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本题共3小题,9分)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虽
然烟火在天空①,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
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声音巨大,②最能达到爆的效果,“爆竹”也随之
流行开来。但随着都市文明的堀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
竹四处燃放,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域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煤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这一
难题的最佳方案。正因为现代科技的支持.使得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
转化为心灵震撼,从而使烟火起到了教化作用。这一点与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
是③。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④,融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
于夜空的璀珠景象,震荡于簑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12.(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稍纵即逝响遏行云不谋而合管中窥豹
B.转瞬即逝响遏行云不约而同见微知著
C.稍纵即逝响彻云霄不约而同管中窥豹
D.转瞬即逝响彻云霄不谋而合见微知著
13.(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C.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14.(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因为现代科技的支持,所以使得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实转化为心
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B.正是现代科技的支持,使得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
高一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从而使之起到了教化作用。
C.正因为现代科技的支持,所以使得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
灵震撼,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D.正是现代科技的支持,使得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震撼,
从而起到了教化作用。
四、写作
15.(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心理学中的“关注效应”,意思是唯有关注,我们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存在与变化:如果不关注,
我们会全无感受。
我们总是关注自己喜欢的事物,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在大数据的追踪和推送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