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元素周期律
3.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以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以及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会元素周期律(表)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2 化学键
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概念。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及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内容标准】
1. 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 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 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业要求】
【能力要求】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规律
三、元素的推断
四、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判断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如Zn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Zn>Cu。
(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就越强。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5)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如还原性Na>Mg,则金属性:Na>Mg,氧化性:Na+一、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①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
②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
注意事项
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Cl,则非金属性:F>Cl。
(2)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在黑暗中就可反应,Br2与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则非金属性:F>Br。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如酸性:HClO4>HBrO4,则非金属性:Cl>Br。
(7)根据与同一种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进行判断。例如:Cu+Cl2 CuCl2 ,2Cu+S Cu2S,即得非金属性:Cl>S。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6)置换反应: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Br。
(5)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如氧化性Cl2>Br2,则非金属性:Cl>Br。
【课堂练习】
1、工业上制取冰晶石(Na3AlF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
反应物中有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下列能判断它们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原子达稳定结构得到电子的多少 D.单质与同浓度酸发生反应的快慢
A
【课堂练习】
2、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性质比较:①甲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比乙元素的低;②甲元素的单质能氧化乙元素的阴离子;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强;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的数目比乙多;⑤甲元素的单质比乙元素的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上述能够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C
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有:
三、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及规律
① 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② 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候,核电核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
③ 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与核电核数都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课堂练习】
3、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一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离子半径A2-大于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B)>r(A)>r(C)
C.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C-)>r(B2+)>r(A2-)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B>A>C
B
4、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Na+B.S2->Cl->Na+>Al3+
C.NaD.CsB
【课堂练习】
元素推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在选择题中体现),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位置、性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四、元素推断
四、元素推断
1、一般解题思路
2、具体方法
5、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单质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A
【课堂练习】
6、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F六种粒子,其中只有C、D是分子,其余四种均为离子,且每个粒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已知A、E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阳离子,六种粒子间存在下列关系:
①A、B两种粒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D两种分子;
②通常情况下C为气态,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1 mol B离子与1 mol E离子作用可生成2 mol D分子;
④向含F离子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W,C的溶液过量时沉淀不消失,若加入含大量B离子或大量E离子的溶液,沉淀W溶解。
【课堂练习】
(1)粒子B的化学式是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粒子E的名称是___________;粒子F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过量C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含大量B离子的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
极性共价键(或共价键)
水合氢离子
第三周期ⅢA族
【课堂练习】
五、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判断
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B
【课堂练习】
8、在H、Na、O、Cl四种元素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写氯的氧化物)。
NaH、Na2O、Na2O2、NaCl
H2O、H2O2、HCl
9、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
B.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低
C.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为离子化合物
D.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课堂练习】
B
10、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KOH、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填写物质的序号,下同),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
⑤⑥
②
【课堂练习】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
(3)①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①③④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