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1生命的诞生教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6.1生命的诞生教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6 10: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依据。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生命起源的实验依据。
2.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相关视频,各种生命起源学说的资料,米勒实验的动画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视频,提问:视频中展现了哪些内容?在地球上,生命千姿百态,那么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呢?
(二)互动授课
1. 生命是什么?最早的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起源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
(1)神创论。提问:同学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
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神创论的观点不正确。
(2)自生论。教师讲述:范·海尔蒙特认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我国古代认为有:腐草为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等。这个观点能证明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提问:肉汤中的微生物是不是肉汤自己产生的?
教师介绍巴斯德的鹅颈瓶肉汤实验的过程,展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肉汤腐败是由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引起的。从而彻底否认微生物可以“自生”的说法。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56页的内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原始地球的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火山频繁爆发,岩浆四处奔流,地壳不断运动,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学生:原始大气中含有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等。
(3)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学生: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4)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原始的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 原始地球上形成生命有科学依据吗?我们看看米勒是怎么回答的。播放米勒实验的动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讨论”的内容,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米勒实验中运用了哪些气体?
学生:水蒸气、氨、氢气和甲烷等气体。
(2)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的是什么?
学生:火花放电模拟的是闪电。
(3)米勒实验得到了什么物质?
学生:米勒实验得到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4)米勒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米勒实验证明了化学进化论中,从无机小分子物质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实现的。
4. 过渡提问: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学生: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
教师通过介绍结晶胰岛素的合成,帮助学生理解从有机小分子(氨基酸)合成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是完全可能的。
5.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推测一下原始生命可能的产生过程。教师再一次播放有关视频,师生共同总结生命起源的过程:
第一步:由无机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第二步: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逐步形成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这些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教师举例说明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中的研究进展,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现存的生命,尤其是濒临灭绝的生物。
五、板书设计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