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作业检测
一、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石钟山记》)
材料二: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余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鋐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
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余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已巳,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B.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C.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D.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又叫“编钟”,多为青铜制,古代汉族传统的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B.无射,六律之一。阴阳各六律合称“十二律”,后人把它与十二天干相对应,表示月份。
C.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D.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游记,全文详述了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
B.苏轼与长子深夜乘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如猛兽奇鬼,栖鹘闻人声惊飞,鹳鹤若老人咳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阴森恐怖。
C.在游南北石钟山时,章潢发现南钟山和北钟山都有观音阁,并且南北石钟山左右石壁、临江景色都一样美,且风水搏之,皆能有声。
D.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章潢与苏轼都反对李渤用敲打石头辨别其声音的清澈或混浊,但都认同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声如洪钟的记载。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取材于北宋苏轼《石钟山记》)
(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取材于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去
B.徐而察之 徐:仔细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D.烛而登,其地平坦 烛:用烛光照明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独与迈乘小舟 夫人之相与
B.且多小诗 且何谓阁子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至今游石钟山者
D.郦元之所见闻 不知何人所作也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B.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C.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课内文言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中“丁丑”是用来纪日的。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B.“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中“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C.“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秀才”是指科举考试中通过了院试获得的称号。
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中“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寺僧让小童持斧敲击一二乱石,是为了表明石钟山上的石头音质动听。
B.苏轼之所以与苏迈乘船至绝壁之下,是想亲自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C.到清末,还有很多游览石钟山的人相信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理由的看法。
D.彭雪琴曾在冬日进入石钟山下的洞内游赏,但他并不是第一个进洞的人。
10.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何独兹山为然乎?
11.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注】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张君梦得,即《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字梦得,又宇惺俭,当时贬为黄州(齐安)主簿。
材料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三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馀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馀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己已,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箕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楚王A之所以B为乐C与庶人D之所以E为忧F此则G人之变也H而风何与I焉?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海相若”与“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若”字含义相同。
B.谪,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与《陈情表》中“除臣洗马”的“除”含义不同。
C.“殆与余同”与“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殆”字含义相同。
D.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日这一天,又称“生魄”“哉生魄”等。
14.下列对三则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一开篇并未从亭子本身入手,而是从长江水势逐渐涨大说起,为全文观胜和“快哉”主题的展开积蓄了充沛的文气。
B.文本二首段作者用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排比、贴切的拟声词等描绘石钟山月夜的景象,议论与描写并举,创造出独特意境。
C.苏辙所称道的超然物外,不以得失荣辱为怀的人生观,与张梦得、苏轼二人旷达乐观的个性相合。
D.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章潢与苏轼都反对李渤用敲打石头辨别其声音的清澈或混浊,但都认同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声如洪钟的记载。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吆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6.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堡侩》中说道:“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苏轼兄弟对“兰台公子”的言论持何种态度,并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 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 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二)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而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①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②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注:①即文与可,北宋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②筼筜谷:山谷名,在今陕西洋县西北,以盛产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著名。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C.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D.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丑:干支之一,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来作为纪年的一种方法。
B.适:“适”字在古文中有多个义项,此处与“始适还家门”中均为“到”的意思。
C.轮扁:古人的一种称谓方式,可以将身份置于名之前,类似的还有庖丁、师襄。
D.缣素:丝织品,带黄色的称为“缣”,洁白的则称为“素”,后统而言之称为“绢”。
19.下列对两段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中着力描写了阴森恐怖的石钟山夜景,渲染凄清冷厉的气氛,衬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士大夫“不肯夜泊”的行为埋下了伏笔。
B.选文(一)中运用了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方法,把大石、栖鹘、水波的形态或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选文(二)先引述总结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意在陈述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来表达对文与可的推崇和怀念。
D.两段选文均属于“记”,这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叙述、写景、状物、抒情,但不用于议论。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2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重在表现苏轼与文与可两人深厚的情谊,文章语言朴素,叙事真实自然,请结合选文(二)第二段概括作者所记的趣事。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乙)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B.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在这里表示“……的原因”。甲文中的“所以”和《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两句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B.无射,周景王曾命铸造“无射”钟,和黄钟、大吕、中吕、南吕等一样,“无射”是十二音律之一。
C.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D.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反之为阴。例如:《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就是指泰山的南面;“其阴”,就是指泰山的背面。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B.甲文中第一段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有山水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态的刻画等等,写得生动形象,跌宕起伏,惊险曲折,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神。
C.乙文中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象征某种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作者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其中最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物”。
D.以上两个文段形似游记散文,但都落脚于议论。它们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二者都采用了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石钟山记》)
文段(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彰雪琴待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衣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润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C.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D.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神仙的住所。
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
B.文段(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段(二)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D.文段(二)认为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2)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30.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河,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注]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盂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张君梦得,即《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字梦得,又字惺俭,当时贬为黄州(齐安)主簿。
文本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文本三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呔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余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已巳,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箕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
3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楚A王B之C所D以E为F乐G与H庶I人J之K所L以M为N忧O此P则Q人R之S变T也U而V风W何X与Y焉?
