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博硕学校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年级期初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 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 .交通 B .水源 C .经济发展水平 D .气候
2.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 1935 年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导致胡焕庸线东 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气候 B .地形 C .历史 D .经济发展水平
3 .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四川省远远大于西藏自治区,其主要差 别是 ( )
A .开放程度 B . 自然资源 C .消费水平 D .文化观念
湖南省醴陵市瓷土资源丰富,有两千年的陶瓷发展史,是我国三大“瓷都”之一。近年来醴陵市 发展集产、创、展、商、游于一体的“陶瓷+”新业态模式。下图为“醴陵市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4 .醴陵市陶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
A .市场广阔 B .工艺精湛 C .原料丰富 D .水运便利
5 .当地发展“陶瓷+”新业态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
A .擦亮瓷都品牌,加快瓷土资源开发 B .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C .创新生产工艺,降低陶瓷生产成本 D .改善基础设施,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2017 年 5 月 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 C919 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C919 是与美国的波音 737MAX、
欧洲空客的 A-320neo 处于同一水平的新一代干线客机,且使用的发动机更加环保且节省燃料。截至 到 目前,C919 客机只获得 10 架国际订单,并且还是意向订单。如果想要打入国际市场,则必须获得 欧美国家颁发的“适航许可证” 。受波音等欧美国家财团的影响,目前,我国想要获得这张许可证的 难度很大。另据了解,与 C919 同为本国自主研发的日本的SpaceJet 客机,因无法获得欧美国家颁发 的“适航许可证”,现项目已处于半放弃状态。下图为C919 飞机部分零部件厂家示意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6 .C919 大量采用国际分包的方式,使用许多来自西方国家的零配件与技术,其目的是 ( )
①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②促进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
③捆绑利益,更快获得“适航许可证”④某些国产设备性能较低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 .C919 各零部件与飞机总装厂之间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 )
A .科技信息联系 B .区际贸易联系
C .生产协作联系 D .产品物流联系
试卷第 2页,共 8页
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属于古徽州,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 小明去宏村旅游感受本地的文化,下图为宏村旅游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 .图中最能体现宏村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 ( )
A .平原 B .古树 C .公路 D .村落水系
9 .村中有承志堂等祠堂,以及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 ( )
A .御外凝内的精神 B .朴实的耕读文化
C .顺应自然的智慧 D .长幼有序的文化
文莱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北濒中国南海,东、南、西三面与马来西亚接壤,人 口为 43.75 万人。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文莱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现今是世界上最 富裕的国家之一。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国家城镇化进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最可能表示文莱城镇化进程曲线的是 ( )
A .④ B .② C .③ D .①
11.文莱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
A .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 .城镇大气环境污染加剧
C .农林渔业生产产值下降 D .常绿阔叶林覆盖率下降
近几十年来,日本出现了房屋空置现象且日趋严重,房屋空置数量和比率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居民
的生活品质,而且阻碍了日本经济发展。截至2018 年 10 月,日本房屋空置数量和房屋空置率达到了 历史最高点。下图为日本房屋空置数量和空置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日本房屋空置数量和房屋空置率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
A .严格的户籍管理 B .人口年龄结构
C .人口迁出率 D .男女性别比
13. 日本东京城市圈等城市空置房现象并不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 )
A .规划住宅用地较少,地产开发规模小 B .处于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住房紧张
C .育龄妇女生育年龄较低,数量较多 D .青壮年劳动力较多,住房需求量较大
甘肃省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如下图) ,使农作物产 量大大提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农作物大多种植在垄沟里主要是因为 ( )
A .垄沟里土壤更肥沃 B .垄沟里水分更充足
C .垄沟里光照更强 D .垄沟里可以防风
15.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①利于雨水富集②减少水分蒸发③抑制田间杂草④增大昼夜温差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022 年 4 月 7 日,随着上海疫情不断加重,经过建设者与医务人员连日昼夜奋战,设计容纳 1.36
