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0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50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6 09: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俞正燮《癸已类稿》
材料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存在于那个时期?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含义:世官制是一种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也称为“世卿世禄制度”。
(2)选官标准:血缘 ( 3)选官方式:世袭
(4)结果: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5)影响
积极:(血缘) 贵族政治。形成了各级宗族长同时也就是各级官长,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统治模式、格局。稳定统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消极:但重血缘、轻才能,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长远发展。
(6)衰亡: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以广泛选贤任能的官史选任制逐步确立。到战国中后期,选任制基本确立。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政治秩序开始瓦解,各诸侯国走上了争霸之路,需要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尚贤择能的观念蓬勃发展起来。秦、齐等国开始突破世官制,大胆起用身份地位不高甚至奴隶出身的人。世官制虽然还存在,但已经岌岌可危。
荐举(自荐)
毛遂自荐
荐举(他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以上材料反映选官制度是什么?存在于那个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2、春秋战国--西汉初:荐举功劳制
(1)产生:
(2)
(3)标准:
(4)特点:
(5)影响:
材料二: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李悝相魏文侯时说:“为国之道 , 食有劳而禄有功 , 使有能而赏必行 、 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是什么制度?
客卿制(荐举)
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 起,各
国争霸图强的需要。
含义:
才能 军功大小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世官制取消。
荐举(自荐和他荐)功劳制(军
功爵制)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是一种
适合战时(临时)状态下的选官方式。
功劳制(军功爵制)
“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级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韩非子·定法》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2、春秋战国--西汉初:荐举功劳制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从世官制向荐举功劳制的转变,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血缘
尚贤
选官标准:
选官权力:
贵族垄断
逐渐集中于君主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上述材料反映选官制度是什么?存于那个时期?
材料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
材料二: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臣请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者,以吏为师。
3、秦统一后: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军功爵制、文法吏)
(1)概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指百姓和普通官吏都要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后者负责宣讲法律和君主的旨意。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3、秦统一后: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军功爵制、文法吏)
秦朝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韩非子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文化制度、教育制度。
(1)背景:①法家思想成为国家指导思想;②吸取了历史教训。
(2)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3)目的: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结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5)影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
消极: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3、秦统一后: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军功爵制、文法吏)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4、汉朝:察举制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1)内涵:
(2)内容:①常科 ②特科。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材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根据上述材料和下面科目内容,你能得出察举制选拔标准吗?
(3)标准:
(4)时间:
汉武帝创立,流行于两汉
品德、才能(孝、廉)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4、汉朝:察举制
材料1: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材料2: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结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
——白寿彝《中国通史》
影响:
积极①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开创我国选官制度的新途径,选拔官员走向制度化。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②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局限:容易任人唯亲,缺乏严密的考核机制,官员易徇私舞弊,贿选之风盛行,滋生腐败;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征辟制
1、时间:汉朝
2、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武帝自为太子闻(枚)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
——(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征召: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隐居严穴之士”重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的特征是“德举”。
汉初,掾吏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後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考十二》
辟除:各级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属吏可以由其长史自行选拔与任命。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材料一: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杜佑《通典》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存在于那个时期?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220年曹丕推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纲要上P38
创立:
220年,魏王曹丕采纳礼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
方式: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家世
史料1: 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评价:
积极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②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后期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士)族”的局面,阻碍社会阶级流动;
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6、秦汉——上计制


中央
县或侯国将户数增减、农田垦植、钱谷收入、社会安定等状况,上报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负责核实政绩的虚实
御史
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如何认识上计制:
①使封建统治者及时了解各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等状况,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②成为考核官吏和澄清吏治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
◎西汉十三州分布图
中央 秦:御史大夫
汉: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地方 秦:监察御史
汉:(州)刺史
官员监察
秦汉
影响:
前期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后期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导致国家分裂。
秦汉:
⑴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⑵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位卑权重,代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
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 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樊树志《国史概要》
【随堂演练】在汉代,察举的第一步即是乡里的评议,乡里由威望者主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客观的,对察举对象进行评议内容包括:品行是否符合标准、才干是否满足需求等。然后,由中央考核并授官。由此可知汉代察举制( )
A.选拔人才相对客观 B.只重考查官员品行
C.世人舆左右选官 D.实行分科考试制度
【随堂演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五次“巡行”,并用刻石的方式宣扬自己的功绩。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关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在郡一级行政区划中设监御史监察地方
B.秦始皇设丞相监察百官
C.汉武帝时的“州”是监察区划而非行政区划
D.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地方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一)隋唐至两宋:科举制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官员选拔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材料一: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吗?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一)隋唐至两宋:科举制
1、隋唐:确立和完善
①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③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需要;
⑤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的经验基础。
(1)背景:
②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难以维持;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一)隋唐至两宋:科举制
1、隋唐:确立和完善
①隋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
③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需要;
⑤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的经验基础。
(1)背景:
②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难以维持;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2、历程:
开始
形成
增加科目
武举殿试
提高地位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3、标准: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才学)
4、内容:
5、特点:
