可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到全国的 ,主要的水利工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 宜宾以上河段水能最为丰富,为什么大型水电站却较少?2、阅读课本P49、图2.20“长江航线”,完成:长江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的美誉,表现在:长江有大小支流3600多条,通航河道700多条,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 ;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 ;而且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 宜宾 以下四季可以通航。二、合作探究长江是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呢?(洪涝灾害)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阅读P50材料,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说说导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1、自然原因:夏季降水 ,汛期 ,水量大。有三大洪水来源: 。2、社会原因: 。解决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长江的开发和利用
课后作业布置 导学第三课时基础自测、巩固训练
教后反思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长河,了解它的价值是必须的,但认识到它的危害并治理也是必须的。
课 题 2.3 数以万计的河流 审核教师
授课时间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课 时 第四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整理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黄河不同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黄河不同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可以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关于河流开发利用、治理的实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这是最自信的,也是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环节,要多表现哦!)1、读P52的课本及图2.22说说黄河的主要贡献:(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源头(2)提供丰富的________资源(原因: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地处我国 ____________的交界处,河流落差_______。)找出黄河上的主要水利枢纽并标注。(3)利用黄河水的灌溉,使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成为“______________”。(图中标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4)塑造华北平原(4)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忧患、如何形成、应对措施读课本54、55页,完成:(1)上游:①荒漠化问题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措施: ②凌汛产生的河段主要在_______和______省境内。这些河段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措施: (2)中游:水土流失问题找出中游主要的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措施: (3)下游:读开封“地上河”示意图:①“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黄河进入下游 平原地区,河道变 ,坡度变 ,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②“地上河”造成的隐患是什么?应对措施: 由此可见治理黄河的关键在 ,根本在于加强 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课堂小结 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
课后作业布置 导学第四课时基础自测、巩固训练
教后反思 黄河的治理任务艰巨,本节课主要从这一方面来告诉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