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06 12: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17 孤独之旅
选自《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作者名片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等。
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作家。
(本书主编之一)
作品简介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可是一次意外事故降临了……
一心想发大财的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
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
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


家底
觅食
嬉闹
空旷
撩逗
炊烟
乖巧
掺杂
驱除
镰刀
(chá)
(kōu)
(mì)
(xī)
(kuàng)
(liáo dòu)
(guāi)
(chān)
(qū)
(lián)
读读写写
课本90页
温顺
重叠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眺望
狗吠
撅断
戳破
给予
(dié)
(xiē)
(tiào)
(fèi)
(juē)
(chuō)
(jǐ yǔ)
课本90页
补充
读读写写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撩逗:挑逗,招惹。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词语解释
1.小说三要素之情节。
浏览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
开端(1):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2~27):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28~49 ):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50~52 ):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2.小说三要素之人物。
(1)思考:经过家庭变故的杜小康在孤独的行程中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在文中划出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词句,并在旁边标注:产生这种心理的时期。
整体感知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感到茫然
人物:杜小康之心理
整体感知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感到害怕
人物:杜小康之心理
整体感知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感到孤独
人物:杜小康之心理
整体感知
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面对孤独
不再害怕
人物:杜小康之心理
整体感知
心理变化过程(心路历程)
刚刚出发时:
到达芦荡时:
芦荡安顿后:
住段时间后:
雨后天晴时:
不成熟
成 熟




茫然 恐惧
害怕 胆怯
孤独 单调
不再恐慌
长大 坚强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长大 坚强
人物:杜小康之心理
整体感知
杜小康成长的心理历程:
茫然、恐惧——害怕、胆怯——
感到孤独——不再恐惧——坚强
人物:杜小康之心理
《草房子》电影海报
整体感知
(2)分析杜小康的语言。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我要回家……
还是分头去找吧。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幼稚
懦弱
坚强
激动
人物:杜小康之语言
整体感知
(3)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的少年。
人物:杜小康之评价
整体感知
17 孤独之旅
第二课时
3.小说三要素之环境。
(1)文中的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作用。
整体感知
(1)鸭群
“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
“觉得自己已成无家的漂泊者”
对杜小康的孤独起来烘托作用,鸭子的成长也寓意着杜小康的成长。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整体感知
(2)芦荡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
芦苇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整体感知
(3)风雨
“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到了末日”。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地机会和舞台。
整体感知
鸭群
芦荡
风雨
环 境
鸭子的心理其实就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它的成长过程也反映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见证了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过程
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整体感知
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章多次进行环境描写,不仅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
整体感知
1.品味孤独:从文中划出体现“孤独”的词句,说说“孤独”的含义?(你觉得文中杜小康感受到那些方面的“孤独”?)
离乡背井的孤独
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
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前途迷茫与未知的孤独
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
疑难探究
寂寞痛苦
恐惧
孤独
磨难
“孤独”的含义: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
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
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③对未来的恐惧。
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疑难探究
在这样的环境中连父亲都几乎无法承受,而杜小康承受了,可以说这是一种“磨难”。在经历“孤独”的洗礼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这浸透着孤独感的一切,既困扰、磨难过他,也教养、启示了他。
疑难探究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线:养鸭的过程。
暗线: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过程。
这两条线索交相辉映,意在揭示小主人公经历过生活中的艰辛、精神上的孤独,最终走向成熟。
疑难探究
3.文章以“下蛋了,下蛋了”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章结尾用鸭子下蛋来暗示杜小康在经受孤独的磨砺后终于长大了,他的叫喊声中成长的骄傲和自豪。
结尾的作用有二:一是写父子俩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终有回报,有收获。二是借物写人,托物喻人,巧妙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疑难探究
4.你觉得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子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的成熟这一道理。
疑难探究
拓展延伸
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
夜晚是孤独的,
但可以仰望宁静而美丽的星空。
长城是孤独的,
但它见证了民族的磨难与复兴。
但可以看到那迷人的黄昏。
夕阳是孤独的,
雨中是孤独的,
但能体会到那丝丝凉意。
思念是一种
美丽的孤独
送几句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
——马里欧特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 ——怀特曼
课后作业
1.练习册第17课(【自读探究】、选作【课后三】)
2.补充作业第1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