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复习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7 08: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复习卷(一)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
A.粘(zhān)贴 湖泊(pō) 劲(jìn)旅 自怨自艾(ài)
B.露(lòu)脸 稽(qǐ)首 逮(dài)捕 忍俊不禁(jīn)
C.伺(cì)候 提(tí)防 铜臭(chóu) 退避三舍(shě)
D.粗犷(guǎng) 折(shé)木 宁(níng)可 同仇敌忾(qì)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智”,智慧)
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不如) D.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人)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一”期间,桂林东西巷熙熙攘攘,阳朔西街人头攒动。
B.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拔得头筹,还在U型场地技巧赛上获得金牌。
C.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不计其数的星球,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却屈指可数。
D.元宵灯会上挂出了几百盏灯: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纱灯。
4.“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与这句话运用的方法不一样的是( )
A.听到周末开展研学活动的消息,大家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B.在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学六年的生活历历在目,我的心情复杂极了。
C.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D.我盼望着自己也能像孙悟空一样,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5.下列句子中的描述,与传统习俗无关的是( )
A.抓周礼是家人在庆贺幼儿周岁生日时寄予梦想、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礼仪。
B.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C.传统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北方人的饺子、南方人的馄饨是必备的,取其形状如同元宝,寓意来年财源滚滚;“鱼”谐音“余”,也是年夜饭桌上年年有余的吉祥菜品。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下列引用名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等到老了一事无成的时候,才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要知道别人比你更加积极努力。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要发惊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
D.同学们的批评虽然不中听,但我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平时训练态度认真,基础扎实,心理素质良好。
B.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你的思想,开启你的智慧,从而影响你的一生。
C.随着“全运会”的成功举办,使西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二、填空题
8.认真拼读,写好汉字。
①妈妈很慈祥,无论多忙,都会回答我提出的yòu zhì( )的问题,从不hán hu( )地敷衍我。
②为了反抗敌人的剥削和 yā pò ( ),广大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运动,最终得到 chè dǐ ( )的解放。
⑧蟋蟀被窗户上的 bǒ li( ) zǔ lán ( )在外面,要不燃,它们肯定会跳进房间里。
④穿着pí xuē( )的宪兵像一群 mò guǐ( )将我们围了起来。
⑤面对敌人的qīn xí( ),人们战胜kǒng jù ( ),奋起反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9.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娓娓( )( ) 身( )其( ) 戛然( )( )
( )( )不安 语( )心( ) 司空( )( )
10.活用古诗词。
(1)【感受诗词魅力】我们读过许多赞美四季的古诗句,如写春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 。”写冬天的:“今我来思, ”当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 ? ”来劝慰。“ , ”,李贺借咏叹马的命运遭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滚借歌颂石灰的坚贞无畏,吟咏自己的高洁志向:“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借赞美竹的坚韧顽强,言说自己的不屈风骨。
(2)【品读金玉良言】“ ,老大徒伤悲”告诫我们为学趁年少;“读书须用意, ”劝勉我们为学下苦功;“使弈秋 ,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启示我们为学心专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选择节俭的生活,需“常将有日思日, ”。父母陪伴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选择陪伴来表达我们的爱,不要等到“ ”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举国齐心协力,以人为本,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抗疫,真可谓“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三、句子训练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芳对小明说:“那是我的铅笔,请你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排列在黑板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段中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教我们耐心地写字的方法;下课后,他常常和我们一起开心地玩耍。昨天下午,他给小林补了一天的课,小林非常感动马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2.《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 田园诗 山水诗)(在正确答案后画“√”),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前两句描写青海、长云、雪山、 、 等边疆的景物,表现了边塞的 。
1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终不还”是写将士对回归家乡没有时日的感伤。( )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极写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这时,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缤纷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好像紫葡萄,一会几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幻莫测。
没过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光,充满朝气。尤其是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我第一次登山,真没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关丽!
