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过程,受到科学史的教育,激发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态度的形成。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阅读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猜想
盖天说起初主张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盘,后来改为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盖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猜想
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太阳
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可能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逻辑推理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实践
读图思考,麦哲伦船队一次经过的海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科学技术
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并谈谈你的感悟。
猜想
实践
推测
科学技术
思考: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月食
地球的真实形状
(不规则球体)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紧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股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有多大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1亿万千米2
极半径
赤道半径
地球的基本数据
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这里的“地”指的是哪里?
赤道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认识地球仪
思考:地球仪是否就是地球真实面貌的全部反映?
赤道
北极点
南极点
地轴
不是,只是地球的模型,部分反映地球的情况。
课堂巩固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椭圆形 C.不规则球体 D.扁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