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3、2 有限的耕地资源 审核教师
授课时间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课 时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1、各类土地资源如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特点。 2、“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可以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关于河流开发利用、治理的实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这是最自信的,也是最能证明自己能力的环节,要多表现哦!)1、读P62第一段的课本内容,完成下列填空:我国土地资源按利用状况分为农业用地( 、 、 、 );建设用地( 、 、 )和未利用地三大类型。2、我国的耕地分布在 ;林地主要分布在 ;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用地分布 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1、分析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读课本P62—63,完成:(1)土地资源总量 ,人均量 ;(2)土地资源类型 ,区域 显著;(3)难开发利用的土地 ,耕地后备资源 。2、读图3.2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1)请连线高原 山地 耕地 季风区 半干旱、干旱区平原 林地 丘陵 草地 非季风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2)我国水田和旱田的分布大致以 一线为界,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接近。(3)目前我国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 、 、 、 、 、 、 、 等方面。(4)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把“ ,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课堂小结 一、土地资源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三、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课后作业布置 导学基础自测、巩固训练
教后反思 1、要找准切入。以点带面,应选择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密切、真实有效、现实而熟悉的事物,如土地资源与人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民以食为天,本节课如果用“吃”做为切入点,并做为本节课的线索,贯穿教学始终,因为对于吃来说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熟悉的。而且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土地的策略都与人们为了吃而进行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2、教学中对学生预想不到位,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详略处理的不是很好,由于平时面对面的小学生,形成了教学定势,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所以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不能放开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体验,讲的太多、太细,以致于因时间紧,该展开的没有展开。3、本节课虽然选择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利用所选择的材料利用的有效性还是欠缺。如,我国18亿亩的耕地由于利用不合理,正在以几何的比例下降到什么程度,让学生针对这一资料展开学习活动,深刻认识到如何进行土地资源的保护,解决利用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利用,实现知识由预设到生成的目的,选择的材料不一定多,但一定要精,每一项选择都要从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分析,加工和创造性理解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还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各个小组讨论,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动脑创新,这样的互动才会更有实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知识积累和业务能力的自修,以学生为主,力求让学生在经历每节课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感悟,都有不同的收获,都有不同的提高,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教学活动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亲近又维护了课堂的严肃性,从而使师生互动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同时教师又有效地监控课堂教学秩序。真正做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