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全集与补集(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全集与补集(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7 15:4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单元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教学内容 1.3全集与补集(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全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易混点) 2.理解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并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重点、难点) 3.会用Venn图、数轴进行集合的运算.(重点) 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核心素养 1.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全集与补集,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升直观想象素养; 2.能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并能进行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间的转换,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集与补集的含义,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学内容。 难点:全集的理解,补集应用中方法规律的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优势: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全集与补集的知识,结合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诸如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等数学素养,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学生劣势:学生学习目标模糊,数学“四基”薄弱,学习习惯和还未完全养成。思维还未完善(直观素养、抽象素养、逻辑推理等) 预备策略: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在具体问题情景中,能根据需求进行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换,熟悉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表述方式,并能使用符号语言表述数学对象,积累数学抽象经验。用集合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对象进行判断与归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 (2)在有理数范围内解方程: 思考:方程相同,为什么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思考和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强调全集的概念引入本课内容
新知讲授 【知识一:全集】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记作U . 例1.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 A={1, 2, 3}, B={3, 4, 5, 6},求CUA , CUB.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作个别指导,待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完后,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及时给予评价. 依题意可知, U={1, 2, 3, 4, 5, 6, 7, 8}, A={1, 2, 3},B={3, 4, 5, 6}.所以 CUA={4, 5, 6, 7, 8}, CUB={1, 2, 7, 8}.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通过检查,进行反馈
【知识二:补集】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的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即 例2.设全集, , ,求,.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作个别指导,待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完后,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并及时给予评价. 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有: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种. 所以A∩B=. A∪B={x|x是锐角或钝角三角形}, CU(A∪B)={x|x是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通过检查,进行反馈
课堂小结 补集及其运算性质 (1) (2)U (3) (4) (5) (6) ; 学生思考回答,其他同学与教师补充。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并给出思考题。
作业设计 对应分层作业 完成作业。 完成课后作用,巩固回忆知识。
板书设计 补集及其运算性质 (1) (2)U (3) (4) (5) (6) ; 例1 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