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7 08:5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阅读
《草原》选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话描写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写作者的感受的?用“﹏﹏”划出来。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文中加点的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照样子,写句子。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中小住
远离城的嘈杂,远离市的喧嚣,一头扎进山的怀抱,浸润在绿的海,沐浴着花的香,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悠闲。
(   )在软软的草地上,口里(   )着草茎,(   )天上云卷云舒,(   )花间蜂飞蝶舞,(   )溪水淙淙低语。
慢慢地觉得自己的双臂羽化了,轻轻一拍,身体竟飞了起来。只见群山像熟睡的婴儿安卧在脚下,翡翠般的林海逶迤向远方,那一盆蔚蓝的水是山溪汇成的湖泊吧,水中定有鱼儿在游,因为水面有白鹭在飞。
让自己飞得低一些会看到什么?一对热恋中的画眉并坐在红豆杉的枝丫上,它们时而互梳羽衣,时而交颈私语。是哥哥讲了个解颐的笑话吧,妹妹乐得前仰后合,全不顾皱了裙裾,掉了鬟(huán)钗(chāi),天真而可爱。
有点累了,停在酴醾(tú mí)花枝上歇歇脚。凝神谛听,听到了蜂儿轻吻花蕊的声音,听到了花儿竞相绽放的声音,听到了风儿爱抚绿叶的声音,听到了虫儿在草间起舞的声音,听到了飞瀑在崖壁弹奏的声音,听到了清泉在石隙吟唱的声音,听到了云朵驾着小舟在蓝天上划行的声音……
山居的日子,是最惬意的日子,但也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赏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瓣素花;观鱼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条游鱼;听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一缕清风……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5.“我”凝神谛听,都听到了什么?在文中用“﹏﹏﹏”画出来。“我”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呢?请你大胆想象和联想,把话写完整。
“我”还听到了 的声音,听到了 的声音……
6.读画“﹏﹏﹏”的句子,这句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来描绘山中的景物。请你也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来仿写句子。(创意运用能力训练)
梅花鹿:
7.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整体感知能力训练)
阅读。
好一朵木槿花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接下来该是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是外来户,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瞧过它。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②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原来,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③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凌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我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④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土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⑤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有改动)
8.阅读全文,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
A.轻视→欣赏→惊喜→期待
B.惊喜→轻视→期待→欣赏
C.轻视→惊喜→欣赏→期待
D.惊喜→轻视→欣赏→怀念
9.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下列对作者这样安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B.前后都表现了木槿活泼、坚实的生命状态。
C.用前后对木槿的认识和情感作对比,表现出木槿平凡朴实、乐观自得的品质。
D.令文章情感变化曲折有致,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0.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木槿花的生长过程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里,木槿花是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的化身。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它给了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
我是大自然藏掖在心中,吞吞吐吐,终于说出的一个词。我是从蓝色的天幕掉落到碧绿的草 毯上的一颗星星。
秋天催我入梦。
我是风雨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培养, 我是恋人的馈赠,婚礼的桂冠。活人向死者授予的最后礼品。
清晨,我与微风相互,宣告晨光来临。夜晚,我与鸟儿做伴,一起送走光明。
我摇曳于平原, 把它装扮;我呼吸在空中,把它熏染。我若睡去,黑夜无数只眼睛对我凝视;我欲醒来,我 要用白昼的眼睛眺望。
我饮吮露水的酒浆,倾听黄莺的歌唱,在野草的掌声中鼓动。
我永远眺望高空,以便看到光明,而不去看我的身影。这一哲理,人们至尽尚未学成。
12.课题“花之歌”的意思是 。在作者眼中,花就与 样,会摇曳,会 ,会 ,会跳舞。作者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13.“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
A.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是可爱的,值得骄傲的。
B.指的是大自然的哲理。
C.指花儿是最值得人们欣赏的。
D.批评人类不懂大自然,不珍惜大自然。
课内阅读。
丁香结(节选)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4.该文段主要描写了( )的丁香花。
A.城里 B.城外 C.斗室外 D.城里城外
15.画“——”的句子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和 。作者把小花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 、繁密的特点;作者还把丁香花当作人来写,用“ ”“ ”这两个词语刻画了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
16.该文段主要描写了丁香花的 和 (①花色 ②花香 ③姿态)(填序号),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 (情感)
17.请仿照画“——”的句子,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林之晨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悄然停了。就在这迷蒙的早晨,我信步踏上了家乡的小路。
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芳香,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熠熠生辉。走不多远,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真可谓“________”呀!
