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2 21:26:55

文档简介

第9课 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及其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2、记住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
3、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预 习】
一、对内改革(教师讲授)
最先改革的地区:
1、农村改革: 实行的政策:
作用: ①:
②:
改革重点:
2、城市改革 ①
改革内容: ②

二、对外开放(阅读课文第二子目,做好标记)
1、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几个(结合P44图)?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指的是哪个特区?(写在学案上)
2、经济特区“特”在哪里?(标出页数)
3、现在,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结合P44图回答)?(标出页数)
【精习】
知识梳理:
改革开放的先声:关于________________标准问题的讨论。
改革开放的决策:在 __________________会议上提出。
                          目的:P
                          最先改革的地区:

                     农村   政策:
革                         
                          作用:P    1、2、3、
开 对内改革
                     城市  重点:
放 改革开放的实施
                         内容:P
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
                             
对外开放     _____、_____、____
                     
                      对外开放格局:P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目标:
1、说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2、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3、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记住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开国大典(仔细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做好标记并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标出页数)
2、结合课文关于开国大典的四幅图片,讲述开国大典的盛况(提示:结合课文、图片,展开想象,从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话语庆典议程等要素来描述)
3、议一议: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此你如何理解?
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出页数)
二、西藏和平解放(教师讲授)
1、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
2、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及意义
知识梳理:
为筹建新中国召开的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标志:______________
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运用:
材料分析: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1)材料出自哪里?是什么会议决定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
学习目标:
1、知道“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3、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学习过程:
一、动乱和灾难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反 馈】
知识归纳: 原因:
发动者:___________
开始: 时间___________
文化大革命 时间__________
结束
标志 ___________
影响:
教训:
知识运用:
阅读下面材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当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说出这场“文化大革命”从哪年开始到哪年结束
2、“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3、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5、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数训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学习目标:
1、记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2、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成就。
3、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的意义。
4、知道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及颁布的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内容及性质。
学习过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做好标记)
1、说出“一五”计划制定的背景。(标出页数)
2、“一五”计划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写在学案上、记住)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标出页数)
4、“一五”计划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结合20页图,从工业、交通运输业、工业基地三方面归纳,标出页数、抓住特点记忆,写在学案上)
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有何意义?(写在学案上、记住)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教师讲授)
1、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性质
知识梳理:
意 义:
知识运用: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① 毛泽东的话反映了什么现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 间: ——
工业化的起步
成 就: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 会议:
名称:
性质:第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说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及改造的主要方式。
2、知道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3、记住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学习过程:
1、三大改造的行业及改造的方式
2、三大改造的实质
3、三大改造的意义
知识梳理:
意 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 间: ——
工业化的起步
成 就: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 会议:
名称:
性质:
知识检测
2、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这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4、阅读下列材料
956年元旦,北京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
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
请回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领城的社会主
、材料中采取怎样的改造方式
完成,有哪些重大的意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学习目标:
1、记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艺方针。
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艺成就。
3、了解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取得的突出的体育成就。
学习过程:
【预习】
一、文学繁荣和艺术的发展(阅读教材第一目,用铅笔做标记)
1、新中国诞生后,我国的文艺创作为什么也会出现崭新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列举代表作(标出页数)
2、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迎来了又一个创作的春天,你能说说当时出现的作品特点及名称?
(标出页数)
二、走向世界体育强国(阅读教材第一目,用铅笔做标记)
3、旧中国外国人为什么耻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标出页数)
4、你能说说为什么建国以来体育事业发展迅速?(标出页数)
5、我国于哪一年成功举办亚运会又于哪一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呢?(标出页数)
【精习】
构建框架 :用你喜欢的方式梳理知识体系(文学、艺术、体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阅读材料
年7月13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
天晚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向全世界
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一一北京。这个消息通过电视立即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顿时,神州大地
欢呼:“我们顾了
(1)、中国申奥成功的基础是什
中国申奥成功反映了什么
3)、从中国申奥成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习目标:
1、记住“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及含义。
2、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3、记住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4、说出港澳回归的原因。
学习过程:
【预习】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教师讲授)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背景
2、“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阅读课文第二目,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课文这一子目,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通过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
【精习】
构建框架:
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知识树或图表等形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阅读材料,回答可题。
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系统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有什么历史意
阅读材料,回答可题。
υ0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100年后我期待著你回到我这里,苍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
1997年我一天天走近你,让空气和阳光充满着真爱,1997年我深情地呼唤你
让全世界都在为你跳跃,让这昂贵的名字永驻心里
歌曲
我的199
1)歌词中的“你”是指什么地方 100年前
哪个国家強占的
199 年,“你”是在哪一天正式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 “你”现在的名字是什2
j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 这一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学习目标:
1、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说出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了解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4、记住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习过程: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四项基本原则
2、中共十二大
3、中共十三大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2、中共十四大
3、中共十五大
知识链接:
1、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不断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反对僵化停滞。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精习】构建框架: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
2、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法律文件及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的重要意义。
3、理解并说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中国历史上的深远意义。
学习过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2、召开的时间地点
3、主要内容
4、历史意义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知识运用:
材料分析:
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这段歌词是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的写照。
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并回答:
(1)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 指的是哪一位领导人?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标志是么?
(2)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哪一位领导人?哪次会议确立了这位领导人的核心地位?
(3)这次会议有哪些深远的影响?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学习目标:
1、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的时间、意义;
2、记住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内容。
3、知道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
4、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成就。
学习过程:
【预习】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阅读教材第一目,用铅笔做标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何时颁布的?全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是在何时?
(写在学案上,记住)
2、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指的是什么?(写在学案上,记住)