万张隔离床位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正式开舱,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专 门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下图为方舱医院内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 4页,共 8页
16.建设临港方舱医院的目的是 ( )
A .增加当地就业岗位数量 B .安抚居民不安的心情
C .缓解现有医院床位紧张状况 D .增加上海的财政收入
17.下列因素对临港方舱医院选址影响最小的是 ( )
A .人口密度 B .气候 C .交通 D .水源
2019 年 4 月 22 日是第50 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
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
据此回答 29-30 小题。
18.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 )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⑤循环回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③ D .①②③④⑤
长江经济带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 11 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下
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 ( )
A .交通便利 B .腹地广阔 C .资源丰富 D .历史悠久
21.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确的是 ( )
①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功能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陆空运输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0 日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北京赛区冰上场馆的 15
块冰面呈现出绿色环保属性,其中有 7 块使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相比较常规制冷剂.该 技术可以提升 30%能效,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可回收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该技术在我 国广泛应用.可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与常规制冷剂相比,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广泛使用最有利于减轻或缓解 ( )
A .酸雨危害问题 B .臭氧层空洞问题
C .土地荒漠化问题 D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23.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们应 ( )
①开发新能源②不再使用化石燃料③实行清洁生产④全面封山育林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山东省境内有 10 座黄河大桥和 54 座黄河浮桥。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
浮桥需根据水情变化在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下图为浮桥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相比建造黄河大桥,架设黄河浮桥的优势有 ( )
①架设周期短②科技含量高③运营时间长④施工成本低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5.拆解浮桥主要发生在 ( )
①汛期即将来临前②出现流凌或者凌汛现象时③流量流速稳定时④上游水库即将调水调沙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试卷第6页,共 8页
二、综合题
26.读太阳光照示意图 (阴影表示黑夜)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 1)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 上,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
(2)图中晨昏线 EF 线属于 (填晨线或昏线)。
(3)这一天 A 、B 、C 、D 四点中, 白昼最长的是 ,D 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此时,A 点的地方时是 ,这一天,D 点的日出时间是 ,C 点的昼长是 。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古苏伊士运河开凿于埃及法老时期,是沿尼罗河一条注入红海的枯竭支流开凿而成。1869 年现代 苏伊士运河由法国殖民者历时 10 年开凿完成,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5000 吨轮船可通行。该 运河未沿用古运河曲折路线,而是笔直经过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带,线路沿线有多个天然低洼地带。同 时期,废弃 800 多年的古苏伊士运河被修建者重新开挖,并从伊斯梅利亚修建与现代苏伊士运河平行 的小支线,改称“伊斯梅利亚运河”,使用至今。2015 年,埃及在紧挨现代运河的东侧再修了一条 72 千米的新苏伊士运河,使新旧苏伊士运河能双航道通行,极大地提升了通航能力。下图为苏伊士
运河地理位置。
( 1)与古苏伊士运河相比,分析现代苏伊士运河选线的主要优点。(6 分)
(2)指出现代苏伊士运河修建期间工人会面临哪些恶劣的自然条件。(6 分)
(4)简析新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埃及的意义。(6 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安徽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 (现属江西上饶) 、绩溪 (现 属安徽宣城) 六个县组成。 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 期,明代中期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徽墨是以松烟或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再加骨胶、中药、珠宝 和香料等辅料,经过 11 道工序 (选料→炼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挫边→洗水→填金 →包装) 制作而成的供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每年 10 月至次年 6 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 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 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下图示意古徽州及周边区域。
