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声现象限时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日期: 总分 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4分,共36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拨粗细不同的琴弦是为改变声音的音色
B. 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 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 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2.许多眼镜店都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这是因为( )
A. 声波能传递信息 B. 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声波有自洁功能 D. 真空不能传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不会产生噪声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救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快
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7.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A. 狗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 人比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 狗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 人比狗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9.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0.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 产生的;声音在15o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________ 减弱噪声的。
11.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__。
12.我县风景秀丽,漫步城区,绿树成荫!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__减弱噪声(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由声源做________振动产生的,且强度过大.
13.人在鱼池边上搅动池水发出声响时,鱼儿会慌忙游窜,这说明________能传声;在安静的环境里,将耳朵贴在放有手表的桌面上,能听到由桌面传来的手表走时的“滴答”声,这说明________能传声,一般来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
14.“百姓大舞台,欢乐跳起来”广场舞比赛在汶上县菩萨广场举行,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________ 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________高;“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________ 大、
16.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 ________产生的,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__不同.
17.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B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 的器官是否患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的特点.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_,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____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18.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
(1)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小吴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耳朵的.
(2)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音量变大,实质是指声音的________变大,这又说明物体的________增大.
(3)若音量过大,烛焰甚至会熄灭,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4)晚上小吴欣赏的交响乐,对邻居家做作业的小明来说是________(乐音/噪声),小明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19.击鼓传花是大家熟悉的游戏,游戏的人是通过鼓响来判断是否停止传花。这说明鼓声能________;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________而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到游戏的人耳中。
三、计算题(15分)
20.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2)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四、实验探究题(7分)
21.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18.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
A.瓶子振动;
B.瓶内水振动;
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 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 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
(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 (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 (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 。
组长签字: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