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12: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我们城市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呢?
你觉得冬天
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雪乡的雪蘑菇
济南的冬天
老舍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xiāng)
单单
(dān dān)
着落
(zhuó luò)
安适
(ān shì)
肌肤
(jī fū)
秀气
(xiù qì)
慈善
(cí shàn)
水藻
(shuǐ zǎo)
贮蓄
(zhù xù)
澄清
(chéng qīng)
空灵
(kōng líng)

(jì)
宽敞
(kuān chang)
地毯
(dì tǎn)
看护妇
(kān)
济 南
(j )
薄 雪
(báo)
—安静而舒适。
—很晴朗,晴朗无云。
—很明亮。
—存放,储藏。
—灵活而不可捉摸。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肌肤
响亮
安适
贮蓄
空灵
水墨画
秀气
—美丽而柔弱。
温晴
—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响晴
—肌肉皮肤。
澄清
—清亮、透明。
蓝汪汪
—蓝的发亮。
理解词义
老舍(1899-1966),原名 ,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被誉为 。代表作有小说 、 ,话剧 、 等。
舒庆春
“语言大师”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
《茶馆》
《龙须沟》
一、作者简介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2、文题背景
本文的写作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老舍25岁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他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离开英国途中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生活在济南温暖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异常陶醉,于是写出了《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
济南的冬天
总写(1、2)
分述(3-6 )


冬天的济南
温晴(宝地)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济南冬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用原文词句回答)
没有风声、响晴、温晴
三、以温晴识温情——
“温情”在我身边
1.标划体现济南体现温晴特点的语句。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晴的?
2.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以温晴看温情——
“温情”在我眼前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哪些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碧绿、清亮
1.摇篮安睡图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③人们“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 温暖可爱
用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雪后小山图
按照空间顺序:
山上



山坡
山尖
山腰
——美丽多彩
3、山村卧雪图
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
两个“卧”字照应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
——淡雅的水墨画
四、以温晴赏温情——
“温情”在我心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从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温情,然后学生小组交流。
1.守护摇篮的母亲
母亲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摇篮旁,唱着摇篮曲的母亲更是温暖的,而且还有那抚慰人心的话语。如此善良温存体贴的母亲给人欢喜,给人幸福。这样,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就感到舒适温馨,母亲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间大爱。
2.细致周到的护士
大家熟知这一形象,耐心细致的她带给济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梦境,是温柔的关照。
3.健美优雅的女郎
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秀气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这件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调皮的风儿不时掀动一下她的衣角,闪现出健美的肌肤。如此,给人以明亮、灿烂、喜悦、希望之感。
4.娇美害羞的少女
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这就是少女害羞的颜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是什么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纯情、温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温情的事儿。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爱俏,女子爱美。面对镜子整妆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长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镜子。面对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来,它不仅不愿结冰,破坏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献给谁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济南。
思考:
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从女性与济南的冬天特点分析)
明确: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温情的春意
1. 学生从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气息的句子并以喜悦的感情朗读。
如: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思考讨论:为什么这样来写?
明确:一是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二是表达作者对冬天济南的爱怜之情;三是表现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表达一种乐观进取的精神。
课堂小结
老舍先生写北方中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