( 1)分析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6 分)
(2)分析徽州夏季晾墨不利的气候条件。(4 分)
(3)分析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的原因。(6 分)
试卷第 8页,共 8页
长春博硕学校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
高二期初考试地理学科试卷答案
1--5DDBCB 6- 10DCDBD 11- 15BBDBD 16-20CBCDB 21-25DBAAB
26、
( 1) 23°26′S 冬至日
(2) 晨线
(3) B 点 昼夜等长
(4) 12 时 6 时 4 小时
【分析】本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知识,重 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 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据此判断太 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
(2) 随着地球自转,EF 线上的点即将由夜进入昼,因此 EF 为晨线。
(3)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 点纬度与南回归线相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根据示意图判断越 往南昼越长,故白昼最长的是 B 点;D 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
(4) A 点在昼半球的平分线上,地方时为 12 时;D 点在赤道上,6 时日出,18 时日落,C 点日出时 间为 10 时,昼长为 4 小时。
27、
( 1)现代苏伊士运河直接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极大的缩短了航程,获得更大航运量现代苏伊士运河可 以利用沿线多个天然低洼地,引水成湖,减少工程量;洼地湖泊也为航道船只提供补给、休憩和会船 的空间;引海水,避免尼罗河泛滥导致的河道淤塞 (新航道泥沙来源少,不易淤塞),减轻了清淤和 维护任务;选线地区为人烟稀少的荒漠地带,为日后的改造升级留巨大的空间 (利于改造升级)。
(2)饮用水源短缺 (必答点);高温酷热;紫外线灼伤;风沙天气。
(3)实现双向通航,极大提高运河通航能力; 缩短船舶通过运河的时间;增加外汇收入; 拉动就业, 促进运河沿岸整体开发创收。
【分析】本大题以苏伊士运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气候、交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 1)
根据题干文字分析,现代苏伊士运河不需绕行尼罗河,直接连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航程比古苏伊士运 河缩短较多。且现代苏伊士运河利用了线路沿线的低洼地带,据此可分析出能够减少工程量。另一方
答案第 1页,共 2页
面根据图片分析,苏伊士运河宽度有限,其中部的洼地湖泊可以给经过船只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尼
罗河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河流会发生季节性泛滥,会带来大量泥沙易使古苏伊士运河泥沙淤积; 而引海水进入新航道则不易淤积。现代运河区附近是大片的沙漠,扩建改建均不会占用大量人口稠密
区。
(2)根据埃及气候分析可知运河区主要经过热带沙漠气候区,该地区气候常年晴热高温,光照强烈, 紫外线强烈易晒伤;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经常发生沙尘暴天气。
(3)根据题干分析可知,新苏伊士运河的修建能使新旧苏伊士运河能双航道通行,极大地提升了通航 能力,有利于缩短在运河航行的时间。通航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加通过的船舶数量,从而增加通航收 入。新运河的修建,需要增加人员进行维护管理,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周边地区的收入增 加。
28.( 1)多古松,为徽墨制作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 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2)夏季气温高,墨锭干燥过快,易开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持续时间长 (梅雨),易霉 变。
(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禁止砍伐松树,原料缺乏;辅 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 制墨的发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冲击。
(
【分析】
本
意以徽墨的制作发展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
)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 结合材料,徽州成为全国制墨业中心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自然原因:徽州 自古群山环绕,多古松,为徽墨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社会经济原因:古徽州地区文风昌盛、 教育发达,对墨的需求量大;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品质优良。 (2) 结合材料“每年 10 月至次年 6 月在晾墨房进行晾墨,晾墨房需要保持恒温恒湿,还要依据季节 防裂防霉,定期翻面以免变形”分析,徽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持续时间长,空气湿度 大,易导致墨锭霉变;夏季伏旱期气温高,空气干燥,墨锭干燥过快,导致易开裂、变形。
(3) 结合材料“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在机器化的冲击下,传统徽墨制作技艺传承面 临诸多困难”分析,传统徽墨制作劳动强度大、收益不高,年轻人从事制墨的意愿低;机器制墨的发 展,对传统制墨技术产生巨大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墨的需求量减少;徽墨以古松为原料, 随着环保意识提高,禁止砍伐古松,使制墨的原料减少;徽墨需要添加骨胶、中药、珠宝和香料等辅 料,这些辅料日益稀缺,制作成本增加。
答案第2页,共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