3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海相若”与“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若”字含义相同。
B.谪,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与《陈情表》中“除臣洗马”的“除”含义不同。
C.“殆与余同”与“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殆”字含义相同。
D.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日这一天,又称“生魄”“哉生魄”等。
33.下列对三则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一开篇并未从亭子本身入手,而是从长江水势逐渐涨大说起,为全文观胜和“快哉”主题的展开积蓄了充沛的文气。
B.文本二首段作者用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排比、贴切的拟声词等描绘石钟山月夜的景象,议论与描写并举,创造出独特意境。
C.苏辙所称道的超然物外,不以得失荣辱为怀的人生观,与张梦得、苏轼二人旷达乐观的个性相合。
D.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章潢与苏轼都反对李渤用敲打石头辨别其声音的清澈或混浊,但都认同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声如洪钟的记载。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
(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5.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说道:“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苏轼兄弟对“兰台公子”的言论持何种态度,并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D.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3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是年号纪年法;“丁丑”与“是月丁未”(《登泰山记》)都是用干支法来纪日。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两句中的“适”字含意不同。
C.“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与“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两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D.“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意不同。
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就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B.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C.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是说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但不能说清楚。
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40.苏轼在游玩石钟山后,得出了什么论断(请用原文回答)?这一论断在治学方面给你什么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水经》云:“彭□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1.在□处填写正确汉字。
彭□之口有石钟山焉。
42.选出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神宗年号) B.枹止响腾(喧闹)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因此) D.汝识之乎(知道,懂得)
43.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周景王之无射也/此世所以不传也
B.今以钟磬置水中/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扣而聆之/徐而察之
D.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44.赏析文中画线句。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二)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ì)”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C.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D.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神仙的住所。
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
B.文段(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段(二)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D.文段(二)认为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3)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49.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51.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水经注》是为《水经》一书撰写的注文,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5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54.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二、小阅读-课内
55.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三、材料作文
5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苏轼的《石钟山记》“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辫伪的旨趣”。而求真辨伪的过程中,大抵要经历“质疑、求实、反思”三个阶段。这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求知还是人生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照搬古文内容,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选择类
57.下列加粗字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此独以钟名
C.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它,自认为得到了它的事实。
(2)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
5.B 6.D 7.D 8.C 9.A 10.(1)凡事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从主观上判断它的有和无,可以吗?
(2)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3)为什么只有这座山是这样命名的呢? 11.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是因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乐音而得名,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
②进而基于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认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③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12.CFH 13.A 14.B 15.(1)即使是用蓬草做门,以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对着西山的白云作揖(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自得其乐、使自己舒适)呢?
(2)于是登上阁中的小轩,仔细一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
(3)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4)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茂盛啊,只不过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
16.苏轼兄弟都持否定的态度。
理由:苏轼认为风是自然之物,刻意区分雌雄,是强词夺理之说。苏辙则认为宋玉在楚王面前,将风与雌雄附会,或许是出于讽谏。风本无雌雄之分,人的感受不同是由于人的境遇不同。
17.C 18.B 19.D 20.(1)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
(2)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21.第一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二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三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与可夫妇为之喷饭。
22.C 23.A 24.C 25.(1)(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石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样的声音。
(2)有了志气与体力,并且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26.B 27.A 28.C 29.(1)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
(2)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候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 30.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
②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
③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
④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⑤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31.GOU 32.A 33.B 34.(1)即使是用蓬草做门,以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对着西山的白云作揖(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自得其乐、使自己舒适)呢?
