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
项 目 第 一 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 二 次(电力革命) 第 三 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科技和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
背景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 4、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4、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先决条件-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3、社会保证-科学技术的社会化;4、推动力-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主要成就 棉纺织: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是其标志性成果;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交通运输:1807年轮船(美,富尔顿);1814年火车机车(英、斯蒂芬森)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爱迪生-电灯)——最主要特征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标志性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 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等。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等。 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工业等。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实 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特 点 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其它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出特点)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历史影响 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生了第一次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生产力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关系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垄断和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国际格局 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大肆侵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世界,掀起瓜分狂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矛盾尖锐复杂,最终导致“一战 政治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格局: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生产生活 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蒸汽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轮船和火车诞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 电力的应用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生活质量。耐用电灯泡的发明、有轨电车的制造、飞机和汽车的出现、有线电话和电报的研制成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样带来了环境污染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在各个方面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得到改善,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文明,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迫需解决的问题。
思考、启示 (1)、三次科技革命的后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3)、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4)、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错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过了机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统治之下,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处于解放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 (一)从国家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减少科技负面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冠亚军。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
1.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2. 下列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且顺序正确的是( )
①卡尔·本茨制造汽车②瓦特发明蒸汽机③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④史蒂芬孙制造火车机车 ⑤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⑤②④
3.下列重大发明与发明者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
A.瓦特——珍妮机 B.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C.卡尔·本茨——汽车D.爱迪生——碳丝灯泡
4.下表显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领先地位。直接导致这一地位确立的原因是( )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年 145 33.8 15 21 12.8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盛行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完成
5.“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船
6. 壶盖振动的现象给了瓦特一把钥匙,由此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7.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l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与掠夺 D.经济的全球化
8. 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是(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电话机
10.科技的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1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的重大革新是:( )
A.轮船、飞机 B.汽车、飞机 C.火车、轮船 D.汽车、火车
13.图2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图中 石油产量的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B.电灯泡的发明与使用
C.飞机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14.191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出现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汽车产量,增加汽车销售额,并使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的生产工艺是( )
A.蒸汽机车 B.早期汽车 C.福特汽车流水线 D.热气球
15.飞上天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最早借助“非凡的翅膀”帮助人们实现这一梦想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计算机
16. 在国际上,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品牌(图7)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Mercedes), 而中国内地称其为“奔驰”,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该品牌汽车发明于(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7.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当时工业和交通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并仍然影响着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问世
C.计算机的研制 D.蒸汽机的改良
18.下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历经百年以上且至今仍为我们广泛运用的有( )
①蒸汽机 ②火车 ③汽车 ④电灯 ⑤电子计算机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9.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
A.坐火车旅行 B.开汽车上班 C.用电灯照明 D.在太空授课
20.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21.全球卫星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23.“流水线操作生产”、“多媒体教学”、“提倡低碳环保”。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 )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C.产生了新型工业部门D.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1年,英国皇家学会悬赏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明一架出色的、能同时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在这一号召下,许多人开始了精心的研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在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的“能同时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是由谁首先研制成功的?(1分)他把研制出的成果命名为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新热潮”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
(3)材料三所阐述的“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2分)
(二)九年级(3)班准备举行一次小型的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展,请你参与[收集整理],以下是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图1 蒸汽机 图2 飞机 图3 火车机车
图4 卫星 图5 空客 图6 电灯 图7 网络椅子
(1)请用一句话说明图1中蒸汽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2)请你找出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图片。(2分)
(3)如需要介绍三次科技革命中重要的发明或科学家,你可选择哪些人物,请各举一位。(3分)
(4)如还要介绍当今中国科技成就,你需展示哪些内容?(2分)
(5)从展示的科技成就中任选一例,谈淡它对人们的学习或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6)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2分)
(三)探究题
历史上科技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任务一 梳理知识
⑴ 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2分)??
⑵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1分)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1分)
⑶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1分)?举出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事例。(1分)?
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1分)说出这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分)
任务二 解决问题
⑸ 用史实阐述下列观点(4分)?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任务三 思考感悟
⑹ 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四)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新机器的发明和新能源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图一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图二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石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1 900 年增长至2000万吨。
材料三 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了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个中国。104个城市重度污染,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雾霾的形成,气象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莛王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
(1)根据材料一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英同煤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分)
(2)联系中国近代史所学过的知识,指出中国何时开始大量使用煤炭?(2分)
(3)材料二出现的情况,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一发明有关?(1分)在这一发明的推动下,交通运输业有什么重大发明?(1分)
(4)材料一图二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这一成果首次运用于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淡淡你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2分)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8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和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哪一事件点燃了机器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其研究集中在哪一领域?(2分)
(2)工业革命使生产技术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2分)
(3)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的事件是什么?(1分)
(4)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科技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1分)
参考答案:选择题:CDADD AACCC ABDCC AAADD DBD
非选择题
(一)(1)人物:哈格里夫斯(1分) 成果:珍妮机(1分)
(2)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 核心:电(1分) (3)电子计算机或电脑(1分)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极大地改变和改善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二】27.(1)把人类带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蒸汽时代”;(2)图2、图5、图6;(3)第一次:瓦特、富尔顿等;第二次:莱特兄弟、爱迪生等;第三次:爱因斯坦、钱学森等;(4)神州五号、银河系列计算机等。(5)如:火车、飞机等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明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和快捷等;(有理即可)(6)环境污染,过度开发资源,使资源枯竭等。(有理即可)
(三)答?(1)中国:司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戊鼎 、 外国:巴黎圣母院;(2)英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3)电力、石油,如电话、电报,汽车的主要驱动能源;(4)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四大领域必须回答完整,少一个不得分)特点: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5)①第一次工业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汽机的发明为机器提供了蒸汽动力,推动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并广泛用于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④总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6)答?①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国家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发明,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②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决不能忽视,实行可持续发展。
【四】(1)这一时期正值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改良,使得采煤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所以煤产量逐年提高。
(2)洋务运动期间(2分)
(3)内燃机的发明,石油的需求量大增。(1分)汽车(或:飞机)(1分)
(4)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促成日本投降(2分)
(5)科技是一把双刃剑:①既能够造福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也能够毁灭文明;②科技一方面能改变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如果应用不当、安保不当等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战争问题、高科技犯罪问题、能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一方面1分,2分)
【五】【科技推动发展】(6分)
(1)珍妮纺纱机或珍妮机(1分) 电器领域(1分,字写错不得分)
(2)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成为工业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产的主要方式。(1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分)(评分说明:若没答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快速迅猛)发展”,则不能得分)
(3)洋务运动(1分)
(4)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号;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分)
图7 梅赛德斯-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