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制举和常举)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6、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6、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材料1: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材料2: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脚色
③所习经典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拆去糊名弥封
影响:扩大官吏来源,巩固统治,稳定社会。提高官员素质,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二)隋唐至两宋:考核制度
变化: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1、隋唐:考核制度
2、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磨勘: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四善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三)隋唐至两宋:监察制度
1、隋唐: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
2、两宋: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继承:承唐制设御史台
创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议事权,谏官拥有了监察权。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随堂演练】唐朝前期,进士科选才多注重考生文章或诗赋的文辞是否俊美华丽;天宝年间,进士科中官吏的选拔则更加注重实际能力。这体现了( )
A.选官方式发生变化 B.科举制运行有失稳定
C.社会公平难以保证 D.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
【随堂演练】从997年到1124年(宋太宗至宋徽宗时期),平均每年有200多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当时1.2万名甚至更多的高级官僚队伍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出身科举;这一时期,获得功名的人实际上也占据了朝中的显要位置。这反映了宋代( )
A.积贫积弱的根源 B.社会流动的加速
C.文官制度的鼎盛 D.门阀士族的消亡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1、元朝:科举制(时断时续)
延祐复科 元朝恢复科举的历史事件。皇庆元年(1313年),提倡汉化运动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年)8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延祐二年2月和3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史称“延祐复科”,本次科举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内容。(理学官学化)等级色彩浓厚
拓展:从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创新先例。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元代科举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戊戌选试、延祐复科、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
(一)元明清选官制度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2、明清:科举制(走向衰落)
(1)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2)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3)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2、明清:科举制(走向衰落)
八股取士:明代成化以后,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格式严格,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2、明清:科举制(走向衰落)
历史纵横: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卷制度,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 从 1427 年 起, 在 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 100人,其中南方 60人,北方 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 55%、35%和10%。
【思考】怎样看待材料中的南北分卷制(南北榜争)?
①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二)元明清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明清:考核制度(严密)
名称 考核时间 目的或结果
考满 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 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材料:(明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诏)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品格低下)者免为民 —《明史·选举制》
清朝: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二)元明清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2、元明清的监察制度
元朝的监察制度
1.内容
监察机构严密
2.特点
元朝行政体制示意图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二)元明清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2、元明清的监察制度
明的监察制度
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地方:督抚、十三道巡按御史、各省设提刑按察司
(1)①督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②六科给事中封驳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稽查六部百司;
(2)位低权重
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该机构反映了明代君主个人独裁统治的特色。这类机构多由宦官直接掌管,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牵制作用。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
(二)元明清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科道官可“纠动百司,辨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
——刘战、谢茉莉《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
清: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地方: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督察院仍监察百官。
2、元明清的监察制度
清的监察制度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谈谈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1: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3: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4:“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材料5:(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1)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1)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抑制了科学的发展。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2)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品德的考察
(3)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
【深化认识】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懦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偶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深化认识】对科举制的评价
时期 制度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两汉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曹丕开始推行) 九品中正制
隋唐—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血缘
军功
孝廉
(品德和才能)
法家思想
家世、道德和才能
只看家世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贵族政治形成)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思想文化专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官制度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
由血缘、家世门第演变为才能、学识。
选拔方式:
由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拔原则:
选官基础: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
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趋势的影响
影响:
①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小结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标准 特点
秦汉 ①内容全面
②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
③考核机构专业化
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
⑤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流于形式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政绩
考满和考察
政绩、贪酷和不作为
京察和大计
才能、操守、政务
P34学习扩展: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积极: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政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局限: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启示: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小结
朝代 中央 地方 特点及影响
秦朝
1.积极:利于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
2.局限:受制于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3、实质: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御史大夫
监察史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御史台(御史大夫)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都察院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1.监察机构设置传承有序
2.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
3.位卑而权重
4.直接隶属于皇帝
5.组织独立,自成体系
本课小结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秦汉——御史大夫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四善二十七
明清——考满、考察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
③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①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②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③考核日趋严格
逐渐制度化 、专职化、体系化
演变趋势
趋势:考核内容有针对性;考核与监察相结合;考核与奖惩相配套;考核监察渐归中央
认识:中国古代官僚的选拔和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随堂演练】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京官和在外知县中政绩卓异者,经内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
A.注重官员能力资历 B.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C.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D.注重对监察官员的经费投入
【随堂演练】明清取士以八股文为主,全篇由十个部分组成、字数固定,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立言,依格式填写。其中“起股”至“束股”四股,每股必须有两组排比对偶语句,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共合八股。这一作法( )
A.严重束缚了学子思想 B.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
C.开启了选官制度革新 D.保证了科举选拔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