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上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1.通过阅读图像资料等,描述城市与乡村的景观特征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目标
重难点
热播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讲述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经历生活中不同的大灾小事,靠着智慧和良心一步一步走向幸福生活。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住在城市,有的在乡村,城市和乡村这些人类的聚居地统称为什么?
新课引入
一、类型
城市
乡村
新知学习
结合我们刚才看过的图片填写以下表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乡村
城市
建筑物
密度
高度
人口密度
交通网密度
自然景观改变程度
小
大
低
高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乡村按劳动生产方式分为:
农村
(种植业)
渔村
(渔业)
林场
(林业)
牧村
(畜牧业)
城市的产业:
工业
服务业
商业
交通运输业
乡村
产业:
农业
产业:
工业、服务业
城市
差异
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乡村
城市
外观
划分
生产方式
产生时间
按生产活动分为牧村、农村、渔村、林场
按规模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农业生产
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
早
晚
全世界一半人口分布在城市
拓展知识
有人的地方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聚落是人类聚居地,它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
观察以下图片分析更适合聚落发展的是哪幅图?
平原
山地
地形
聚落
√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观察以下图片分析更适合聚落发展的是哪幅图?
沙漠
河流沿岸
水源
聚落
√
观察以下图片分析更适合聚落发展的是哪幅图?
黑土
旱土
土壤
聚落
√
观察以下图片分析更适合聚落发展的是哪幅图?
A
B
气候
聚落
√
C
观察以下图片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地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高山荒漠会有聚落么?
在河流中下游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聚落密集。
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还有哪些?
?
大同(煤矿)
大庆(石油)
自然资源
聚落
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分布
聚落特征
团块状
条带状
平原
沿山麓、河谷、河流分布
规模较大、较密集、人口多
规模较小、较稀疏、人口少
民居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资料,分析下面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民居
东南亚民居
寒带冰屋
窑洞
蒙古包
西亚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墙厚窗小,可以隔热
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上层住人可以防潮通风,防虫防蛇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人烟稀少,就地取材,以冰块材料,深入地下,墙厚度大,屋子矮,无窗户,保暖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稀少,土层深厚,极难渗水,直立性强,就地取材,墙壁厚,冬暖夏凉,防风避雨
内蒙古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旱少雨,草原广阔,以羊毛毡、柳条为材料,材质轻,易拆卸,防风沙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皖南古村落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
三、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
巴黎塞纳河沿岸
山西平遥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阅读教材85页和86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是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
类型
聚落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
乡村
形成与环境(地形、水源、气候)
形态与环境
民居建筑风格与环境
《世界遗产名录》
课堂小结
1.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比较大,其主要的目的是便于( )
A.接受更多的阳光 B.空气流通 C.更快散热 D.减少积雪的压力
2.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落就是指城市
B.聚落指乡村
C.城市和乡村组成聚落
D.聚落指人类的居住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乡村
D
D
随堂练习
传统民居是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来表达各种文化理念,因此民居成为了一个聚落最有特色的代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上述图片所示民居及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高架屋的屋顶坡度小 B.②平顶屋窗户大墙壁薄
C.③冰屋的建筑材料是冰雪 D.④窑洞墙体高,双层结构
4.四类传统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B.②所在地区森林丰富
C.③所在地区终年严寒 D.④所在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C
C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城市道常由乡村演变而来。下图示意乡村演变为一般城市的过程,图示河流可通航。据此完成5题。
5.乡村演变为一般城市的过程通常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解析】本题考查聚落演变的过程。四幅图中,②聚落规模最小,其次是③,说明最早期的是②和③;④聚落规模最大,说明④最晚,已经发展为城市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