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5 21: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课前导入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这首诗以祈祷天公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走近作者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代表诗作有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背景资料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百姓,官吏贪污横行,民不聊生。当时用死板、单一、陈旧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人们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举国上下一片死气沉沉。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shì
yīn
sǒu
hài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体会诗情
“万马齐喑”这个词语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场面?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这首诗的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己亥指的是己亥年,即1839年。从题目我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唤醒愚民。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读出本诗的节奏。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体会诗情
“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因何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因九州无生气而哀;
因科举制度而哀;
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
痛惜之情
爱国之心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体会诗情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唤醒昏君
唤醒庸官
唤醒愚民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我 会 认
字词乐园
己亥年间 依恃 抖擞
hài shì sǒu
左右/左中右
结构
独体结构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hài shì āi jū
我 会 写
字词乐园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hài

横画稍长,两撇上长下短,保持平行。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有的老百姓……
我劝的谁?
联系资料,说一说: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课堂集中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借指重大的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在封建统治下人民没有任何的言论自由,大家都不敢说话,社会死气沉沉。
“风雷”“万马齐喑”分别指的是什么?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说说本课学习的三首古诗的异同。
不同:前两首诗都是南宋诗人所写,后一首是清代诗人写的。《示儿》写的是诗人临终遗恨,因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伤;《题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己亥杂诗》写的是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相同: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