3、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国策是什么?(写在学案上,记住)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标出页数,要点化)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5、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标出页数,要点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国颁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目标:
1、说出中共八大的内容
2、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3、知道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4、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事迹。
学习过程: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教师讲授)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2、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及内容
二、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做好标记)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和内容(标出页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做好标记)
5、、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标出页数)
6、说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写在学案上、记住)
7、探究:这些先进人物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他们的先进事迹分析)
知识梳理:
良好开端:________________
原因:
严重失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表现: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成就:
成就和模范
模范人物: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知识运用: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建立的年代和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6、结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第3课 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土地改革背景和根本原因。
2、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其内容。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在书上做标记,完成学案)
1、土地改革的背景(听教师讲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标出页数)
3、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及其成果是什么?(标出页数)
4、说一说:假如解放前你是的一个贫苦农民,土地改革后,你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阅读课文第二子目,在书上做标记,完成学案)
5、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标出页数)
知识梳理:
原因:
时间:______________
开始:
土地改革 标志: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 :时间______________
意义:
知识运用: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4课 钢铁长城
学习目标:
1、说出人民海军建立和发展的史实。
2、说出人民空军建立和发展的史实。
3、记住我国导弹部队建立和发展的史实。
【预习】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的发展历程
2、人民空军的发展历程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精习】
构建框架:用你喜欢的形式(图表或知识树)梳理本课知识体系。
学以致用:
分四个表演小组,分别代表海军、空军、陆军及导弹部队,设计模拟战场,运用战略战术,打一场现代化战争。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变化,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的变化。
3、知道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面,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预习】
一、 衣食住行的变迁 (阅读教材第一目,用铅笔做标记)
1、阅读课文这一子目,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通过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教师讲述)
1、就业制度的变化:
2、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精习】
构建框架:
用你喜欢的方式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78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81平方米。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
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24平方
)上述材料体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哪一方面的巨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请举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其他典型例证第2课 最可爱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知道抗美援朝的目的。
2、了解抗美援朝的经过,包括起止时间、重要战役、结束标志等。
3、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师讲授)
1、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2、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
3、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时间、入朝参战的部队名称及指挥者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阅读课文第二个子目)
1、通过阅读课文,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课文中包含的几个事件,或一个事件中包含的线索、要素等)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述。(写在学案上)
2、通过学习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温生
中国
保和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记住新时期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2、记住新时期海峡两岸交往的重大事件。
3、了解今年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史实。
4、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习】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2、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
3、阻挠统一的势力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精习】
构建框架: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写新时期海峡两岸交往的重大事件的大事记。
(要求序号化、要点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以致用:
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里,他画了幅著名的《富眷图8,79岁才开始创作的,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
半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1)你从总理的话中看出了什么意愿
你认为这两半幅画能合成一整幅画吗 为什
)作为当代正中学生,你要为祖国统一做点什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目标:
1、知道“863”计划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
2、了解《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
3、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学习过程:
【预习】
一、“863”计划(阅读教材第一目,用铅笔做标记)
1、为发展高新技术,追赶世界先进国家,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什么 (写在学案上)
2、863计划的倡导者是?(写在学案上)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标出页数)
3、列举被列入863计划的首批高技术领域?(写在学案上)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阅读教材第二目,用铅笔做标记)
1、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写在学案上)
2、我们通过网络可以做什么?(标出页数)
3、如何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 http: / / www.21cnjy.com )
精习
沟建框架:用你喜欢的形式梳理本课知识体系
材料一:福建农民赶咐时髦”,互联网上卖枇杷。197年,常太镇将自己的名优枇杷“解放种”输入互联网
眨眼,全国8000吨枇杷销1
材料二:计箄机已进入家庭,茶余饭后,人们可以上网聊天、下棋、打扑克,业余生活丰富了讦多,也学到
知识
1)材料一反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信息
请你给青少年上网提点建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显著的原因。
学习过程:
【预习】
阅读课文,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通过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
【精习】
构建框架:
用你喜欢的方式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以致用
1、阅读材料:
材料一“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向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92页《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图片
请回答:(1)材料一的话是谁说的 材料二中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2)这两位人物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分别获得怎样的称蓍
(3)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记住中美建交等史实。记住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
2记住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
3、了解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知道我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预习】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教师讲授)
1、新中国建立初的中美关系
2、中美关系的转机
3、中美关系正常化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阅读课文第二目,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阅读课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这两个子目,
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通过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
【精习】
构建框架: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过程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间、会议、意义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日建交与建交热潮:时间、人物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地点、主题、内容、意义
学以致用:
1、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
1971年11月15日在联合国大厅,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你知道他为什么大笑吗?
2、“小小外交官”的报告(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3、你能归纳近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变化么?说明什么问题?第11课 民族团结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记住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3、知道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举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实例。
学习过程:
【预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教师讲授)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民族区域自治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阅读课文第二目,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课文“各民族共同发展”这一子目,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通过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
学习目标:
1、记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
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说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
学习过程:
【预习】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教材第一目,用铅笔做标记)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写在学案上)
2、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同我国建交的国家有几个?
第一个和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个国家?(写在学案上)
3、建国初苏联和美国对华政策有何不同?(标出页数)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何时、何人、在何种情况下提出的?(标出页数)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标出页数)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教师讲授)
1、时间
2、特点
3、主题
4、关键
【精习】
构建框架:
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我国同_____等________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______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内容、意义)
新中国初期
的外交 1954年:与_______ ______达成声明,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参加_______会议,提出_________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学以致用:
阅读下列材料:
亚非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