(2)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于是登上阁中的小轩,仔细一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
(4)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茂盛啊,只不过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
(5)抬头观览宇宙之广大,低首细察万物之众多,借以纵目观察,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令人愉快的啊。 35.苏轼兄弟都持否定的态度。
理由:苏轼认为风是自然之物,刻意区分雌雄,是强词夺理之说。苏辙则认为宋玉在楚王面前,将风与雌雄附会,或许是出于讽谏。风本无雌雄之分,人的感受不同是由于人的境遇不同。
36.B 37.C 38.D 39.(1)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那个事情的真相。 40.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们在治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不能仅凭主观臆断。
41.蠡 42.B 43.A 44.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5.B 46.A 47.C 48.(1)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2)但凡有裂缝,风和水相遭遇,都有噌镗鞯的声音,为什么只有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
(3)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候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 49.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膳食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
②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
③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
④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⑤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50.B 51.C 52.C 53.(1)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2)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吗? 54.①郦道元讲述太简略;
②渔夫水师不会表达;
③李渤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55.关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虽然早有成说,但本文作者却不一味迷信和盲从古人,而是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在“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虽然石钟山一带地处偏僻,地势险要、风险浪恶,但他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结论,这话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56.例文:
质疑求实诚可贵,反思自我价更高
有人说,苏轼的《石钟山记》“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而求真辨伪的过程中,大抵要经历“质疑、求实、反思”三个阶段。我认为当代青年也应当学习苏轼的这种精神,方可有所作为。质疑求实诚可贵,反思自我价更高。做时代的冲浪者,理应与时俱进,勇敢向前!
疑,是为求实而疑,求实是质疑的核心驱动力,是质疑的最终目的。莱辛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对真理的追求即是求实,唯有秉持着求实的长明灯,以质疑为剑,才能在探求真理这条黑暗无光漫漫长路上走下去。正是因为怀有这求实之心,华罗庚才能在19岁时就大胆质疑数学权威,才会对千百年前诗人笔下的塞外雪夜中的大雁质疑;正是有这求实之心,伽利略才在斜塔上扔下两个一大一小的球,打碎了古贤错误的理论。倘若没有求实之心的支持,质疑就变成哗众取宠,夺人眼目却又无实际意义的空架子,只为疑而疑,就只能成为如今人们常说的“杠精”罢了。所以,疑,应是为了求实而疑。
疑后当求实,求实是质疑的最终目的。如提出质疑之后,却不去求实,就等同于前功尽弃。华罗庚对大雁的出现提出质疑后,并没有止于质疑这一步,而是通过咨询专家来求实;《河中石兽》中提出石兽应往下沉的人虽能对大众的观点提出质疑,但他却不像老河兵那样做到求实。倘若世界上人人都大声质疑,空谈阔论,而却无人去求实,那么真理之树便只是开满鲜丽虚华的花朵,而无法结成鲜甜美味的真理之实。质疑是求实之心的外在表现,求实是质疑的内在支撑。在追寻真理的漫漫长路之上,定要秉住求实之明灯,才能让质疑之剑直指要害,斩断虚假的阻拦,寻找到真理的所在。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满,总有一定缺陷存在,但正所谓大成若缺,反思缺憾与不足才能使这个世界更进一步。反思是一种独立、不断超越的向上精神,任何个体、领域、甚至国家都需要这种反思精神。公司职员出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田中耕一的成功正来源于这种反思精神,他在一次实验操作中错把一些钻倒入了实验台中,但仪器中却出现了一个意外的高峰。他没有像其他职员那样将它当做噪音忽略,而是不断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高峰?经过多次实验求证,理论分析,田中耕一发明了新一代质谱仪,发明了大分子测质量的方法,并非错误和运气造就了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他一以贯之的反思,不放过任何错误的精神与态度。
质疑求实诚可贵,反思自我价更高。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必须对世界质疑求实,并能加以反思,在不断发现缺点与错误中勇于革命,在不随波逐流,身体力行中寻找实情真相,给世界以正确的答案,给自己以最好的人生画卷。
5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