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06 11: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8页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感知策略
谁是小侦探 ——“抓小偷”
1.提供线索(播放声音):当时,我躲在柜子里,通过缝隙看见了那个小偷。小偷是个男的,30岁左右,穿着蓝色衣服,戴着眼镜。
出示嫌疑犯照片(选择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5张照片,有一张全部符合):你能根据目击者提供的信息找出那个小偷吗
2.追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有什么证据说明他是小偷呢
出示证据:男30岁左右蓝色衣服戴着眼镜
3.说说通过这个游戏你有什么体会。怎样才能做个小侦探
4.小结:其实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就像“破案”,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策略,这样才能顺藤摸瓜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探究,领悟策略
1.先出示例题条件。
(1)提问:你能找到哪些条件 说一说。
启发思考:这么多的条件,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张冠李戴”,弄混淆了,有什么好的方法能避免这个错误呢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来收集整理信息呢 你准备怎么做 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2)展示交流。
预设:a画线段图、b用文字摘录、c列表。
指出:整理条件要注意对应关系,整理时可以简化信息。
(3)比较提优。
比较画线段图、摘录条件、列表都是整理信息的方法。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认为什么方法既清楚又简单。
怎样才能既清楚又简单地用表格来整理条件 (用列表整理的同学介绍)
教师小结:对应的条件可以整理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条件信息可以简化。
2.分析数量关系。
(1)看了这张表格,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桃树 梨树 杏树
3行 4行 8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每行6棵
学生提出问题:
a.桃树、杏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b.桃树、杏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c.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d.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学生自主解答问题a
提问:“各”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求桃树有多少棵 为什么用3×7来计算 梨树呢
说说列表有什么好处。
强调:列表能清楚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b
提问:“一共”表示什么意思 怎么求
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你能确定先算什么吗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追问:为什么要把三种树加起来
(4)学生尝试解答c
提问:要解决“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在表格中找一找。
启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有多余条件)
想一想,根据问题,我们要选择哪些条件进行整理。
追问:为什么不整理杏树了呢
小结:根据问题,我们可以选择有用的条件进行整理,以便排除干扰。
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你能确定先算什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从条件想起:可以分别求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数。
从问题想起: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要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
学生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引导检验:怎样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你打算怎么检验
(5)学生独立完成问题d。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思考过程。
根据问题,你选择的是哪些条件进行整理的。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从条件想起:可以分别求出杏树和梨树的棵数。
从问题想起:要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要先求出“杏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
引导检验:怎样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你是怎么检验的
(6)回顾与反思。
通过刚才三个问题的探究,我们是怎样来解决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要先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最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追问: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条件。
追问: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可以怎么想 指出: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三、练习巩固,稳定策略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整理条件后再解答。
展示交流:
你是在怎么整理条件的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强调:选择适合的数量进行整理,并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整理条件后再解答。
展示交流:
你是在怎么整理条件的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3.超市购物。
(1)出示情境:“足球50,篮球45元,排球25,皮球10元,张老师买了8个皮球,6个篮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2)提问:大家感觉这里的信息怎样 (很多,有点混乱)
(3)你有什么好办法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篮球 每个45元 买6个
皮球 每个10元 买8个
(4)学生独立整理条件后再解答。
(5)展示交流:
你是怎么整理条件的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6)如果你去超市采购球类用品,你打算怎么买,要用多少钱
在下面表格中写出你的购物方案,并算一算。
四、总结全课,拓展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习中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困惑?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1)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桃树棵数:7×3=21(棵) 7×3+5×4
梨树棵数:5×4=20(棵) =21+20
总棵数:21+20=41(棵) =41(棵)
步骤: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验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数据,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两积之和(差)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教学中注重开发例题资源,引导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如:根据教科书中的情境,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整理信息策略的多样性,并能对策略进行优化,体会列表整理信息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