山林中的歌唱家——小鸟,倏地一下,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上,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那叫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为之陶醉。或许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吧,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
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如同挂着白霜的绿葡萄,又好似典雅清秀的山水画。
渐渐地,群山就像一个个娇美的维吾尔族少女,揭开层层洁白的面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然后脱去白纱,换上了橘黄色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是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阳光,闪动着美丽的光泽。我不由自主地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它们美丽的身躯,为它们镀上一圈金色的光晕……
露珠也似乎惊诧于眼前的景色,悄悄地溜到别处游玩去了,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湿湿的,润润的。透过枝叶的间隙,霞光执拗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薄薄的一层,长长的一缕,浓浓的一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
恍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向更深远的天空自由飞翔。
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就足够了。还有,在心里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
18.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鸟鸣山更幽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
19.作者在这迷蒙的早晨欣赏了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0.本文语言优美,联想和想象是一大特色。把文中表现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句子画上“﹏﹏”,并写一写这样表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主要采用了 、 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山林之晨的景物,描绘了一幅幅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清丽画面。
22.“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之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作者想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草原风光图 2.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这样能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感同身受。
3. 这句话直抒胸臆,连用两个“那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这里的风景比别处的更优美,水是那么清澈,树是那么茂密,让人心情愉悦。
【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语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我来到草原上看到草原上的美丽的风景的和内心的感受,因此标题概括为草原风光图。
2.本题考查语段赏析能力。
通读语段后可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直接描写草原的景色的句子。“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是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又叫情景交融,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这样能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感同身受。
3.本题考查句子写法的赏析能力
阅读文中加点部分所在的句子,关注加点词语可以看出连用了两个“是那么”,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原风光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仿写句子同样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即可,如:这里的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澈,草是那么的绿,真是风景美如画啊!
4.躺 衔 望 看 听 5.凝神谛听,听到了蜂儿轻吻花蕊的声音,听到了花儿竞相绽放的声音,听到了风儿爱抚绿叶的声音,听到了虫儿在草间起舞的声音,听到了飞瀑在崖壁弹奏的声音,听到了清泉在石隙吟唱的声音,听到了云朵驾着小舟在蓝天上划行的声音……
树叶们在窃窃私语 蛐蛐在进行小提琴合奏 6. 拟人 梅花鹿来到河边,孤傲地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得意极了。 7.热爱大自然
【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
躺:身体(亦指器具、车辆)横倒。从“在软软的草地上”可知,此处填“躺”。
衔:用嘴含,用嘴叼:衔枚。从“口里草茎”可知,此处填“衔”。
望:看,往远处看:望见。从“天上云卷云舒”可知,此处填“望”。
看: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见。从“花间蜂飞蝶舞”可知,此处填“看”。
听: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力。从“溪水淙淙低语”可知,此处填“听”。
5.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凝神谛听,听到了蜂儿轻吻花蕊的声音,听到了花儿竞相绽放的声音,听到了风儿爱抚绿叶的声音,听到了虫儿在草间起舞的声音,听到了飞瀑在崖壁弹奏的声音,听到了清泉在石隙吟唱的声音,听到了云朵驾着小舟在蓝天上划行的声音……”可知,句子写出了我”凝神谛听,都听到了的美景。
我”还听到了树叶窃窃私语的声音,听到了石头相互碰撞的清脆声。
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一对热恋中的画眉并坐在红豆杉的枝丫上,它们时而互梳羽衣,时而交颈私语。”可知,句子把画眉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仿写拟人句:梅花鹿向着树叶眨眨眼,向它分享今天快乐的事情。
7.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本文通过写作者想象自己成为一只小鸟之后所看到的情景,来表现自己对山林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8.C 9.B 10.在布满砖块、钢筋等恶劣的环境中,木槿花竟然还能顽强地生长,作者被这种在重压之下顽强生长、不轻易屈服的精神震撼到了,对木槿花很钦佩。 11.我联想到松树。松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常青树,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它依然苍劲挺立,四季常青。它给我的启发是:我们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中都要意志坚强、坚贞不屈,不被困难打倒。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
结合文中语句理解,从“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瞧过它”可知,写作者最开始对木槿花的轻视。从“惊喜之余”、“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可知,作者看到木槿花开,感到惊喜、欣赏。从“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可知作者最后对木槿花开是期待的。故选C。
