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一、积累运用。(42分)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6分)
山是济南的 kuàng jià( ),水是泉城的点缀,那么大明湖便是 xiāng qiàn( )在济南城中的一颗明珠。有了它的 jìn rùn( ),古城济南充满诗情画意。无数游客 mùmíng( )而来,在历下tíng( )中观赏大明湖,只见湖水澄澈,或开或合的粉红莲花立于枝头,别有一番 yùn( )味。这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ēn huì(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嗜好(shì) 榨油(zhà) 镜匣(xiá) 石榴(liu)
B.杭州(háng) 垂蔓(wàn) 嫌弃(xián) 箩筐(luó)
C.衣柜(guì) 眼睑(liàn) 趴伏(bā) 雏鸟(chú)
D.矮小(ǎi) 幽静(yōu) 待会儿(dài) 眸子(móu)
3.(期末真题精选)用“宜”字组词填空。(3分)
(1)花生的价钱( ),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 )。
(3)我正在伏案写作,珍珠鸟不合( )地落在书桌上,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真是乐不可支。
B.雨后的落花生叶子油绿发亮,傲然挺立,神气十足。
C.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D.妈妈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擦窗台,一会儿收拾衣橱,忙得悠然自得。
5.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11分)
(1)读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a.无论是“甩锅”推责,还是诽谤抹黑,这些人都不会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反而让自己体面全无。
B.任选“体面”的一个意思写一句话。(1分)
选意思 :
(2)仿照下面例句的描写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3分)
例: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_
(3)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B.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C.不得不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D. 白鹭本身哪里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依次为 、 、 。(填序号)(3分)
内心有光的人,不仅生活得充满正能量,而且能为社会输送阳光,绽放芳香。倘若有更多人成为内心有光的人,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丑恶, ,少一些纷争, ,少一些苦难, !
①多一些幸福 ②多一些美好 ③多一些和谐
6.下列诗句重在表达作者对品格高洁的人的赞颂的一项是( )(2分)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2分)
(1)唐代刘禹锡有诗云“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诗中描写的鸟儿是 ;有一种花,“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又说它“谁知一粟中,十里香喷礴”,它是 。 (填本单元出现的动物或植物的名称)
根据“望哨”一词,我可以想象到: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在思念 ,或
许在等待 。
(3)《落花生》一文按照 的顺序叙述,围绕落花生写了 、收花生、尝花生、 的过程,其中 是重点。父亲通过花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
8.育德小学五年级(1)班的同学针对同学们课间在走廊、教室打闹,跑操站队拖拉、队伍不整齐的情况,打算制定班级公约,请把你要发表的意见写下来。(4分)
(1)
(2)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桂花雨(节选)(13分)
[语段一]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语段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语段一]描写的是 (哪里)的桂花,[语段二]描写的是 (哪里)的桂花,这两地的桂花的共同特点是 。(3分)
2.“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 的特点,令人沉醉和向往,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桂花的 和 之情。(3分)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类似的成语还有震耳欲聋、顶天立地等。
B.[语段一]要用稍快的语速、高昂的语调饱含深情地读,“浸”“桂花香”等词语要重读。
C.[语段二]中描写桂花香味的语句要用高昂的语调、夸张的语气读出对异乡桂花的不屑之情。
4.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写法。请思考母亲说的这句话的含义。 (3分)
5.下列诗句表达的情感同母亲对桂花的情感一致的是( )(2分)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又见地衣(15 分)
金艺
①我急匆匆爬上单位后面的山坡,期待在上次发现地衣的地方再见它们的身影。
②清明前后,一晚上的电闪雷鸣。第二天傍晚,我散步到这片绿毯般的山坡,夕阳正从远处的树梢上一点点坠落,紫色的异檐花、黄色的鼠曲草亭亭玉立。我突然发现,一块石头周围的草皮里,洇出一小片一小片的黑色,像是打翻了墨水瓶。凑近了看,我心一跳,是地衣! 可不是嘛,一只一只深绿色的小耳朵,挤挤挨挨的,像是在偷听大地生长的声音。
③用手轻轻一拨,地衣就脱落下来,再拨一下,一层一层,重重叠叠,柔软肥厚。有多少年没见到地衣了,而且是在城市中发现的。我捧起一把地衣,像捧着一个奇迹。
④地衣有多种名字,雷公菌、地木耳、地耳、天仙菜、地皮菇……小时候听母亲说,春夏雷雨过后,草丛里会长出黑黑的地衣,好吃又有营养。但母亲从没有带我采过地衣,时常带我去采地衣的,是姐姐。姐姐说,一打雷,土地就被震醒,地里会探出一个个小耳朵,你要去看吗 我当然要去看,于是挎个小竹篮跟着她走。
⑤这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它们沉睡在我的记忆深处,今年的春雷却把它们给唤醒了。
⑥现在,在这片山坡上,我又像小时候那样采起了地衣。 虽然两手空空,但这难不倒我。 不远处有一片菜地,我在那里捡到两片老去的包菜叶子,然后用包菜叶子将粘着泥和草的地衣捧回家。
⑦地衣好吃却难洗。家乡的地衣长得肥硕,这儿的地衣大的宛如指甲盖,小的只有绿豆般大小,泥草混杂其间。不过我不怕麻烦,小时候采过地衣,吃过地衣,却没洗过地衣,现在正好补上这一课。
⑧把地衣倒进洗菜池,将洗菜池蓄满水,这时泥沙沉底,杂草浮上水面。拂去杂草,一把一把捞出地衣,再把水池里的泥沙冲洗干净。如此循环往复,五六遍过后,基本可以洗干净。再用淘米水浸泡,吸附掉地衣上面的杂质。
⑨清洗过后的地衣,在水池里浮浮沉沉。我久久凝视着它们。在晃动的水面上,我仿佛看见父亲爬上院子里高大的泡桐树,挥舞镰刀把合围十几米粗的大树一截一截砍下;我仿佛看见母亲有节奏地踩着缝纫机的踏板,一块布在她的手中、在针头下来回穿梭;我仿佛看见左邻右舍的阿姨们,端着碗在自家房前屋后,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碗里也会出现红色碎椒炒地衣,煞是好看……
⑩发现地衣后,我时不时就往小山坡上跑,有时遇见,有时遇不见。 可它在与不在,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能望见童年和少年的时光。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20日,有删改)
1.“ ”是本文的线索,从第④段可知它是一种 的植物,颜色 ,形状像 。(4分)
2.围绕“地衣”,作者在①—③、④—⑥、⑦—⑨段依次讲了哪些内容 有哪些心情变化 把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3分)
3.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回忆了 , , 这三组生活画面。(4分)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一花一鸟总关情,一草一木皆风景”,金秋桂子、枯枝残荷、虫鱼鸟兽……是什么牵动了你的情思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梅花只留清气满乾坤……哪种平凡的事物启迪了你的思考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事物来写,要抓住它的特点,并联想生活中有类似特点的人,从而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或表达一种难忘的情感。题目自拟,4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