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6 22: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015年,我国科学家在东北长白山地区,监测到东北豹42只,雄性21只,雌性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思考:为什么要对东北豹进行数量调查并分别统计其雌雄数目?
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不仅是为了了解种群的数量现状,还是为了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什么是种群?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
温故知新
理解种群:
(1)一“全”:指全部个体,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有性别差异的生物包括雌雄个体。
(2)二“单”:指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三“同”:指同一物种、同一时段、同一区域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温故知新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如何确认放牧量,从而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
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概念:
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每平方米草地的蒲公英数量;每立方米水体中鲫鱼的数量。
(2)计算: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研究意义:
① 害虫的防治
②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种群密度
1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一般
种群密度较高
适合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生物种群
(1)逐个计数法
斑马
珙桐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如何调查某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思考: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2)估算法
① 诱捕法
如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样方也叫样本,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
(2)估算法
② 样方法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思考:
1.为什么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易于辨别个体数目。
2.样方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准备、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调查草本植物,样方的大小通常为1m×1m;调查灌木,样方的大小通常为3m×3m;调查乔木,样方的大小通常为10m×10m。
3. 如何确定样方的大小?
乔木:10m×10m
灌木:3m×3m
草本:1m×1m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取样多少随调查的总体面积而定。一般来说,选取的样方越多,求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
取样关键: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使估算值更接近真实情况;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5. 取样的关键、取样方法有哪些?
4. 如何确定样方的多少?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随机取样方法
种群密度
N1+N2+N3+N4+N5
5
N1
N5
N4
N3
N2
① 五点取样法
(适用于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地块)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随机取样方法
② 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方形地块)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6. 计数时,位于边界上的个体如何计数?
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如果该样方的面积为1m2,则该样方的蒲公英密度为多少?
蒲公英
其他植物
1
2
3
4
5
6
7
8
9
9/1=9(株/m2)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
8. 适用范围:
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如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
昆虫卵
蚜虫
跳蝻
7. 如何计算种群的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注意事项:
归纳:
1.调查对象的选择:一般选择易于辨别个体数目的双子叶植物。
2.样方大小的确定:样方的大小应该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如草本植物一般1m2、灌木9m2、乔木100m2。样方大小要适中。
3.样方数量的确定:相对多一些较好。样方数量越多,调查的结果越接近实际情况。
4.取样方法的选择:根据取样地点确定取样方法,注意要随机取样。
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山上现存鸡的数量吗?那应该如何调查呢?
思考: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③ 标记重捕法
A.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B. 方法步骤:
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捕捉
标记
重捕
放回
计算
充分
混合
随机取样方法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标记重捕法估算动物种群密度原理:
第一次捕捉并标记
放回
第二次捕捉
即:
m为重捕中标记数;
n为种群个体总数
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因为 M : N = m : n
m
M×n
所以 N=
C.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重捕标记数
初次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
N为个体总数;
M为初次捕获并标记数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典例分析
例如: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大概有多少只?
该农田的种群密度是多少?(单位为只/公顷)
133/2=66.5(只/公顷)
133只
m
M×n
N=
=
42×38
12
=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a. 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
b. 标记物要牢固,不易脱落
c. 标记物不要太显眼,以防其被敌害捕食
d. 调查期间种群数量没有大的变化(无迁移、出生和死亡)
e. 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影响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f. 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的机会相等
给藏羚羊标记用的项圈
D. 标记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1.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数量少的种群:
2.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
估算法
(抽样调查法)
逐个计数法(直接计数法)
多用于活动能力弱或不活动的生物。如:植物、昆虫卵、树叶上的蚜虫、跳蝻等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黑光灯诱捕法:
昆虫的趋光性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小结
归纳: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 计算:
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 655万人,死亡人口为975万,请计算该年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死亡率:
13.7×108
975×104
×1000 ‰
≈7 ‰。
出生率:
13.7×108
1 665×104
×1000 ‰
≈12 ‰。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4. 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1)出生率 > 死亡率
(2)出生率 = 死亡率
(3)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大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变小
3. 类型: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 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 意义:
大雁迁移
人口迁移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1. 概念:
2.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四、年龄结构
越来越大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男性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印度人口
美国人口
日本人口
女性
男性
男性
女性
女性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3. 意义:
四、年龄结构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1. 概念:
2. 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 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例如鸳鸯,大象。
鸳鸯
大象
五、性别比例
② 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养鸡场,养鸭场等。
养鸡场
养鸭场
五、性别比例
3. 意义:
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白蚁
蚂蚁
③ 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例如白蚁和蚂蚁等。
五、性别比例
4. 应用: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引起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 影响种群密度的。
种群的雌雄比例失调
间接
五、性别比例
增长型
直接
决定
直接
决定
影 响
预 测
影 响
稳定型
衰退型
注意: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归纳:
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密度
(最基本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预 测
五、性别比例
直接决定
最基本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影响出生率
年龄结构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探究·实践
调查方法
逐个计算法
估算法
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课堂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