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小世界”单元基础达标卷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放大倍数越高,视野 。
2.放大镜的镜片是一块凸透镜,它的特点是 的透明物体,它能放大物体的 ,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3.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的 组成的,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会自动变化方向,从而调节 。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非常大,如鸡蛋中的 。
5.下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1”转换成“视野2”,我们需要 。若看到的图像不清晰,我们需要 。
6.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 的人,它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大量研究表明,除 外,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它组成的。
7. 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8.池塘中除了生活着肉眼可见的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许多 ,它们中大多数非常细小,只有通过 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9.碘伏常用于 ,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双黄连口服液对治疗 有一定效果。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0.课堂上观察土壤颗粒的时候,我们会选择( )来辅助观察。
A.放大镜 B.望远镜 C.平面镜 D.玻璃片
11.如图细胞的名称是( )。
A.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人体神经细胞
C.洋葱表皮细胞 D.骨细胞
12.在下列人体细胞中,形态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是( )。
A.神经细胞 B.骨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红细胞
1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滴碘液的目的是( )。
A.杀菌 B.消毒 C.染色 D.粘住表皮
14.不同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但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在下列四种细胞中,与其他三种细胞的结构不同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人的皮肤表皮细胞
C.猪肉脂肪细胞 D.洋葱表皮细胞
15.图中序号①表示的是洋葱表皮细胞中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膜
16.当小科用制作好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发现很模糊,他应该( )。
A.抬高简易显微镜 B.旋转凸透镜,改变凸透镜的倾角
C.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 D.调整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17.把组合凸透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④③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8分)
18.病毒离开活细胞后仍然具有生命活动。( )
19.钟形虫、蚂蚁、变形虫都是非常微小的单细胞生物。( )
20.大量研究事实说明,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21.人体内有不同的细胞,相互依存,共同协作,一起完成生命体的活动。
22.在显微镜下,蝴蝶的翅膀图像变大,能看到不规则的网格状翅脉。
2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上面的镜片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下面的镜片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
24.简易显微镜中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是任意调节的。
2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凸度大小有关。( )
26.用眼睛观察昆虫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相比,用眼睛观察获得信息更多。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27.小科认为把发霉的食物表面的霉斑清除干净,食物还可以照样食用。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8.请你设计实验,说明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
五、综合题(14分)
29.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宫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们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制作了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目前凸透镜广泛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
(1)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我们从右侧的记录表中看到:透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 (小大)。
(2)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华华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草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草
一星期后,华华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 号烧杯里的水,你的理由是: 。
(3)在显微镜下,华华观察到了如图中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4)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研制疫苗,科学家借助( )观察病毒。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5)请根据观察范围的拓展填写观察工具的发展。
六、实验探究题(12分)
30.随着工具的发展,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展,生命世界的诸多奥秘得以发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小科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小黑点,这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细胞壁 D.叶绿体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小科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又换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后,视野里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多、更大 、更亮 B.更少、更小、更暗
C.更少、更大、更暗 D.更多、更小、更亮
(3)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转动调节旋钮,镜筒下降的过程中,眼睛应该从侧面注视显微镜的(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载玻台
(4)小科发现标本的图像出现在右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向 移动载玻片,移动载玻片的过程中,小科发现视野内画面忽然变暗了,此时他可能碰到了 ,要想重新获得明亮的像,需要重新 (填操作名称)。
参考答案
1.焦距;小
2.中央厚边缘薄;图像
3.鳞片;体温
4.蛋黄
5.向左下方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6.细胞;病毒
7.细胞
8.微生物;显微镜
9.皮肤消毒;感冒
10.A
11.C
12.D
13.C
14.D
15.B
16.D
17.A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不正确。因为霉菌的营养菌丝已经深入到食物的内部了。因此食物一旦发霉,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28.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假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的保鲜柜里,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的保鲜柜里。
实验记录:温暖潮湿的环境馒头先出现了霉点,放在冰箱里的潮湿的馒头还是上了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食物更容易上霉,冰箱里也不是最安全的地方,寒冷干燥的地方不容易上霉。
29.(1)小 (2)③;有营养、温度适宜,能够满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A (4)C
(5)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30.(1)A (2)C (3)A (4)右上方;反光镜;调节反光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