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法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2.理解氧化还原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1.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左右的HCl溶液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V[NaOH(aq)]/mL 0 5.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50 19.98
pH 1.00 1.22 1.48 1.84 3.12 3.60 3.90 4.30
V[NaOH(aq)]/mL 20.00 20.02 20.08 20.10 21.00 25.00 30.00 35.00
pH 7.00 9.70 10.30 10.40 11.38 12.05 12.30 12.44
请以NaOH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过程中,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图。
(1)由滴定曲线分析,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曲线对中和滴定操作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首先看横、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其次看起点,起点可以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再找滴定终点和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然后确定中性点(常温下pH=7)的位置;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
1.如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像,根据图像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X的值为0.1
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X的值为0.001
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3.请回答有关滴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曲线如上图所示。
①在图中A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C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
②下列关于上述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
B.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用待装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D.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可用量筒量取
(2)如图表示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3种一元酸,由图可确定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已知: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酸、碱体积相加。可根据图示计算滴定的突跃范围。
(1)该HCl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20.02 mL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9.7,试计算滴加19.98 mL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
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测定。
1.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2.滴定方式及应用
(1)直接滴定法:许多还原性物质Fe2+、NO、H2O2等可用直接滴定法,如5H2O2+2MnO+6H+===5O2↑+2Mn2++8H2O。
(2)返滴定法:例如,测MnO2含量时,可在H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待与MnO2作用完毕后,用KMnO4标准液滴定过量的C2O。
MnO2+C2O+4H+===Mn2++2CO2↑+2H2O,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3)间接滴定法:某些非氧化性物质,可以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例如,测Ca2+含量时,先将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稀硫酸将所得沉淀溶解,用KMnO4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H2C2O4,间接求得Ca2+含量。
CaC2O4+2H+===H2C2O4+Ca2+,2MnO+6H++5H2C2O4===2Mn2++10CO2↑+8H2O。
3.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
(2)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
(3)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4.试剂
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5.实例
(1)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 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红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
终点 判断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Na2S2O3溶液滴定含碘溶液
原理 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 用淀粉作为指示剂
终点 判断 当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6.计算依据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或运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列式进行计算。
7.误差分析
类比酸碱中和滴定处理。
1.某兴趣小组同学用0.100 0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过氧化氢,反应原理为2MnO+5H2O2+6H+===2Mn2++8H2O+5O2↑。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 17.10 18.10 18.00 17.90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1。
(3)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10.00 mL Na2S2O3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查漏,洗涤,用0.01 mol·L-1 I2标准溶液润洗,然后注入该标准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达到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开始读数/mL 结束读数/mL
1 0.10 19.20
2 1.85 20.75
3 0.00 24.06
则废水中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
C.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第5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法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曲线。2.理解氧化还原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1.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左右的HCl溶液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V[NaOH(aq)]/mL 0 5.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50 19.98
pH 1.00 1.22 1.48 1.84 3.12 3.60 3.90 4.30
V[NaOH(aq)]/mL 20.00 20.02 20.08 20.10 21.00 25.00 30.00 35.00
pH 7.00 9.70 10.30 10.40 11.38 12.05 12.30 12.44
请以NaOH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pH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过程中,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图。
答案
(1)由滴定曲线分析,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何变化?
提示 pH发生突变。
(2)滴定曲线对中和滴定操作有何启示?