9.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
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所以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用前后对木槿认识的情感作对比,则表现出木槿平凡朴实、乐观自得的品质。这样写也令文章情感变化曲折有致,增强读者阅读兴趣。故选B。
10.考查了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泥土、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 -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可知, 在布满砖块钢筋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木槿花竟然还能顽强地生长,作者被这种在重压之下顽强生长,不轻易屈服的精神震撼到了,因此感到钦佩。
11.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作者笔下的木槿花不娇气,生命力顽强,无论是在荒园中,还是在重压下,都能顽强生存,不畏艰难,开出薄如蝉翼的花瓣,木槿花象征着勇敢。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有很多,如松树、梅花、草、莲等。写出你所联想的植物,再写植物身上的优秀品质,最后写它给你的启发。示例:我联想到了梅花,它的生命力很顽强,越寒冷,花开得越艳,散发的香味越香。它给我的启发是即使身处逆境之中,也不能自怨自艾,应该学会坚强,只有这样才会战胜困难。(答案不唯一)
12. 花的歌唱 人 呼吸 睡觉 拟人 花的积极乐观 对花的喜爱与赞美 13.A
【解析】12.本题注意考查对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的掌握。
花之歌: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以象征的手法,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从“我是恋人的馈赠,婚礼的桂冠。活人向死者授予的最后礼品。”“我摇曳于平原, 把它装扮;我呼吸在空中,把它熏染。我若睡去,黑夜无数只眼睛对我凝视;我欲醒来,我 要用白昼的眼睛眺望。”可知,在作者眼中,花就与人样,会摇曳,会跳舞,会呼吸。
从“我摇曳于平原, 把它装扮;我呼吸在空中,把它熏染。我若睡去,黑夜无数只眼睛对我凝视;我欲醒来,我 要用白昼的眼睛眺望。”可知,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花的赞美、喜爱之情。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清晨,我与微风相互,宣告晨光来临。夜晚,我与鸟儿做伴,一起送走光明。”可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都是可爱的,值得骄傲的。
14.A 15. 比喻 拟人 星星 小巧 探出 窥/银妆 16. ① ③ 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17.桃花开了,粉得像霞,团团簇簇,聚在枝头,好像在商量着什么。
【解析】14.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原文“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可知写了城里的丁香花。
15.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可知,这句话把“小花”比作“星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耀目、繁密的特点。又使用写人的词语“探出、窥”刻画了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16.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可知,通过“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描写了花的颜色,通过“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描写了丁香花的姿态。故该文段主要描写了丁香花的花色、姿态,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17.考查了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仿写,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即可。
桃花开了,粉的像霞,团团簇簇,聚在枝头,凑在一起,好像在商量着什么。
18.C A 19. 露珠 小鸟 晨雾 群山 对大自然无比喜爱 20.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向更深远的天空自由飞翔。
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把“庄严、圣洁的感觉”具体化了,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21. 拟人 比喻 22.在这如梦如幻的仙境中,我陶醉了,我就是一位仙人,我是这里的主人,我爱你,山林之晨。
【解析】18.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
A.“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意思: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C.“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意思: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第一处横线,结合“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走不多远,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和诗句的意思,可知,应该是“朝露沾我衣”,故选:C。第二空结合前文“愉快地跳着、唱着那歌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为之陶醉”和后文“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可知,应该选“鸟鸣山更幽”,故选:A。
1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二段“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第三段“小鸟,倏地一下,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上,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第三段“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诗、如画、如幻”,第四段“群山就像一个娇美的维吾尔族少女,揭开脸上白色的轻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可见,分别写了露珠、小鸟、晨雾和群山。把景物描写得令人陶醉,体现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20.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赏析。
联想是指通过眼前事物想到其他事物,第6自然段的联想应该是最后一句“恍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远的空中自由飞翔”,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花丛中的一朵,展现出完全融入景色中,物我为一的境界,生动地表露出作者陶醉于景色中的心态,表达喜爱之情。
21.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从“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诗、如画、如幻”“群山就像一个娇美的维吾尔族少女,揭开脸上白色的轻纱”等可看出是比喻,从“山林中的小歌唱家——小鸟”“露珠也似乎惊诧于眼前的景色,悄悄地溜到别处游玩去了”等可看出是拟人。
2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前文作者表达的对景色的喜爱之情,可见此处的高歌欢呼也是表达喜爱之意,直接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注意再语言风格上要向文本靠拢。
如:山林的景色真美啊!晨雾似一幅典雅清秀的山水画,小鸟儿唱着动听的歌,我陶醉之中,有着说不出的喜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