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06 07: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热容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科学思维
经历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了解“热岛效应”,有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经历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经历从物理
现象和实验中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
3.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
三、教学分析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在本课设计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做小风扇实验,先让小风扇接通电源,观察小风扇转动,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问题:
1.风扇转动的原因是什么?
再在插头处接入二极管,用手拨动风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二极管为什么会发光?(打开课件)
(二)新课讲解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提问:为什么同一时刻走在沙子上和水中有不同的感受呢?(播放图片)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重点强调实验的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信息快递的内容【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找两位学生给大家做演示实验。同时引导学生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比热容
1、引入
结合刚才的实验,让学生明白:由于不同的物质吸热本领不同,在物理学上就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启发学生联系密度的定义方法,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2、定义
3、单位及读法
4、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5、组织学生查比热表,获取信息6、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解释相关现象
(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温差较大?(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7、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产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实例。
(1)北方冬季的“水暖”(水放热)(2)汔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吸热)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