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用力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禁喃喃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
15.本文是按 顺序写的。
16.文中第二自然段用“ ”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朝霞 的特点。
17.用“ ”画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本文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短文《哨卡》,完成练习。
哨卡
①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里。屋外(  ),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乎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②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刮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③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④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疑惑起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⑤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niè)嚅(rú)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⑥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⑦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⑧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  ),支撑在天地之间。
19.给文中的括号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A.狂风怒号   B.波涛汹涌   C.各有所长   D.融为一体
20.短文中描写将军往哨卡攀登时的艰难很细致,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说明将军好久没有攀登了,所以失去了耐力与技巧。
B.说明将军具有艰苦卓绝的品质,还具有不听人劝的叛逆精神。
C.说明哨卡的环境很恶劣,突出边防战士的艰苦。
D.突出主要任务,为下文埋下伏笔。
21.短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22.将军在海拔五千米的哨卡上神情变化的顺序是:
( )——( )——( )——( )。
23.团长的弟弟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4.习作。
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像一个五味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或许品尝到了成功喜悦的滋味或许尝到了失败酸涩的滋味,或许尝到了夸奖的甜美滋味,或许感受到了被爱包围的幸福滋味,或许体验到了委屈、难过……
请以“难忘那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
(2)请用书信的形式向父母或朋友介绍一下自己对某一篇(部)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共同要求:
①写亲身经历的事情,要表达真情实感。
②叙述要有条理,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③习作中请不要出现学校名称、同学姓名等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字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劲(jìn)旅——jìng,自怨自艾(ài)——yì;
C.提(tí)防——dī,铜臭(chóu)——xiù,退避三舍(shě)——shè;
D.宁(níng)可——nìng,同仇敌忾(qì)——kài。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意思是没有人听得懂黄鹂的婉转鸣声,顺着风势,它就飞过了盛开的蔷薇。因:凭借。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掌握与辨析。
C.不计其数:没有办法计算它的数目,表示极多。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
“不计其数”和“屈指可数”两个词语是反义词。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从“大山都抖了三抖”可知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从关键词“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可知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句子说明自己回忆小学生活时心情复杂,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C.从关键词“春节眨眼就到了可知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从关键词“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可知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节日风俗和传统文化的掌握。
B.“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抒发了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与传统习俗无关。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结合句子,到老了感叹一事无成,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为不要以为自己走得早,其实还有人走的比你更早;多指比喻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结合句子,别人比自己更加积极努力,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结合句子,发愤图强,为祖国贡献力量,此项名句使用不恰当。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批评。结合句子,同学们的批评虽然不中听,但有好处,符合语境,运用恰当。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辨认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C.缺少主语,去掉“使”。
D.词语重复,“是因为”与“缘故”意思重复,删除其一。
故选B。
8. 幼稚 含糊 压迫 彻底 玻璃 阻拦 皮靴 魔鬼 侵袭 恐惧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稚、糊、彻、璃、靴、魔、袭”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 动 听 临 境 而 止 忐 忑 重 长 见 惯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
娓娓而谈:形容连续不断地讲话。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10. 一枝红杏出墙来 雨雪载途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少壮不努力 一字值千金 诲二人弈 专心致志 鸿鹄将至 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颂,春天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也让人联想到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道理。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句意: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诗句表现了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句意: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人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句意: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诗句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朝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句意: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诗人以“何当”两字作设问,传达出千里马坚决自信而迫切执着的企盼之意。“金络脑”象征马受重用。诗人不仅以“清秋”写出正是草原马肥草黄适于驱驰的季节,以“快走”形象地写出了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诗人借咏叹马的命运遭际,寄寓自己的远大抱负。
(2)书写时注意“诲”“弈”“鸿”“鹄”“循”的正确写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这句话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以此来告诫子女行孝要及时,趁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关心关爱他们,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
11. 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不能不铭记在心。 小芳对小明说,那是她的铅笔,请小明还给她。 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亭亭玉立的树一样排列在黑板上。 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 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耐心地教我们写字的方法;下课后,他常常和我们一起开心地玩耍。昨天,他给小林补了一天的课,小林非常感谢马老师。
【详解】(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一找: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二换: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绝对”等词语。三删: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特别”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四查: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根据以上方法,原句改为: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不能不铭记在心。
(2)本题考查引述句改转述句。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①冒号和前引号要改为逗号,删去后引号。②说话人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和内容根据语境更改。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改为:小芳对小明说,那是她的铅笔,请小明还给她。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结合所给句子,想象方块字像什么,将句子改写成比喻句,如:一个个娟秀端正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结合所给句子,想象日子过得快能多快,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如:日子快的像闪电般过去了。
(5)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后面的逗号改为感叹号;
语序不当,把“教我们”和“耐心地”互换位置;
语意不明,“下午”和“一天”出现在同一个句子,有矛盾。
搭配不当,把“感动”换为“感谢”。
12.边塞诗 王昌龄 13. 孤城 玉门关 孤寂、荒凉 14. × √
【解析】12.本题考查了诗歌体裁及作者。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共七首。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13.本题考查了诗歌内容。
