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评试题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通过创建卫生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测得目前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垃圾;③减少燃煤使用;④燃放烟花爆竹;⑤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
A.作保护气的——氮气 B.气球填充气——氦气
C.医疗急救用的——氧气 D.火箭新型推进剂——氢气
3、实验室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最适宜的可燃物是( )
A.硫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4、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B.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物质
D.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用木炭和硫粉代替红磷
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的实验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装入粉末 C.倾倒液体 D.检验氧气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给试管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C.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将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玻璃导管口,再将导管插入胶皮管
7、实验室若直接用30%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装置能实现的是( )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
①装药品;②连接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④⑤③⑦⑥ B.③①②⑤④⑥⑦ C.①④②③⑤⑦⑥ D.②①④⑤③⑥⑦
9、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时要先给试管均匀加热,然后在集中给药品加热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收集完所需氧气,应该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10、小亮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结果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
A.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实验前充分预热了试管
D.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11、用图示的方法对化学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化学概念之间存在以下三种关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2、实验分析能力是是必备的科学素养。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异常现象 分析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不到O2 装置漏气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多 仰视读数
C 红磷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大 红磷太多
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A.A B.B C.C D.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氦气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大约为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氦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1)稀有气体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2)将氦气制成熔点为-272.3℃的固态氦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 。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导管口要伸到瓶底的原因是 ,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当观察到 时,证明已经集满。
15、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下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木炭在图②中燃烧与在图①中燃烧剧烈程度 (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③的实验目的是 。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二:图⑤中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 。
(3)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16、二氧化锰粉末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了另一种黑色粉末氧化铜,也想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①如图连接装置,加入20毫升10%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氧气。
②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加入10%的过氧化氢,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
③清洗并干燥装置,换用氧化铜粉末重复步骤②,相关数据记录表中,据此分析:
步骤 物质 质量/g 10%过氧化氢体积/mL 集满一瓶氧气所用时间/s
1 / / 20 630
2 二氧化锰 0.5 20 25
3 氧化铜 …… 20 38
(1)步骤③中所加氧化铜的质量是 g;(得出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和 (填序号,下同)比较得出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和 比较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3)写出步骤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的类型 。
(4)小徐同学分析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后,认为还需要补做几个实验步骤,才能证明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步骤继续设计如下:
④将反应结束后剩余氧化铜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 (填写操作名称),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变化;
⑤将上一步所得固体加入少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复燃,证明氧化铜的 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
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图甲、图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在图甲连接数字传感器,并绘制出图丙所示的压强变化曲线;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图乙实验操作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
;图乙中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2)图乙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3mL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3)下列有关图甲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C.依据实验现象推测,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D.图丙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
(4)与图甲实验相比,图乙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B D C C D C A
11 12
B 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1)混合物;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
(2)物理;
(3)制造低温环境(合理即可)。
14、(1)分液漏斗;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把瓶内的空气尽可能多的排出;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
15、(1)不同;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2)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3)活泼。
16、(1)0.5。
(2)1;3;2;3。
(3)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
(4)称量;化学性质。
17、(1)增强空气流动,使氧气完全反应;红色固体变黑色。
(2)20%。
(3)CD。
(4)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