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茹志鹃
百合花
学习目标
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典型细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把握情感,理解百合花的
象征意义
感受军民的深厚情谊,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01
02
03
04
导学
关于小说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本质特点:虚构、散文化语言
塑造人物→表现人性→创作意图
作者名片
茹志鹃(1925-1998)
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地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小说,《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写作背景
在冷峻的现实中开出的“百合花”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了战争时接触到的种种人。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提纲挈领
概述小说内容
任务一:如果你来给这篇小说写个简介,你会怎么写?
请通读课文,理清情节,概括内容。(5分钟)
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
故事概要
高潮(44-57)
通讯员为救人而牺牲。
发展(24-43)
通讯员随”我“借被子,新媳妇和“我”一起在包扎所救护。
开端(1-23)
通讯员带路护送我去包扎所。
梳理课文
理清故事情节
结尾(58-59)
新媳妇缝衣、献被。
文本研读
人物形象探究
任务二:如果让你给小说画个封面图,你认为封面上必须有谁?如果你有一支百合花,你打算送给哪个人物?
人物形象探究之小通讯员
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 动作描写 善解人意
“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 肖像描写 质朴
见我接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模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动作、神态描写 腼腆、害羞
步枪桶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语言、细节描写 热爱生活、体贴善良
“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为救战友而牺牲 细节描写 勇敢无畏
小通讯员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件事?
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很多,前面也写了几个重伤员,为何你会被这个小通讯员的牺牲行为所打动呢?
他“扑”向手榴弹,为救战友牺牲了自己,一个“扑”字体现出他的英 勇无畏。
但他在面对女性的时候呢?
羞涩腼腆。
两者的反差更凸显出小通讯员的勇敢,所以让人感动。
刚刚接触时的生气
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做法而“发生了兴趣”
小说中“我”面对通讯员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这些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对牺牲了的通讯员充满尊敬
“我”尊敬的仅仅是这一位小通讯员吗?为何“我”最后对通讯员的称呼变成了“青年人”?
小通讯员所代表的是战争年代,无数如他一般值得铭记的青年人。他们自身尚且腼腆、天真,但在战火面前却毫不畏惧,毫不退缩。这是中国青年所特有的优良品质,虽未经太多岁月磨砺,但有血有肉,有一颗爱国奉献之心。
人物形象探究之新媳妇
百合花被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肖像描写 漂亮、质朴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 动作、细节描写 娴静、羞涩、淳朴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动作、心理描写 善良、善解人意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神态、动作描写 尊敬军人、品质高洁
人物探究之“我”的作用
文中除了通讯员和新媳妇还有一个“我”,那么“我”是重要人物吗?在小说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见证者,从“我”的视角叙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
我为通讯员的和新媳妇提供了活动环境,由“我”的所见所感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和女性细致的观察,有助于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的塑造。
通过“我”和通讯员、新媳妇之间发生的故事,凸显了军民鱼水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
任务二:分角色扮演小说中人物,仔细
揣摩其动作言语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提示:结合小说中关于新媳妇的六次“笑”和两次“啊”的描写,请体现出其内心发生的情感变化。
六次“笑”
内心情感
“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30)
“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往房里瞅着”(30)
“那媳妇一边笑,一面赶忙找针线,要给他缝上”(34)
“笑眯眯地抿着嘴”(44)
得知“同志弟已去前沿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44)
说完“他可受我的气了”,又抿着嘴笑着“(44)
娇羞
俏皮
矛盾
内疚关心
牵挂
歉疚
害羞
两次“啊”
内心情感
当通讯员受重伤被抬进包扎所后,正在帮着工作的新媳妇看到后“短促地‘啊’了一声”(53)
新媳妇了解了通讯员负伤的原因之后“又短促地‘啊’了一声(55)
意外
惊讶
关切
激动
震惊
文本研读
理解物象的象征意义
任务三:小说是围绕着借“百合花被”展开的,为何标题是“百合花”呢?
百合花被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百合花比百合花被更具有象征意义和诗化色彩。
思考:百合花象征着什么?
白色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与感情,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他们的心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瑕。
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百合花
纯洁
高尚
美好
暗示主题
意蕴丰富
青春的奉献
人民群众对英雄战士的热爱和崇敬
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把握主旨
领悟小说情感
人民战士崇高的品质
课后作业:
1、请品读这篇小说中其他物象,如月亮、野菊花、破洞、馒头等等,分析其象征意义。
2、通过本篇小说的学习,请你研读另一篇《哦,香雪》,品味诗化小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