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2 石钟山记(第1课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2 石钟山记(第1课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17: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9 陈情表/李密
*项脊轩志/归有光
单元写作 情感表达要真挚
第三单元
10 兰亭集序/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1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2 *石钟山记/苏轼
单元学习主题
【古代散文】
本单元皆为古代经典散文。其中有情感体验,有人生感悟,有事理思考。《陈情表》《项脊轩志》以真情感人肺腑,《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以人生感悟给人以启示,《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以事理发人深思。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研习,感受民族文化,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能够对比体会散文的不同风格,学会在联系中思考。
鉴赏文章抒发情感、表达理趣的方法及特色。
掌握本单元的重要文化知识,把握文章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梳理本单元的重要文言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俗话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
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
种树郭橐驼传
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目标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作者简介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
文学家
眉山人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作者简介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全能苏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宋神宗
知识补充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 000米。
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
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
合称“双钟山”。 
知识补充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关于它命名的由来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有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出声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俞樾持此说。
通读全文,明确读音,把握文言知识,梳理文章脉络。

彭蠡 郦 桴止响腾
铿 莫 栖鹘
磔磔 噌吰 罅
无射 窾坎 镗鞳
穴罅 如乐作焉 识
读文注音



kēnɡ

qī hú
zhézhé
chēnɡ hónɡ
xià
kuǎn kǎn
tānɡ tà
zhì
wú yì
xué xià
yuè
预习检测
古今异义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事情的真相。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之中。
预习检测
词类活用
微风鼓浪
而此独以钟名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激荡,掀动
名词作动词
命名
名词作动词
使……鸣
使动用法
预习检测
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
一词多义
微风鼓浪
噌吰如钟鼓不绝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激荡,掀动

一种打击乐器
击鼓
预习检测
一词多义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大概

危险
疑惑
几乎,近于
预习检测
一词多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同“暮”

没有谁
不要,不可
没有谁、没有人
预习检测
一词多义
而大声发于水上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闾左適戍渔阳
发生,发出

发射,射出
出发
兴起,被任用
征发,征调
预习检测
一词多义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徐公何能及君也
水何澹澹
不然,籍何以至此
豫州今欲何至
为什么

怎么
多么
什么
哪里
预习检测
特殊句式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得双石于潭上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定语前置,“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状语后置,“于潭上”做状语后置
脉络结构

质疑
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察疑
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结论。
释疑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把握文章重点内容,理解苏轼所释哲理。
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