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细菌的发现史。
(2)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3)尝试通过对细菌和动植物进行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2)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生活习惯不卫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细菌的发现史。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常温下存放3天的剩牛奶,常温下死亡3天的小鱼,常温下存放3天的猪肉,细菌发现史的视频资料等,细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图片或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常温下装在矿泉水瓶里存放3天的剩牛奶、常温下死亡3天的小鱼、常温下存放3天的猪肉。提问:这些食物都存放了3天,如果打开瓶盖,你会闻到什么气味?这些食物为什么会发臭?这些食物上的细菌是如何产生的?
(二)互动授课
1. 介绍列文虎克和他发明的显微镜,重点介绍列文虎克发现细菌所引起的轰动——不可一世的俄国彼得大帝和尊贵的英国女皇也亲临列文虎克家中,想从他的显微镜里看看那些神奇的小生物!
教师进而提出当时人们共同的疑问:这些微小的生物真的很神奇,但它们是从哪来的?带着疑问继续往下看。
19世纪时,许多著名科学家都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例如,煮沸过的肉汤会自然长出细菌,使肉汤变质。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同学们接着往下看。
介绍巴斯德经典的“鹅颈瓶实验”。指出巴斯德是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来揭示真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教师根据情况简单介绍巴氏消毒法。
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观察电镜下的几种细菌的形态图。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菌,说出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它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吗?
学生: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细菌是独立生活的。
(2)结合细菌的结构图,说出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
学生: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孢。
(3)细菌与动物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细菌和植物细胞有什么不同?
学生: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5)根据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不同推测,它们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
学生:不同。植物的营养方式是自养,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6)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及作用是什么?
学生: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巩固对细菌结构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抢答,加强记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
①荚膜和鞭毛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有的细菌二者都有,有的细菌二者都没有。
②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有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是自养生物,这部分细菌属于生产者。
3. 播放细菌的生殖过程以及芽孢的形成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细菌是怎样繁殖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学生:分裂生殖。
(2)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细菌个体微小,易扩散;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能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教师补充说明:芽孢只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
4. 再次向学生展示课前展示过的存放了3天的食物,请学生回答课前的三个问题,并且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归纳食品保鲜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