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20 谈创造性思维
作者:罗迦·费·因格
国籍:美国
体裁:议论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初步领会文章内容,理清思路;了解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造性思维。
从下列四幅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导入新课
(1)答A。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2)答B。因为B是惟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从下列四幅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3)答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
(4)答D。因为D是惟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
导入新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换个角度看,我们会有惊奇的发现哦!
导入新课
这幅图叫“老妇和少女”,相当经典。
导入新课
也许你会说,很明显嘛,是只青蛙,那么现在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其他的东西吗?
导入新课
你可能看到的是个花瓶,也可能看到的是两个女孩的头像,关键是你关注的是白色部分还是黑色部分。
导入新课
这幅图名字叫做“天使与魔鬼”,你看到的是天使还是魔鬼呢?关键点在于你看的是白色部分还是黑色部分,白色“天使”,黑色“魔鬼”,对吧?
导入新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导入新课
作者名片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之心》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课文原题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探求
创意
压榨
根深蒂固
行之有效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zhà)
(dì)
(zī)
(héng)
读读写写
课本106页
汲取
锲而不舍
补充
(jí)
(qiè)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词语解释
课本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举,向上托。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补充
词语解释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结构)。
本文结构是“总——分——总”。
(1)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2)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和是否具有创造力的两种人的区别;
(3)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1—3)
(4—12)
(13)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整体感知
文本研读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段。
思考:文章以图表和提问的方式开头,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文的开头运用图表、设问开头,直观而新颖。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出要议论的话题,使抽象的议论显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这段话指出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的危害性。
文本研读
3.细读5-8段,归纳“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具备的条件”?
(1)渊博的知识。
(2)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文本研读
4.课文第7、8段中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举例论证。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和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文本研读
5.第4段起什么作用?
过渡段。以设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思索,引出下文对创造性思维必备条件的论述。
6.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是什么?
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文本研读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对比论证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结论:人人都应具有创造力
文本研读
8.请为第12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1: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灵感,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示例2:瓦特看到一壶水滚沸,产生灵感而发明了蒸汽机。
文本研读
9.读第13段,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文本研读
10.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文章中用了多处,如第10段:引用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
文本研读
1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①引起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
③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文本研读
提出论点
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区分有无创造力
得出结论
深入论证
人人都有创造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结构图示
拓展延伸
1.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4-1=3
4-1=4
4-1=5
一起来热身 做做思维操!
(2)一位卡车司机撞倒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卡车司机受了重伤,摩托车骑士却没事,为什么?
2.脑筋急转弯
(1)小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
拓展延伸
3.下面几道题,做过的人无不说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答案。但只要你转换一下思维视角,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量词,等式就会成立。
3( )+4( )=1( )
5( )+7( )=1( )
拓展延伸
七巧板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课后作业
1.练习册第20课。
2.补充作业第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