前两句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描写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边疆的景物,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都融进了这苍凉的景象中。
14.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1)“终不还”表现的是边塞将士不打败进犯敌人,誓不回家的壮志。故错误。
(2)“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故正确。
15.时间 16. 比喻 排比 瑰丽无比,变幻莫测 17.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用力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禁喃喃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一点点上升着的太阳将周围的云朵染上了多彩的颜色,浅红,深红,金黄,瑰丽无比,变幻莫测,当太阳升到地平线上后,山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黄。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顺序的理解。
结合句子“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可知,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1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
文中的“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好像紫葡萄,一会儿又变成蓝宝石、珍珠”是一个排比句,同时还是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的三个“一会儿”写出了朝霞色彩变化快。在句中作者把“彩云”比作“金苹果”“紫葡萄”“蓝宝石”“珍珠”等。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朝霞瑰丽无比,变幻莫测的特点。
17.本题考查作者思想感情。
解答时,我们要通读片段,勾画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总结作答即可。
文中最后一段“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我用力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不禁喃喃自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中“大自然啊,你多么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本题考查想象画面的能力。
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文章描写了日出时朝霞景色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该画面即可,注意语言通顺,画面要富有美感。
19.A D 20.C 21.A 22. 疑惑 严厉 惊愕 尊敬 23.舍己为人 热爱祖国
【解析】19.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狂风怒号,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波涛汹涌,意思是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各有所长,意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
结合第①自然段语境,屋外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故选“狂风怒号”;故选A;
结合第⑧自然段句子语境,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合为一个整体,故选“融为一体”,故选D。
20.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刮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描写将军往哨卡攀登时的艰难更加说明了哨卡的环境很恶劣,突出边防战士的艰苦。
故选C。
2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第⑧自然段句子“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句子把“一群军人”比作一座群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A。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忽然,将军疑惑起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可知将军的神情:疑惑;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可知将军的神情:严厉;
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可知将军的神情:惊愕;
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可知将军对这些军人满怀尊敬。
2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可知将军的弟弟一直在艰苦的地方值岗,他不畏艰苦,意志顽强,舍己为人,热爱祖国,为祖国守护着哨卡。
24.例文一:
难忘那失败的滋味
失败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失败时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事情发生在二年级。有一次数学考试前,其他同学都在埋头苦练,我得意洋洋地坐在位置上玩,因为我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一百分。一拿到试卷,我就开始在上面奋笔疾书了。一眨眼功夫全做好了,我环顾四周他们还在默默耕耘呢。
等了两天,终于发试卷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居然只考了八十八分,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今天居然考了这个分数。这个分数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有可能会让他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而对我来说这犹如晴天霹雳。这时,我原本高涨的自信心顿时跌落万丈深渊。看着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在那欣喜若狂的神情,那一个个红色的标记,霎时变成了一张张嘲笑的面孔,我的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心里想:看来今天免不了有一场“血雨腥风”了。可是,事实又与我想的背道而驰,原以为爸爸妈妈会狠狠地“修理”我一顿。没想到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孩子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考试你努力了没有,如果你考得不好你尽力了,我们也不怪你。但你这次考试认真了吗?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爸爸妈妈的这一番话,使我更加惭愧了。是呀,这次失败是我自己不认真复习造成的,如果我认真对待、不骄傲轻敌,一定会考的很好。想到这里,我羞愧的低下头,心里暗暗的发誓:以后一定不能骄傲自负了!
失败的滋味我尝过了,真的很不好受,所以我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一定会尽全力去做,这样才不会有遗憾。
例文二:
给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你好!
近期我读了四大名著中吴承恩的《西游记》。书中作者展开他丰富的想象,将我拉进一个奇妙的世界,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故事形象地描绘出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我最敬佩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忠心耿耿,对妖魔鬼怪毫不留情,为人间打抱不平、正义凛然,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机智勇敢、诚实聪明、无所畏惧、嫉恶如仇的大英雄。他敢于反抗天宫,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多少次濒临绝境、孤立无援,甚至被妖魔缴去金箍棒,他都从不气馁,而是吸取教训,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作战,最终赢得胜利。他这种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精神令我敬佩。
这不禁使我想到生活中的我由于意志不够坚强,所在在遇到困时难就想放弃。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学习骑自行车,不管我怎么努力,自行车总是不听使唤的左右倾斜,害得我一次次的摔倒在地。这样几次下来,我就打了退堂鼓,导致我现在都没有学会骑自行车。
从今以后,我要学习《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精神,特别是要学习孙悟空愈战愈勇、决不言败气魄,做一个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人。

学习进步
你的朋友
2023年7月31日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
(1)本习作为半命题作文。题干要求选取生活中的一种滋味展开习作。要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难忘那成功的滋味”“难忘那爱的滋味”。在习作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恰当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生动。书写要做到工整、规范美观。校名、姓名要做虚拟化处理。
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写出要表达的滋味。
中间:结合具体事例详细描写事情发生时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可以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展现自己的心理活动。要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结尾:总结经验教训,或谈一谈对这次经历的心得体验。
(2)本题考查书信。
题干要求以书信的形式,对父母或朋友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题目自己拟定,如:“给朋友的一封阅读交流信”、“给朋友的一封信”等。在习作时,要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重要情节等发表阅读感受。在谈感受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真情实感。要注意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书写美观。要注意遵循书信的格式,校名、姓名要做虚拟化处理。
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1)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这里是写给父母或朋友,可以是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亲爱的朋友等。
(2)问候语: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这里可以写:你好或者您好。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这里要写上自己对某一篇(部)文学作品的阅读感受,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4)祝颂语: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敬礼”等。注意:“祝”字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表示祝愿的话语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5)署名和日期:写在右下方,署名写上写信人的名字或者和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日期写在署名下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