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1.19世纪末,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事件是?
2.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战役5个?民族英雄?对中国的影响?
3.《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通商、设厂)?
《马关条约》体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新要求(或体现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哪一条款?
4.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哪场战争?哪次战役?北洋舰队的覆没标志着什么?
5.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 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什么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温故知新
【问题一】
材料中的“搞‘坚船利炮’”指的是什么?
【问题二】
根据材料回答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失败的原因?
我们甲午战败(1895),非由于器械之不精也,资源之不广也,或人才之不足也。我们之败,是败在颟顸[mān hān]落伍、贪污无能的政治制度——我们的“祖制”,也就是属于前一形态的老制度。搞“坚船利炮”搞了数十年,至此朝野上下始如大梦初醒。原来没有个赶上时代的政治制度,则纵有超等的坚船利炮,旧瓶装新酒,也无济于事。
——唐德刚《从晚晴到民国》
洋务运动
腐朽的制度
学技术
学制度
第6课 戊戌变法
(1898年)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二、百日维新
康有为
(1858-1927)
维
新
派
wéi
xīn
pài
【释义】
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又称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梁启超
(1873-1929)
wù xū
背景:
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序幕
一、康有为和公车上书
自学要求:速读第一子目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并做标注(2分钟)黑笔标问题,红笔标答案。
①组织学会
②创办报刊
《时务报》
强学会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国闻报》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③宣传变法
影响: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方式: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梁启超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国闻报》
梁启超
严复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变法图强的观点
1.背景:
2.开始标志:
3.内容:
4.结果
5.影响:
6.主张学习西方的 —— 。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
二、百日维新
自学要求:速读第二子目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并做标注(2分钟)黑笔标问题,红笔标答案。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爱新觉罗·载湉
(1871年—1908年)
1.不甘作亡国之君;
2.亲政后无实权,借变法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统治。
背景:
“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康有为
百日维新的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人民参政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有利于提高军队作战的能力
除“旧”布“新”
得到哪些人的拥护?
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
地主阶级顽固派
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
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维新变法的影响:
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发展
序幕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