提示 在pH发生突变的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有利于确定滴定终点。
2.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首先看横、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其次看起点,起点可以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再找滴定终点和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然后确定中性点(常温下pH=7)的位置;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
1.如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像,根据图像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X的值为0.1
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X的值为0.001
答案 A
解析 原盐酸的pH=1,则c(HCl)=0.1 mol·L-1,A项正确、C项错误;滴定终点时加入的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B、D项错误。
2.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答案 B
解析 当曲线a所表示的中和反应刚开始时,溶液的pH=1,说明原溶液是盐酸,所以曲线a表示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故c(HCl)=c(H+)=0.1 mol·L-1,A、C项错误;P点时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生成氯化钠,则溶液呈中性,B项正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且变色现象较明显,所以该中和滴定实验可以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D项错误。
3.请回答有关滴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图中A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C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
②下列关于上述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已知浓度的烧碱溶液
B.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用待装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D.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可用量筒量取
(2)如图表示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相同的3种一元酸,由图可确定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酚酞 甲基橙 ②AC (2)③
解析 (1)①A中pH变化范围在8.2~10左右,指示剂为酚酞,C中pH变化范围在3.1~4.4左右,指示剂为甲基橙。②考查中和滴定基本常识,锥形瓶不能用待装液润洗,B错;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待测液不能用量筒量取,D错。(2)浓度相同的3种一元酸,③的pH最小,说明酸性最强。
4.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已知: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酸、碱体积相加。可根据图示计算滴定的突跃范围。
(1)该HCl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2)若滴加20.02 mL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9.7,试计算滴加19.98 mL 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0.100 mol·L-1 (2)4.3
解析 (1)20.00 mL 0.100 mol·L-1的NaOH溶液和20.00 mL 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aOH+HCl===NaCl+H2O,则该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mol·
L-1。
(2)由于NaOH溶液和HCl溶液均为0.1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等体积HCl溶液中的氢离子物质的量相等,若滴加19.98 mL NaOH溶液到20.00 mL HCl溶液中,则所得溶液含氯化钠和HCl,混合溶液中n(H+)=(20.00 mL-19.98 mL)×10-3 L·mL-1
×0.100 mol·L-1,则混合溶液中c(H+)=,pH=-lg ,pH≈4.3。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
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还可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测定。
1.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2.滴定方式及应用
(1)直接滴定法:许多还原性物质Fe2+、NO、H2O2等可用直接滴定法,如5H2O2+2MnO+6H+===5O2↑+2Mn2++8H2O。
(2)返滴定法:例如,测MnO2含量时,可在H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待与MnO2作用完毕后,用KMnO4标准液滴定过量的C2O。
MnO2+C2O+4H+===Mn2++2CO2↑+2H2O,2MnO+5C2O+16H+===2Mn2++10CO2↑+8H2O。
(3)间接滴定法:某些非氧化性物质,可以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例如,测Ca2+含量时,先将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稀硫酸将所得沉淀溶解,用KMnO4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H2C2O4,间接求得Ca2+含量。
CaC2O4+2H+===H2C2O4+Ca2+,2MnO+6H++5H2C2O4===2Mn2++10CO2↑+8H2O。
3.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
(2)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
(3)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4.试剂
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5.实例
(1)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 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红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
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Na2S2O3溶液滴定含碘溶液
原理 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 用淀粉作为指示剂
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6.计算依据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或运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列式进行计算。
7.误差分析
类比酸碱中和滴定处理。
1.某兴趣小组同学用0.100 0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过氧化氢,反应原理为2MnO+5H2O2+6H+===2Mn2++8H2O+5O2↑。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 17.10 18.10 18.00 17.90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 (1)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30 s内溶液不褪色 (2)0.180 0 (3)偏高
解析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30 s内溶液不褪色。(2)由于第一次数据误差过大,故舍去;根据反应2MnO+5H2O2+6H+===2Mn2++8H2O+5O2↑,分别求出其他三次的c(H2O2),最后求出c(H2O2)的平均值。(3)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导致读取的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2.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10.00 mL Na2S2O3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查漏,洗涤,用0.01 mol·L-1 I2标准溶液润洗,然后注入该标准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
(2)步骤③达到滴定终点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开始读数/mL 结束读数/mL
1 0.10 19.20
2 1.85 20.75
3 0.00 24.06
则废水中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
C.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答案 (1)淀粉溶液 (2)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0.038 mol·L-1 (4)AD
解析 (1)本滴定实验原理为利用I2+2Na2S2O3===2NaI+Na2S4O6测定消耗I2的量,从而确定Na2S2O3的物质的量浓度,故所用指示剂用来指示溶液中是否含I2,应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2)淀粉遇碘变蓝,滴定终点为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从图表中数据可知,三组数据分别为19.10 mL、18.90 mL、24.06 mL,24.06 mL误差太大,舍去;根据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分别求出其他2次的c(Na2S2O3),最后求出c(Na2S2O3)的平均值。(4)依据c(待测)=进行如下分析。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会导致c(标准)偏小,则V(标准)偏大,故导致测定结果偏高,A正确;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导致待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低,B错误;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由于气泡占有空间,则会导致V(标准)偏小,使测定结果偏低,C错误;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导致V(标准)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