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课 不懂就要问
统编版
导入
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我会认
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 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
多音字
背诵 背包
圈出 羊圈 猪圈
bèi
bēi
quān
juàn
juàn
自读课文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课文主要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
课文解读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朗读句子,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古人读书咿咿呀呀的,就像唱歌一样。而且我还知道了古时候的人读书是很奇怪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跟着念,读熟了就去背诵,根本不理解意思。
新鲜感
从这句话中,我可以看到孙中山很勇敢,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壮着胆子问了老师。说明孙中山想知道书中意思的愿望十分强烈。
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要像孙中山学习,勤学好问,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班上同学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形容非常安静。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2.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的词语。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
心里忐忑不安,非常紧张、害怕,怕老师训斥。
新鲜感
我知道,戒尺就是古时候老师用的教鞭,你看课文的插图中就有,老师手里拿着的就是戒尺,谁不听话就要打他的手。
我感觉私塾的先生很严厉,孙中山和同学们有时还要挨打。
新鲜感
这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孙中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他有问题敢于问老师,并且他特别爱学习。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孙中山认为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大胆问老师。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和小组成员交流。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