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7章 生物圈中动物的作用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我们野外游玩时会发现一些草籽挂在我们鞋上,当然如果有其它动物通过,也会钩在动物的皮毛上,人和动物在这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
A.帮助植物躲避不良环境 B.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 促进物质循环 D. 维持生态平衡
2.鬼针草的果实常常粘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别处,在这一过程中动物所起的作用是( )。
A.帮助鬼针草植株生长 B. 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 帮助鬼针草传播花粉 D. 破坏了鬼针草的生活环境
3.下列动物的行为,哪项不能正确反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身上沾满了各种花粉
B.兔子从灌木丛中跑过,身上挂满了苍耳的果实
C.羊群以青草为食,它们是青草的分解者
D.曾经的“剿灭麻雀”运动变为现在的保护麻雀,有利于生态平衡
4.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分析以上材料,正确的是( )。
A.动物能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 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娥之间是捕食关系
C. 周氏啮小蜂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美国白蛾蛹内
D. 周氏啮小蜂杀灭美国白蛾属于一种学习行为
5.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的意义在于( )。
A.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B. 使植物的分布更广泛
C. 使植物的颜色更鲜艳
D. 使植物长得更健壮
6.依靠自身弹力来传播果实种子的植物是( )。
A.苍耳 B. 虞美人 C. 豌豆 D. 蒲公英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若自然界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进行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8.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9.油菜地里常有蜜蜂飞舞,而小麦田却没有蜜蜂问津,这是因为( )。
A.油菜花为虫媒花,小麦花为风媒花 B. 油菜花为风媒花,小麦花为虫媒花
C. 油菜花为两性花,小麦花为单性花 D. 油菜花为单性花,小麦花为两性花
10.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 )。
A.是常见的中药材 B. 处理垃圾 C. 增加土壤的肥性 D. 前三项都对
11.生物之间能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交流。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一对雌雄企鹅见面时一起摇头 B. 雌性昆虫分泌性外激素
C. 蜜蜂的圆形舞 D. 苍蝇飞行发出“嗡嗡”声
12.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剿灭麻雀”运动,到现在专家纷纷发出保护麻雀的呼吁,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下看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动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生态平衡
B.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C. 动物能加速有机物的消耗,促进物质循环
D.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无法进行
13.渡渡鸟灭绝后,与渡渡鸟一样是毛里求斯特产的珍贵树木——大颅榄树再也没有种子发过新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
A.取食其种子,减少其产量 B. 产生粪便供树生长
C. 为其种子催生,有利于萌发 D. 保护不被其他动物伤害
14.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动物能影响或改变环境
D.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
15.“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直接体现了动物生物圈中( )。
A.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B. 可以促进物质循环
C. 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D. 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6.下列关于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供人们娱乐、观赏
②有的动物可供人们做中药材
③饲养家禽、家畜可提供蛋、奶等食物
④动物皮革可用于制鞋、皮具等
⑤许多动物的皮毛可做人们御寒的衣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17.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平衡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平衡
B.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绝对稳定不变
D.生产者大量死亡会破坏生态平衡
18.近几年来,大棚农作物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提高大棚农作物的座果率,养殖人员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利用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
A.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能维持生态平衡
D.动物能够影响环境,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名句体现了动物对人类哪方面的作用 ( )
A.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们的启迪
B. 观赏价值和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
C. 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
D. 提供肉、蛋等作为人类的食物
20.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 能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果实和种子
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
21.观察如图,认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1)大多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选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植物中摄取①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② ____气体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这些物质经分解也能产生气体②____、以及③__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____利用。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6分)
(2)图中动物个体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___。(全答完整才计分)(1分)
(3)如果某种动物因缺乏天敌而数量过多,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____。
22.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的草原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的数量急剧减少。这与有的人滥捕乱杀,大量使用农药,农药毒害有关;其二是缺少天敌。鼠害泛滥,虫灾频繁;其三是耕种时急功近利,乱施用化肥农药,焚烧秸秆,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肥力下降。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蛙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和 ____。其他环境因素的破坏对蛙发育影响也较大,因为蛙的个体发育离不开____。(3分)
(2)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并取得较好效果,此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___。 (1分)
(3)面对频繁的虫害,农民不得不使用更大剂量和不断更新的农药,这样做的直接危害是____;请写出两种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 (2分)
(4)许多人为了简便,采取了焚烧秸秆和只施化肥的做法,请从改善土壤肥力及环境保护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合理利用秸秆____。(1分)
23.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蝗虫的天敌是蛇、麻雀、青蛙,如果人们随意捕杀这些动物,就容易引发蝗灾,这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分)
(2)动物作为____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吸收和代谢,排出了废物。可见,动物能促进大自然的物质循环。(2分)
(3)植物依靠动物____,顺利地繁殖后代和扩大分布范围。(3分)
2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6分)
资料一:欧洲航海者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的猪、狗、鼠等动物,严重危害了渡渡鸟的生存,致使渡渡鸟在1690年前后灭绝了。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的种子得以萌发。
资料二: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资料三:为了让一只刚出生不久便失去“母亲”的小猪存活下来,让另一只正在哺乳的母猪喂养,之前往往在该小猪身上抹上该母猪的尿,否则这头母猪不会喂养它。
(1)通过“资料一”可以看出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动物不仅帮助植物____,而且能够促进种子萌发。(1分)
(2)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二”所表达的猴子行为是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和____而获得,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资料三”中该母猪的行为属于____,这种行为是由____决定。(5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C A A C C C A D D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C A B B
非选择题
21.
消费者;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作、声音、气味
破坏生态环境
22.
滥捕滥杀;药物毒害;水
成本低,污染少
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农药残留物会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以重治虫,以鸟治虫
秸秆返田、发酵制沼气、沼渣做肥料
23.
生态平衡
消费
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
24.
传播果实和种子
学习;生活经验;学习;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