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生态工程 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生态工程 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06 22:1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3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第1课时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重要建设项目。
公园所在地原来主要是普通村落和农田。2002年招标设计,2005年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公园建设坚持“绿色奥运”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采用了营造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生态技术。例如,公园的水系建设采用了雨水收集、污水利用、中水净化、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等环保技术。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俯瞰
问题探讨
1. 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也可以演替为森林,为什么还要人工造林呢?
2. 为什么要先做森林公园的整体设计再开工呢?
3. 公园建设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貌和植被,营造近自然林系统呢?
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也可以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生态效益。
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生态效益。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有利于该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会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讨论:
问题探讨
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
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的一门新学科——生态工程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围湖造田
毁林种地
大量使用化肥
传统农业
观察: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工程:
(1)概念:指的是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的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
(2)目的: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3)优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
生态工程为什么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
自生
1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在生态系统中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 、自我调节、________________就是系统的自生。
(1)内容:
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要考虑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的种间关系。
(3)应用实例:
(有效选择并合理布设生物组分,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
(2)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优化
自我更新和维持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4)策略:
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例如,在湿地生态工程中,通过移除湖泊、河流中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降低水体污染物,增加水体溶氧量(下图),可以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生。
太阳能水生态修复系统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循环
2
观看视频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内涵:
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既保证各个环节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和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2)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3)应用实例:
无废弃物农业。
(4)特点:
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废物资源化,减少污染。
应用原则: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生产。
物质迁移与转化
思考: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协调
3
观看视频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与适应。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生物
原因:环境不利于杨树的生长。
原因:超出环境容纳量。
① 在年降雨量小于450mm的西北部建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② 过度放牧的草地导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
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1)内涵:
(2)实例:
(3)意义:
思考: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整体原理
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的影响力
经济系统
生产成本
消费效益
社会系统
政策
管理
科学文化
自然系统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非生物的因素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整体
4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 的规律,更要考虑 等系统的影响力。
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
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
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
经济和社会
改变和优化
比例
结构
功能
(1)内容:
(2)应用:
(3)实例:
(4)意义:
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 ,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 ,通过 结构,达到改善系统 的目的。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分析生态工程案例中的原理和应用
思考·讨论
如下图所示,为桑(蔗)基鱼塘模式图。在设计桑基鱼塘时,要考虑合适的陆地与水面的配比,需要考虑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的关系。例如,地基和鱼塘的面积比例是“三比七”或“四比六”,即大部分采取“三基七水”或“四基六水”的比例。
桑(蔗)基鱼塘模式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池塘养鱼,也应综合考虑不同鱼种的关系,根据淡水鱼在自然环境中的混合生长状态,实行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让鳙鱼、鲢鱼、草鱼、鲮鱼、鲤鱼、鲫鱼等各种鱼类都有生存的机会和空间。
运转良好的桑基鱼塘,可以做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种桑养蚕,蚕沙(蚕粪便)本是废弃物,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堆放在室外,不但会腐烂变质污染环境,而且可能通过鸟、昆虫的携带造成交叉感染,导致家蚕疫病大爆发。桑基鱼塘将蚕沙由废弃物变成了渔业生产的饲料。
讨论:
1. 尝试画出桑基鱼塘中的食物链。
桑树→蚕;甘蔗→人;甘蔗→猪→人;
虽然用蚕沙喂鱼,但池塘中还可能存在如下食物链:浮游植物→鱼;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
2. 桑基鱼塘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
自生:桑基鱼塘中的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实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循环:“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这样的农业生产模式维持着高效的物质循环。
协调:所选择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达到了协调和平衡,例如,桑和甘蔗适应我国南方湿润的气候。
整体:桑基鱼塘在设计时,陆地与水面配比合理,各组分的搭配与比例适当,结构有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当桑叶价格高,卖桑叶比卖鱼更合算时,当地农民会将蚕沙用作桑树的肥料,而不是喂鱼。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工程建设除了要考虑生态学、工程学原理,还需要关注什么?
还需要关注经济学原理,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归纳:
生态工程的判断技巧及实例
原理 判断技巧 实例
自生
循环
协调
整体
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强调充分利用废弃物
强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统一;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无废弃农业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
“灰色长城”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概念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自生
分析生态工程案例中的原理和应用
目的
优点
循环
协调
整体
课堂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