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 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者分别是()
A. 启成汤周文王 B. 启盘庚周武王 C. 禹盘庚周厉王 D. 禹成汤周武王
3. 下列不属于暴君的是()
A. 桀 B. 纣王 C. 周厉王 D. 周武王
4. 下列我国早期国家夏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夏→商→西周 B. 商→夏→西周 C. 夏一西周一商 D. 西周→商→夏
5. 从夏桀、商纣、周幽王亡国的历史事件中,可资借鉴的是统治者应( )
A. 善于学习 B. 以法治国 C. 勤俭节约 D. 勤政爱民
6. 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7.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夏、商、周三朝的灭亡, 给后世君主的主要启示是要( )。
A. 提倡改革 B. 重视教育 C. 发展经济 D. 以民为本
8.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9. 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②禅让制③分封制④中央集权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11.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的分别是( )
A. 启、商汤 B. 禹、周武王 C. 启、周武王 D. 商汤、周武王
12. 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了西周疆土 B. 确立了等级制度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促进了民族交融
13. 西周时期,举行仪式所用的舞队和鼎的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低等级的贵族使用了高规格的礼器或乐器,会被视为挑战等级秩序的“违礼”行为。这些规定()
A. 形成了禅让制度 B.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实现了土地分封 D. 扩大了国人利益
14.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 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15.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的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王朝更替与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探索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王朝更替]
材料一: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夏 ① ______ 禹 夏王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② ______ 商纣王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③ ______
材料二:亡国之君作为再现:
[制度创新]
材料三:
材料四:西周的分封制(如图)
[活动感悟]
(1) 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序号内容的填写。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除了材料二所述措施,还有哪些措施?请再写出两条。
(3) 写出材料三方框和排号内的相关内容。
A ______ B ______
(4) 根据材料四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
(5) 学习了夏、商、西周的更替史,你有何感悟?
16. 42、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下边图片)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到哪些义务?
(3)材料二中高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他以什么作为依据进行分封?
(4)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5)西周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导致了西周的强大,但最终仍与夏商一样,走向灭亡,这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掩卷沉思,你最想对亡国之君说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一一《礼记·礼运》
材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一一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己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四 夏、商、周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实现的。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调节了哪些社会关系?
(3)根据材料三 ,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小题1】(1)①约公元前2070年;②汤;③周幽王。
【小题2】(2)历史事件:“桀驾人车”反映了夏桀的残暴;“炮烙之刑”反映的是纣王的暴行;“烽火戏诸侯”反映的是周幽王招来杀身之祸,西周灭亡;措施:酒池肉林、牝鸡司晨等。
【小题3】(3)A.启;B.禅让。
【小题4】(4)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影响:积极影响,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疆土,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保证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辽阔的奴隶制王朝;消极影响,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西周末年,由于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的强大,最终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大分裂。
【小题5】(5)感悟: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亡国;实行仁政,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重用贤才,有助于国家政治的清明。
16.【答案】(1)分封制。
(2)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天子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4)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5)统治者的暴政; 得民心者得天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答案】(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分封制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国家政权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3)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暴政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5)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